张长利
重庆南岸怡丰实验学校
前些日子,“尝试教学法”创始人、教育界的泰斗邱学华教授到我们区进行了为期一天的学术指导,让我甚为感动。一是观摩学习了一堂研讨课和聆听邱教授中肯的评析;二是邱教授已经七十五岁了,居然眼明、心亮、脑灵、耳聪,整整一天参与活动,整整一下午做讲座,语重心长,观点精辟,为老师们排疑解难,精神百倍地从内心发出大胆使用“尝试教学法”的召唤,我从内心之底为邱学华教授喝彩!
经过一整天的学习,我初步感受到了“尝试教学法”的精妙之神,初步感悟了“尝试教学法”之魂,激动不已,毅然决定进行“尝试教学法”之旅,以更加深入地领略它的本质和内涵,去充分享受“尝试教学法”的独特风景。
教学现场:一年级下册第4单元中《整十数加一位数和相应的减法》
教材主题图:
教材解读:通过熟悉的生活情景,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从一位数的加减法突围而出,学习整十数加一位数和相应的减法,抽象出模型,懂得算理,掌握算法,能较准确地进行计算,体验学习的快乐。
教学片段:
一、尝试阅读:
组织学生阅读教材,老师让学生在课堂上阅读教材第41页例10的内容,趁学生阅读时,老师板书:
30+2=( ) 32-2=( )
想:2+30=( )
二、尝试练习:
谁能解决黑板上的计算题?(小手一片,学生说对了,很高兴!)
三、揭题:
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内容,板书课题“整十数加一位数和相应的减法” 。
四、学生展示:
1.你学懂了什么?(同桌的两个同学互相说一说后,再展示说。)
生1:30是整十数,2是一位数,它们合起来用加法。
师:这叫“整十数加一位数” !那2加30是“整十数加一位数”吗?
生2:不是,它们交换了位置,是一位数加整十数。
师:说得好,30+2和2+30的确交换了位置,它们的结果呢?没有变。(马上请两个学生上台,先站好,然后让这两个学生交换位置后又站好。)这两个学生交换位置后还是他们,没有变成别人吧?(生笑)请继续展示你们的学习成果。
生3:32-2是相应的减法。
师:对,有加法就有对应的减法。
生4:这三道题都是三个数,30、2、32。
……
五、置疑活动:
师:你有没有什么问题?
生5:30+2为什么得32?
师:是啊,为什么得32?你能结合图画上的物体,给大家说一说吗?(因为这是本课的重点,需要引导学生从实物进行逐步抽象。)
生6:30和2合起来就是32了,就像图上的牛奶一样,30盒加2盒就是32盒。
师:30盒加2盒为什么不是23盒呢?
生7:如果是23,就是2个十了,这儿是3个十。
生8:30盒的3应该在十位上,2盒的2应该在个位上。
师:你们能抓住“数位”进行解释,很有道理,我赞成!
生9:这儿只有三个算式(30+2,2+30,32-2),还应该有一个减法算式32-30=2。
师:你想到了一幅图能列两个加法算式和两个减法算式,很会思考!
……
师:32-2=30,你们会计算吗?(会)
师:说说你是怎样想的?
生:30+2=30,所以32-2=30。
师:想加算减,正确。
生:2-2得0,就得30。
师:2-2得0,就表示没有了,应该只剩下3才对吧?
生:2-2得0,3后面要有个0。
师:既然是0,就表示没有,没有了就不用写了呀?
生:你不写那个0,3就在个位上了,就成了3,写上0,3才会在十位上,才是30。
生:0表示没有,但它要占位置呀!没有0占位置,3就自己跑到个位上去了,就成了3,可它是30呀!
……
六、课堂练习
七、课堂小结
课堂就这样丰富地演绎着,我也不知道学生居然能够这样“口若悬河”,反正我感觉特别投入、特别高兴!
课后,我进行了一些反思,原来“尝试教学法”的精神内核就是让学生“主动”起来,“先练后讲”,可以让学生讲,老师恰当引导、讲解、点拨;然后“练在当堂”,让学生把本课练习在课堂内完成,包括已懂的和未懂的,及时反馈和纠正,落到实处。这样的课堂我欣赏、我喜欢!
一、开门见山
课题揭示得早,学生明确本课的学习内容、目标,有利于学生进行目标学习,做到有的放矢。当“整十数加一位数和相应的减法”的课题出现在学生眼前时,学生的思维一下就跳跃到了尝试练习题上,为“你学会了什么?”积蓄了充足的力量,这就是一节课的“立势”。
二、以学定教
“尝试教学法”特别注重学情的掌握,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来开展教学,不是老师单方面地考虑,为教而教。提倡学生的课前预习,上课时学生先尝试练习,然后汇报,你学会了什么?就本课而言,学生说出了对“整十数加一位数和相应的减法”基本理解,展示出了学生的学习成果,把学生自学的潜力激发出来,达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
难道这节课就这样结束了吗?不,“你还有什么问题?” 就是本堂课的真正开始!“你还有什么问题?”就能暴露出学生的问题,就要鼓励学生提出问题,只有经过思考才会有这种“问题暴露”,价值非常大,这就是学情!我们就应该把力气用在学生不懂的、需要懂的“问题”刀刃之上,这就是一节课的“蓄势” !
三、主动探索
老师机智、有条理地把学生的问题梳理,引导学生,和学生一道参与学习,主动探索,将学生悱愤状态的问题发挥到极致,让“主动探索”成为课堂上一道亮丽的风景线。本课中学生能够联系图形、抓住数位、理解“0”占位,已经是一年级学生的奇迹了!因为学生已经在探索活动中感悟了“整十数加一位数和相应的减法”的算理,掌握了算法,凸显了本课的主体,可谓“顺势”而学 !
四、练在当堂
当学生突破一课重难点之后,就让学生进行即时的练习,这儿的练习比尝试练习层次更高,因为此时此刻学生已经通晓了知识的本真。即时练习,即时反馈,即时解决出现的问题,这样就发挥了“练在当堂”的效应,和前面的学习形成一个回合,同时学生的能力发展会进入更高层次的回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