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夕涌
安徽省新空间规划工程设计有限公司芜湖分公司,安徽 芜湖241000
摘要:近些年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城市化水平越来越高,越来越多的人口带来了城市水资源匮乏的困境。绿色建筑应运而生,因为它契合可持续发展理念所以得到了长足的发展。
关键词:绿色环保型建筑;雨水综合利用过程;节水及能耗
引言
近年来,我国对于环境保护和能源节约加大力度进行发展创新,已经取得了非常不错的成就,绿色环保型建筑理念引领下,雨水综合利用的技术探讨和实际工程应用越来越多。绿色环保型建筑自然雨水利用规定,绿色环保型建筑自然雨水采集技术,自然雨水综合利用过程中的节水及能耗分析。
1绿色建筑概述
绿色建筑是在整个建筑物从开始建设到投入使用直至拆除为止的整个过程中最大限度地节约能源,节约土地,节约用水和保护材料,以保护环境和减少污染,为人民提供健康舒适的工作和生活环境,最大限地度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
2绿色环保型建筑雨水综合利用技术
雨水位于绿色建筑小区内囊括路、屋面与绿地、其他雨水等。在对雨水资源化综合利用期间,应当将雨水收集、分散处理系统等有效运用。就绿色环保型建筑雨水资源化综合利用技术来看,明确水质可谓是核心要点。较多因素会在降雨期间对雨水构成影响,如空气质量、雨水下降的强度等,如此也就赋予了水质较强的繁杂性。在对雨水水质进行确定时,最为关键的措施即实测资料,具体可参考我国区域降水水质标准。要知道,此项技术可对雨水资源集成优化,在此期间需用到的关键技术有雨水收集、分散处理与集中处理等。对工艺设计期间,作业人员需基于所在地气候与绿色环保型建筑实际特征进行判断,此件需注意的一点即雨水利用目的存在差异时,会对工艺设置构成相应影响,因而需基于实情选取事宜的技术并综合利用。
3雨水综合利用过程中节水及能耗分析
3.1雨水分散收集和处理系统
为了达到节水、增效、减污三重功效,通过实施低影响开发模式、可持续排水管理、水敏感城市设计等理念和措施,合理控制雨水径流,从而诞生了“海绵城市”的概念。由雨水花园、下沉式绿地、植草沟、蓄水模块、截水沟等组成的“海绵系统”,将雨水进行了有效回收、利用,不仅解决了雨季积水问题,还为小区绿地浇水、道路洒水提供了水源。“透水路面”就是“海绵型道路”,像海绵吸水一样能够将雨水就地消纳、利用。雨水通过上游的截流沟引入下凹式绿地,与植草沟中收集的雨水一起分级存储下渗,汇入地下设置的蓄水模块中,经过一层层净化,最终成为清水用于绿地浇水、道路洒水。?海绵城市雨水入渗系统主要采取了下凹绿地、渗井、渗水管沟、蓄水模块、路沿石开口、透水铺装等海绵措施。雨水入渗利用道路绿化带、草坪绿地、透水铺装及各类渗透设施将雨水就地消纳,减少雨水径流,回补地下水的一种雨水控制与利用方式。海绵城市设计结合本高层住宅安置房工程特点,合理选择多种工程设施,实现对雨水径流的控制,保证雨水径流的初雨弃流,有效收集、及超标雨水的排放。快速路及主干路机动车道不宜采用透水路面,次干路、支路机动车道采用透水路面。非机动车道、人行道采用透水路面,停车场和广场采用透水砖铺装。
3.2雨水渗透回灌系统
雨水间接利用可谓是绿色环保型建筑雨水资源化综合利用的关键成分,能促使雨水下渗进入地下,对地下水资源进行涵养,修复生态环境,减缓地面沉降等。
雨水渗透回灌技术囊括分散式渗透与集中式回灌技术两大类型,前者可在规模各异的绿色环保型建筑使用,设施简单,能缩减收集雨水的压力,丰富地下水资源,并借助表层植被以及土壤净化作用缩减径流所致的水体污染物,但渗透率差,在地下水位高等环境下的运用效果不佳;后者回灌容量大,能面向地下深层进行雨水回灌,但在地下水位等层面具备较高要求。中原经济区将近7成地表构建为广场、道路等,铺平地区以不透水材料为主,选择雨水渗透收集技术能对建筑物周边温度进行缩减,可借助地表面对水实施过滤处理,无需构建地面排水渠,实际做法为低洼绿地等就地直接入渗与回灌。
