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晏清 朱玲玲(通讯作者)
扬州大学医学院附属靖江市人民医院 江苏扬州 225000
扬州大学附属苏北人民医院 江苏扬州 225000
摘要:目的:分析抗生素在新生儿肺炎治疗中的应用及时间效应分析。方法:本文主要选择2018年1月至2019年10月入院的144名儿童,根据临床疗效将他们分组,收集数据并进行因子分析。144例患儿接受了抗生素治疗,其中75例单独使用头孢菌素抗生素,62例单独使用青霉素,其他7例。治疗过程为3至13天,平均(6.8±1.5)天。多元逻辑回归分析。结果:WBC,PLT,抗生素耐药性,抗生素相关性腹泻,不适和并发症是独立的影响因素,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有很多因素影响新生儿肺炎的预后。抗生素耐药性是导致不治之症的重要因素。必须严格控制使用时间和剂量,以防止抗生素相关性腹泻。良好的疗效预测和标准抗生素应用。
关键词:新生儿肺炎;抗生素;疗效;时间效应
新生儿肺炎是一种常见的临床疾病,并且死亡率也很高。在当前的临床实践中,由于新生儿身体器官的发育还不完善,因此医务人员在治疗过程中经常使用抗生素。抗生素药物的类型很多,但是不同抗生素的治疗效果也不同。然而,由于新生儿肺炎医院的临床不确定性,再加上病原体检测条件和获得各种医疗机构结果的时间不平衡,医务人员在实践中倾向于随机使用高效能谱抗生素,或结合使用,导致细菌耐药性下降和治疗效果差。所以作为一种常见的肺炎疾病,且对新生儿的影响较大,因此只能选择稳妥的方式进行治疗干预,目前选择的治疗方式主要有抗生素,但是抗生素本身会干扰新生儿的正常生理功能,引起腹泻等不良反应,并带来许多负面影响。因此,越来越多的学者认为,新生儿肺炎需要合理使用抗生素,尤其是治疗方法的使用需要个体化。每年,世界上有三分之一以上的新生儿死于传染性肺炎,新生儿肺炎的治疗也引起了广泛关注。近年来,抗生素已被广泛用于新生儿感染性肺炎的治疗[1]。还有大量违反药物相容性规则的滥用抗生素的行为。例如,当使用抗生素治疗新生儿肺部炎症时,忽略了抗生素在肠道中的作用。它表明抗生素可以影响肠道微生态。它可以减少肠道益生菌的数量,并增加肠道腐烂细菌的数量。抗生素的存在可以同时杀死肠道中的病原细菌和正常细菌。因此,使用抗生素将抑制许多肠道益生菌的生长,并减少其数量,而以肠杆菌为代表的分解细菌的数量将相应增加[2]。本研究纳入了2018年1月至2019年10月入院新生儿科的144例新生儿肺炎患儿,并尝试使用因子分析来分析抗生素使用的时间及其对新生儿治疗的影响肺炎。现在报道抗生素使用对策如下。
1材料和方法
1.1一般信息
选择144例入院新生儿科的新生儿肺炎患儿,并根据临床疗效进行分组。其中改进组75例;一般组69例。改进组75例,其中男39例,女36例,孕周(36.3±1.6)周。一般组69例,其中男35例,女34例,孕周(34.4±2.4)周。数据的使用获得患者和家属的同意并获得伦理委员会的批准。两组之间的性别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疗效评价:①治愈,体温正常,活动反应正常,食欲正常,呼吸道症状消失,肺部听力和X线检查均正常,能自行呼吸且没有其他疾病干扰;②没有达到上述标准,或状况得到改善,也就是说,如果他们主动出院并放弃治疗,他们还没有康复。纳入标准:①完整的临床资料;②入院时新生儿肺炎的主要症状,无先天性心脏病等重大疾病。
1.2方法
