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效开展语言游戏活动的实践研究

发表时间:2020/12/17   来源:《教育学文摘》2020年第35卷9月第25期   作者: 谢雨桃
[导读] 本文结合小班幼儿语言教育实践,从角色扮演、多元化方式

         谢雨桃
         四川省德阳市罗江区第二幼儿园 618500
         摘要:本文结合小班幼儿语言教育实践,从角色扮演、多元化方式、动手操作及关注学习过程等视角,探索游戏在语言教育活动中运用的策略,以期通过游戏真正激活幼儿语言发展的潜能,进而促使幼儿教师可以更加有目的地开展幼儿语言教育。
         关键词:游戏;幼儿;语言活动;策略
         爱玩游戏是儿童的天性。我们应该根据不同年龄段幼儿的语言学习规律及《指南》中所提出的目标要求,精心组织和实施语言游戏活动。本文结合教育实践,探寻如何在语言活动中运用游戏活动来激发幼儿的语言表达兴趣,充分挖掘他们的语言潜能,进而为相关教育实践提供具有可操作性的策略。
         一、遵循幼儿心理特点,开展角色扮演游戏
         在小班幼儿语言教育中,我们抓住他们喜欢听故事的心理特点,运用故事教学法来激发幼儿语言表达的兴趣,培养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在故事讲述的过程中,我们要关注幼儿的认知水平及心理需求,尽量采用拟人化的方式,引导幼儿扮演故事中的角色,帮助他们快速融入故事之中,进而激起他们持续参与活动的热情,满足他们的好奇心与求知欲。
         如在讲述《小蓝和小黄》的故事时,我们便设计了角色游戏,将故事中蓝色的圆形作为主人公之一,并给它起了一个简单而又好记的名字。我们在讲故事的导入活动中,通过介绍一位新朋友的方式,快速抓住幼儿的注意力,帮助他们初步了解故事主人公的主要特征。小班的幼儿对色彩已经有初步的认知,他们常常会不约而同地回答。此时,幼儿已经将注意力全部集中于蓝色的圆形上,他们对这位新朋友充满了好奇,很想知道这位新朋友的一切,以及接下来将发生怎样有趣的故事。在此基础上,我们用大屏幕将小蓝的家人全部呈现出来了,这时大的蓝色圆形、瘦长的蓝色圆形以及刚才的“小蓝”被放在了一起,孩子们通过对比很快就掌握了每个家庭成员的外形特征,并能准确地进行辨识。当教师让孩子们说一说“爸爸、妈妈、小蓝”都是什么样的?你自己喜欢扮演哪个角色时?孩子们会根据图形的特点进行完整表达:“那个胖胖的是爸爸。我是男孩,我想演爸爸。”“妈妈长得瘦瘦长长。我是女孩,我要演妈妈。”在教师设计的角色游戏背景下,一些抽象的蓝色色块竟然有了生命气息,使幼儿产生了亲切感,促使他们调动已有的家庭生活经验,主动思考与表达接下来将会发生的故事情节。
         由此可见,在小班幼儿故事讲述活动中,根据故事的内容巧妙设计角色游戏,可以使幼儿置身其中,促使他们主动探索,有效激起了他们参与语言活动的热情,激发了他们强烈的求知欲望。
         二、采用多元化的方式,引导幼儿参与游戏
         在语言活动中,如果总是使用讲故事听故事的方式,孩子们也会感到单调乏味,而如果将看、听、讲、说、演等多元化的方式都融合在一起,必将调动幼儿多种感官,进而可以提高学习效率。多元化策略的运用为幼儿语言表达创造了大量的机会,当然,还能促使幼儿全身心地投入到活动当中去,促使他们积极主动地发挥想象与创造力,努力反映他们眼中的现实生活,使他们在自然而然的游戏活动中主动建构语言表达的经验。
         如在绘本故事《小蓝和小黄》为载体的语言活动中,我们在多媒体大屏幕上播放不同颜色的小圆,为幼儿提供视觉刺激,并引导幼儿主动说一说小蓝的小伙伴。接下来,教师还可以利用多媒体课件播放不同色彩融合的过程并呈现最后变成了哪种颜色,在这个过程中,引导幼儿发挥想象说一说,不同的颜色融合后会变成什么颜色,然后再把结果呈现出来,再让孩子们将刚才看到的场景说一说。接下来播放小蓝与小伙伴一起玩游戏的场景,可以先让幼儿回忆已有的游戏经验进行口头描述,接下来可以组织全体幼儿分别扮演角色参与到捉迷藏、吹泡泡等游戏活动中来,通过参与游戏活动来理解故事的内容。在游戏中,教师还可以引入儿歌《吹泡泡》,并要求大家边念儿歌边做动作,让幼儿动口、动手、动脑。