3.3能量消耗指标
自然雨水通过沉砂池溢流到景观水中,这一过程不要求外界能量输入,自然雨水利用期间所产生的能耗集中反映在中水处理系统对景观水的处理和回流过程。而中水处理期间所产生的能耗以电能消耗为主。其各环节的电能消耗情况分析如下。1.预处理工艺中能耗栅格有人工清渣及机械清渣两种形式。人工清渣栅格通常应用在规模相对比较小的中水系统中,只需人工清理即可,不需要采用任何机械装置。当选用机械栅格时,通过电能获取充足动力,通过栅格运行功率及其工作时间这两项参数便可计算出总电能损耗。原水调节池常见有两种,一种是曝气原水调节池,另一种是不曝气原水调节池。在调节池中选用曝气装置不仅可防止颗粒沉淀清除一些有机物,还能改善水质确保原水长期保持有氧状态。整体来讲,选用预曝气措施有利于调节池正常、稳定运行。而且在此工况下产生的总耗电量即为曝气装置运行功率与其工作时长的乘积。2.主处理中常见的耗电量主处理过程主要涉及了沉淀处理设施、膜分离设施等多个方面。主处理一般过程中的耗电量具体涵盖了絮凝拌合器耗电量,增强水泵耗电量等,参考不同的主处理工艺可计算出各环节耗电量。3.后处理中能耗后处理一般过程主要涉及了三道工序,一是过滤设施,二是活性炭过滤,三是消毒。在此过程中所产生的电能损耗主要反映在反冲洗水泵、消毒剂投放装置等方面。
3.4绿色环保型建筑雨水资源化综合利用规划
1.绿色环保型建筑屋面雨水收集系统屋面雨水易于采集,水质较好,并且资源量大,是雨水利用的主要对象。稍作处理就可以用于冲洗厕所或者浇灌绿化。绿色环保型建筑屋面雨水收集系统采用的主要工艺是绿色屋面。所谓绿色屋面是指在屋面铺设一定厚度的土壤与输水管道后,在屋面种植绿色植物。植物根部的吸附和过滤作用可以降低雨水流失量,减轻雨水带来的污染,保护大气环境。土壤的过滤和吸附作用能够在很大程度上改善原本较差的水质,因此收集后只需要经过简单处理就可以直接加以利用。2.雨水花园,雨水花园等相关生物滞蓄设施具体表示经由浅洼地(深度0.03-0.45m),对所在地喜水植物进行种植,经由吸附、渗透与过滤等处理,将落于不透水表面如屋面、巷弄等处的雨水加以控制,对其带来的雨水径流进行缩减,对雨水水质进行改善,缩减其给受纳水体带来的不良影响。3.植被浅沟,植被浅沟具体表示位于地表沟渠内培植植被的工程性手段之一,此项技术的有事在于可经由重力流对雨水收集且借助植被节流以及土壤过滤对雨水径流加以处理。植被浅沟能被视为是采集、运送雨水的生态手段,可对雨水下渗进行强化,缩减流速,对污染的沉淀去除大有裨益,且浅沟中的植被可对污染物进行吸附与降解,对管道建设成本进行节约。4.渗透铺装,渗透辅装囊括两类:一是材料自身存在渗透性,譬如透水混凝土等;二是选择透水的制作以及铺装方式,赋予铺面透水性,譬如草坪砖等。此类铺面可对以往的不透水铺面进行取缔,且无需投入较大成本。透水铺装可改善雨水入渗效果,缩减了对硬化铺装区的冲刷力度,并对污染物流矢量有效控制。
结语
梳理介绍绿色环保型建筑自然雨水利用规定;分析阐述了绿色环保型建筑自然雨水采集的重点技术样式;围绕重点技术指标,结合工程案例,对绿色环保型建筑自然雨水综合利用过程中的节水和能耗开展了数理计算分析。
参考文献
[1]苗展堂.微循环理念下的城市雨水生态系统规划方法研究[D].天津:天津大学,2013.
[2]李亚光.关于城市雨水资源化利用中雨洪安全问题的研究[D].兰州:兰州交通大学,2013.
[3]王平乐.城市雨水资源化利用问题研究[D].西安:西安石油大学,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