所有患者均接受常规咳嗽和痰,氧气吸入,水电解质平衡,酸碱平衡以及其他对症治疗和全身支持治疗。对于一般组使用常规治疗方式,而改进组采取合理使用抗生素进行治疗干预。在进行抗生素治疗之前,对所有儿童进行胸部X光检查和常规细菌观察培养,并结合孩子的细菌培养结果制定抗生素治疗计划,单独或联合使用抗生素[3]。在治疗期间,应收集儿童的粪便并定期进行肠道菌群培养。对儿童的临床数据进行回顾性分析,对使用的抗生素类型,使用频率,次数,治疗效果和治愈时间进行统计分析。根据疗效,收集患者的临床资料,包括:①人口统计学资料,②临床资料。
1.3统计方法
使用SPSS18.0统计软件处理数据,测量数据用(x±s)表示,并使用t检验,计数数据的采用率(%)由两组代表。采用x2检验进行比较,P<0.05被认为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单因素分析
144例儿童接受了抗生素治疗,其中75例仅接受头孢菌素抗生素治疗,62例仅接受青霉素治疗,7例。治疗过程为3至13天,平均(6.8±1.5)天。改进组的出生体重和胎龄均高于一般组。抗生素使用时间和氧气吸入时间均低于一般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改进组的热史和CRP均低于一般组。PLT高于一般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改进组与一般组之间抗抗生素耐药性,侵入性呼吸支持,不适和并发症的比例有统计学意义(P<0.05)。如表1所示:
.png)
2.2多元分析
以上因素为自变量,计数数据按“是=2,否=1”分配,年龄和结婚年龄作为自变量,以及是否治愈是因变量(Yes=1,No=2),进行了多元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表明,WBC[OR=0.886,95%CI(0.856-1.192)],PLT[OR=0.926,95%CI(0.549-0.980)],抗生素耐药性[OR=1.551,95%CI(1.456-3.853))],抗生素相关性腹泻[OR=1.104,95%CI(1.125-1.476),不适[OR=1.490,95%CI(1.963-5.912)],并发症[OR=1.472,95%CI(2.115-4.357))]成为独立的影响因素(P<0.05)。
3讨论
新生儿肺炎,这是一种常见的临床新生儿疾病,主要特征是高发病率和死亡率。可以说,这种疾病是导致新生儿死亡的主要因素。在临床实践中,根据新生儿肺炎的不同原因,将新生儿肺炎分为新生儿吸入性肺炎和新生儿传染性肺炎。新生儿吸入性肺炎主要由吸入羊水或牛奶后肺中的化学物质引起。炎症反应,然后形成新生儿误吸性肺炎,临床表现主要是外证。当然,临床症状与吸入的性质和深度有关。一般来说,新生儿吸入性肺炎主要包括:羊水吸入性肺炎,胎粪吸入性肺炎和乳汁吸入性肺炎。羊水吸入性肺炎是指胎儿在子宫内或分娩时的两次主要羊水吸入。其中,临床表现为呼吸困难,在肺部听诊时有浑浊感。吸入性肺炎是指分娩前或分娩期间最常见的肺炎。临床表现为轻度呼吸困难,严重者会直接发展。由于呼吸窘迫,复苏后会出现快速的浅呼吸,发和严重的呼吸衰竭,并且在肺部可以看到细小的浑浊。呼吸性肺炎是指吞咽过程中母乳被吸入呼吸道而引起的窒息和呼吸困难等临床表现。在严重的情况下,可能会发生并发症,例如刺激感染或心脏功能不全。新生儿感染性肺炎主要发生在产前和分娩。时间或产后。WHO推荐的用于治疗儿童肺炎的临床抗生素主要包括头孢曲松,头孢菌素,头孢哌酮,头孢替安,头孢曲安,头孢呋辛,头孢西丁,头孢米诺等。但是,复方新诺明在新生儿中的使用在治疗肺炎方面效果不明显。在本文的相关研究中,对我院新生儿肺炎的抗生素临床治疗效果进行了评估[4]。同时,可以从治疗过程中产生的时间效应来推断。在新生儿肺炎的治疗过程中,应用青霉素(青霉素)可以有效减少儿童的治疗时间,治疗效果也更加显着。但是,当用抗生素和其他药物治疗孩子时,将花费时间比青霉素治疗慢。因此,从上述结论可以看出,临床上使用抗生素治疗新生儿肺炎不是有效的治疗方法,并且存在局限性。