         游戏活动的开展,使幼儿在看、听、说、演中亲身体验,快速理解了故事内容;游戏活动增强了语言活动的趣味性,突破了传统语言活动的教育模式,激发了幼儿语言表达的积极性,为他们提供了语言表达的平台。因此,在语言游戏活动中,我们可以采用多元化的方式引导幼儿融入故事情境,从而促使他们积极主动地进行语言表达,使他们真正成为语言学习的主宰者。
         三、遵循幼儿思维特点,引导幼儿动手操作
         小班幼儿正处在由直觉行动思维向具体形象思维转变的阶段,此时,我们应该遵循他们的思维发展特点,提供动手操作的机会,让他们边操作边进行语言表达,不但能够维持幼儿的注意力,还将提高语言活动的效果。
         如在绘本故事《小蓝和小黄》的语言活动中,我们便设计了动手操作的活动,为此我们提供了各种颜色的彩泥。一方面彩泥的运用符合本次活动的要求,有利地幼儿通过不同颜色彩泥的融合发现颜色的变化;另一方面彩泥可塑性强,是幼儿最为喜欢的材料之一。因此将彩泥这种材料投放到游戏活动中,可以有效调动幼儿动手操作的积极性与主动性。教师以故事的形式作为动手操作活动的导入:一天,小蓝找好朋友小黄玩游戏。他遇到小黄时,太兴奋了,于是两人紧紧地拥抱在一起,那接下来发生了什么事情呢……教师就此戛然而止,并为每个小朋友送上了蓝色橡皮泥和黄色橡皮泥各一块,并鼓励他们将两种颜色的彩泥揉捏在一起。在动手操作中孩子们发现小蓝和小黄不见了,而是变成了绿色,他们感到这很神奇!孩子们很想知道其他的颜色混合后会不会变成别的颜色,又会变成什么颜色,为了满足幼儿的好奇心,教师要提供各种色彩的彩泥,引导幼儿动手操作,并且边操作边进行语言表达。
         在游戏活动中,幼儿边动手操作边主动进行语言表达,在了无痕迹中培养了他们语言表达的兴趣,提高了他们的语言表达水平。动手操作的游戏活动,也有利于幼儿体验到创造的快乐,有利于增强小手的灵活性,对于开发幼儿智力也有重要意义。
         四、从学习内容切入,有效组织活动过程
         在语言游戏活动中,为了能够使活动有序进行,我们需要具备组织游戏活动的能力。在语言活动中,我们需要引导幼儿遵守活动规则,一方面是使游戏活动顺利进行,另一方面可以培养幼儿的规则意识,同时也使教师在组织游戏活动时做到收放自如,这是对他们专业素养的一种考验。
         如在《小黄和小蓝》语言活动中有一个“吹泡泡”的游戏活动,在游戏结束时,孩子们需要听从指挥,安静地回到座位上继续参与后面的语言活动。但是不是所有的教师都能顺利而有效地引导孩子们安静地回到座位上。在实践探索中,我们发现游戏虽然结束了,但是孩子们依然沉浸其中,此时我们可以用游戏来引导幼儿回到座位上,如教师在多媒体大屏幕上呈现小蓝和小伙伴们排排座的照片,并让幼儿观看后,引导他们模仿小蓝和他的小伙伴们,在游戏结束后也要整整齐齐地、安安静静地回到座位上去。孩子们还未从角色中脱离出来,此时他们也会像大屏幕上展示的那样模仿着坐在了小椅子上。
         由此可见,教师可以利用故事中的主人公引导幼儿遵守活动规则,体现了教师的智慧,也确保了语言活动的顺利进行。
         小班幼儿年龄小、生活经验不丰富,因此其词汇量少,口语表达不流畅,甚至逻辑不清等。根据小班幼儿的语言发展水平及他们学习语言的规律,我们尝试使用游戏的方式帮助他们积累词汇、培养口语表达的兴趣、提高理解能力。利用游戏活动激发幼儿语言表达的兴趣,符合幼儿爱玩游戏的天性,符合他们学习语言的规律。因此我们在语言教育活动中,应该了解幼儿的兴趣,满足他们的发展需求,满足他们游戏的愿望。
         参考文献:
         [1]马政霞.如何在游戏活动中培养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写作:下,2017(5):71-72.
         [2]钱学芬.区域游戏中幼儿语言教育的思与行.动漫界:幼教365,2017(16):84-85.
         [3]桑燕.浅谈游戏对幼儿语言发展的助推作用.学周刊,2017(17):231-232.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