一旦盲目使用药物或仅根据医生的经验使用药物,就会导致孩子体内出现耐药性。危及生命。在过去的新生儿肺炎治疗中,通常仅根据医师的就诊经验开出处方或相应的治疗方法。因此,临床医学应避免这种行为,以确保儿童的生命安全和治疗效果。主治医师应首先对儿童进行各种临床病因相关的确定。确定的类型主要是药物敏感性确定和病原细菌确定。应确定抗生素的具体名称,并首先选择敏感的抗生药。同时,使用单一药物治疗。如果在一个疗程后儿童的总临床有效率没有显着改善,则需要修改治疗计划,以将单药治疗转换为联合药物治疗,或更换以预防具有继发性感染症状或难治性继发性疾病的儿童广谱抗生素或药物联合使用后感染,会增加治疗难度并危及儿童生命。因此,应严格控制抗生素的使用。应确定并记录孩子的身体症状和各种临床标准。在使用抗生素期间,应分析儿童的临床特征。如果孩子在治疗后患有肝或肾功能不全,则需要应用杀菌消毒,应使用抗生素治疗。请记住,抗菌抗生素不可用于治疗。在氨基糖类药物的应用中,儿童容易中毒,主要是因为该药物本身具有毒性,例如:由于肾毒性引起的神经肌肉阻滞毒性,由于新生儿肝脏和肾脏发育不全,因此不能用此类药物治疗。由于氟喹诺酮类药物可抑制儿童的蛋白质合成和DNA合成过程,因此不应将此类药物用于治疗,否则会导致新生儿骨骼发育异常。在新生儿疾病中,新生儿肺炎是一种常见疾病,也是新生儿死亡的主要原因。新生儿肺炎在出生后,分娩和子宫内的新生儿时期容易诱发。其中,发生率最高的是出生后。由于缺乏典型的疾病症状,再加上病原体的多样性和复杂性,在临床治疗新生儿肺炎症状时,除对症治疗外,正确选择和应用抗生素也很重要[5]方诺明和头孢噻肟钠,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等是WHO(世界卫生组织)推荐的主要抗生素药物,但由于化合物诺明的药物毒性,因此不建议用于新生儿治疗。该研究选择了我院常用的治疗抗生素,包括:他唑巴坦,阿莫西林和克拉维酸钾。从以上研究结果可以看出,在新生儿肺炎的治疗过程中,头孢噻肟钠,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的实施被广泛使用,所占比例分别为24.17%,40.00%和42.50%,这符合WHO规定。在过去的肺炎治疗中,抗感染药是特异性药物和首选药物。但是,随着近年来广谱高效高效抗菌药物的实施和发展,以及抗生素耐药菌的推广,头孢菌素类抗生素具有抗菌谱广,不良反应少等优点,已在临床上得到广泛应用。实践。研究发现,对于时间不长或合并症的儿童,主要的治疗药物是阿莫西林和克拉维酸钾。在没有合并症的组中,头孢噻肟钠的治愈时间显着高于哌拉西林,他唑巴坦和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拉莫昔夫和头孢哌酮和舒巴坦钠的治愈时间,与青霉素组相比,发现头孢噻肟肟的治愈时间相对较长,两组之间的数据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合并症组中,将其与哌拉西林和他唑巴坦进行比较,发现阿莫西林,克拉维酸的治愈时间相对较长,两组之间的数据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明治疗期间,医务人员根据经验均辅以盲目用药,导致滥用抗生素,容易导致耐药性。对于新生儿肺炎的治疗,医务人员应根据病原学结果给予正确的用药,当病原体不适合病原菌且疗效不确定时,应尽早使用高效广谱抗生素。如果疗效不明显或治疗无效,有必要考虑改变药物种类,以免增加治疗难度和增加再次感染的风险。在服药期间,医务人员需要密切观察孩子的病情,并为肾功能不全的孩子服用杀菌抗生素。
新生儿肺炎是临床上常见的呼吸系统疾病。它通常发生在冬季和春季。小儿的临床表现主要是咳嗽,发烧,痰,胸闷等症状。由于婴幼儿仍处于发育阶段,气管和支气管腔相对狭窄,粘液分泌和纤毛运动相对较差,血管分布广泛,出血非常容易,肺泡少,容易被粘液阻塞。另外,婴幼儿对咳嗽的反射较弱,使痰液难以咳嗽,这极大地增加了肺炎的发病率。该疾病是导致婴儿和幼儿死亡的高风险因素。一旦治疗不及时或不适当,就很容易加重病情或产生严重的后遗症,这将严重影响儿童的生长发育及其健康。目前,在临床实践中,肺炎患者主要用抗生素治疗。尤其是在晚上,必须加强检查,同时要善于父母的心理护理:要加强对护士素质的训练,必须要有精湛的技能,在工作中要做到准确,有序,镇定。营救病人。该组儿童的康复率约为56.9%,处于正常水平。不同地区新生儿的康复和出院率不一样。康复率在40%至90%之间,与该地区的流行病相似。学术特征,医疗水平,区域健康和经济状况以及家庭收入水平等因素是相关的。研究证实,有很多因素会影响新生儿肺炎的预后,包括诸如出生体重和胎龄,实验室指标和抗生素应用等因素。该研究没有得出结论,医院获得性肺炎,其他新生儿疾病,有创呼吸支持和其他治疗与预后有关,而这些因素可能直接与这些因素的预后和状况有关。例如,ECG和血氧饱和度监测通常针对重病患者,而重症患者的预后相对较差,这抵消了ECG和血氧饱和度监测的好处。本研究中改进组的监测率仅为7.3%,病情较轻。报道表明,有很多因素影响新生儿肺炎的疗效[6]。该指南表明,社区获得性肺炎的严重疾病发生率约为2%。建议入院时患有严重疾病和长时间发热的受试者应接受重症监护。抗生素已成为新生儿肺炎的重要影响因素,但所用抗生素的种类和处方的合理性尚未成为影响因素。预后与抗生素耐药性和抗生素相关性腹泻密切相关,后两者成为独立的危险因素。该组中与抗生素有关的腹泻的发生率约为12%,这明显更高。这可能与孩子的年龄差异有关。新生儿胃肠功能不健全,与抗生素有关的腹泻更容易发生。报道表明,在新生儿肺炎中使用抗生素后,与抗生素有关的腹泻发生率约为1%至5%,因此有必要注意预防与抗生素有关的腹泻。其他独立的影响因素还包括WBC,PLT,并发症和不适,与疾病(尤其是严重感染的发生)密切相关。因此,在使用抗生素治疗新生儿肺炎的过程中,有必要注意以下几点:①要注意提高抗生素的药敏性,提高经验用药水平,增强药敏性。分析以进行药物调整并避免耐药性;②注意适应症的选择,控制剂量和治疗过程,并在必要时联合辅助治疗,以预防抗生素相关性腹泻;③要加强对相关指标的监测,提高用药水平。预后较高。受影响者可以采取更积极的治疗策略,例如使用更高水平的抗生素(例如第三代头孢菌素),或加强辅助治疗,并特别注意呼吸管理,以尽快控制感染;④抗生素的应用应着重于并发症的预防。小儿肺炎的一个常见严重并发症是败血症,它需要对导管进行血液采样和分析以指导抗生素的应用。综上所述,影响新生儿肺炎预后的因素很多。抗生素在新生儿肺炎治疗中的应用会影响疗效,抗生素的合理使用水平有待提高。
参考文献
[1]冯姗,熊凡.新生儿肺炎治疗中抗生素的应用及时间效应探究[J].江西医药,2019,52(7):664-665.
[2]胡亚美,江载芳.诸福棠实用儿科学[M].8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5:457.
[3]刘燕.新生儿肺炎应用抗生素在治疗的时间效应分析[J].当代医学,2019,23(4):95-96.
[4]中华医学会儿科学分会呼吸学组,《中华儿科杂志》编辑委员会.儿童社区获得性肺炎管理指南(2013修订)(上)[J].中华儿科杂志,2013,51(10):745-752.
[5]谢雅茹,崔燕,陈亚梅,等.妈咪爱对预防新生儿肺炎抗生素相关性腹泻的干预作用[J].中国临床研究,2013,26(5):472-473.
[6]邓玉霞.关于肺炎治疗过程用药的解析[J]中国卫生产业,2011,08(2):122.1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