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晓兰 邓丽君
南充市中医医院 四川 南充 637000
摘要目的:探究综合护理干预在负压封闭引流术(VSD)治疗骨科创伤创面感染患者中的作用。方法:入选100例骨科创伤创面感染患者(均实施负压封闭引流术(VSD)治疗),采用随机方式导入,各50例,观察组给予综合护理干预、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干预,比较两组各项指标。结果:观察组换药次数少于对照组、愈合时间、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骨科创伤创面感染患者一次植皮治愈率、二次植皮治愈率均高于对照组、伤口感染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负压封闭引流术(VSD)治疗骨科创伤创面感染患者中应用综合护理干预,护理效果显著,且能够促进患者伤口早期愈合,值得研究和推广。
关键词:综合护理干预;负压封闭引流术(VSD);治疗;骨科创伤创面感染
随着我国交通事业以及建筑行业的不断发展,导致临床骨科疾病发生率不断升高。在骨科创伤中,若治疗或护理不当,易增加创面感染风险,进而对创面的恢复造成影响,加重病情[1]。在骨科开放性创伤的常见并发症类型中,骨科创伤创面感染十分常见,而随着骨科感染的护理技术不断提高,负压封闭引流术(VSD)现已成为骨科创伤创面感染的主要护理方式,该技术能够促进肉芽组织的快速生长,从而促进创面早期愈合[2]。本文目的在于探究综合护理干预在负压封闭引流术(VSD)治疗骨科创伤创面感染患者中的价值,具体内容见下文。
1.资料/方法
1.1基线资料
将2019年5月至2020年5月在本院就诊的骨科创伤创面感染患者纳入本次研究对象,采用随机分组法,分为两组。纳入标准:(1)所有患者均符合骨科创伤创面感染的诊断标准;(2)患者和家属均在知情同意的原则下完成研究。排除标准:(1)排除合并动脉血管疾病、糖尿病患者;(2)排除合并多脏器功能衰竭患者;(3)排除合并凝血机制障碍者。
观察组年龄30岁~80岁之间,年龄平均值(55.12±1.03)岁,其中男28例、女22例。对照组年龄31岁~80岁之间,年龄平均值(55.66±1.97)岁,其中男29例、女21例。两组资料比较,结果显示无统计学意义,用P>0.05表示。
1.2方法
两组均进行负压封闭引流术(VSD)治疗,具体内容:首先与VSD装置进行连接,并将负压维持在200-400mmHg。待局部负压引流完毕后,维持引流管的正常流通,将引流的流量、颜色、性质进行记录,并对引流管中是否存在分泌物堵塞情况进行观察,一旦出现上述情况,需采用生理盐水进行清洗或更换新设备。
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干预:
加强患者健康教育,使患者消除顾虑,提高配合度。
观察组采用综合护理干预:
(1)创面处理:给予患者麻醉,并清洗创面,将坏死组织和其他异物去除,用生理盐水对创面进行反复冲洗,若创面存在血渗出情况时,应立即采取止血操作。同时结合创面的具体情况选择适宜的材料进行封闭引流,并在整个创面和引流管处采用半透明的敷贴进行覆盖,使其密封性得到保证;同时将引流管口连接负压引流瓶设备,并调整负压大小。
(2)心理护理:护理人员应充分评估患者心理状态,并给予其针对性的心理疏导,告知患者手术的相关知识,如手术目的、治疗效果、预后等等,同时为患者介绍成功案例,以此提高患者康复自信,消除负面情绪。加强与患者和家属的沟通,从而获得其信任度和配合度;调整患者饮食,并将膳食结构进行改善,与高维生素、高蛋白食物搭配,从而使患者营养水平得以提高[3]。对于存在四肢骨折患者,由于其在引流过程中易出现受压情况,为了预防上述情况的发生,护理人员需在患肢上方置入三角垫、在患肢下方垫软垫。
(3)康复训练:首先鼓励患者进行床上主动或被动训练,主动训练包括:肌肉拉伸、肌肉收缩;被动运动包括:护理人员或家属协助患者进行肌肉按摩,并对身体各个关节进行活动,避免因长时间不活动所致运动功能障碍,甚至出现瘫痪。
(4)伤口处理:避免伤口与被褥和衣物接触,避免大幅度活动,同时保持创面的负压值不变,避免引流管内液体逆流所致伤口感染;护理人员需每日更换吸引瓶,并保证所有操作均在无菌状态下进行,同时对24小时内引流液的量和性质进行记录。若出现半透膜鼓胀情况,需及时纠正引流,如出现水泡需在无菌状态下吸干,并采用半透膜重新封闭好创面。
1.3观察指标
比较2组换药次数、愈合时间、住院时间、伤口愈合情况。
1.4统计学方法
本次结果中,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ˉx±s)表示,并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n;%]表示,采用卡方检验,均采用统计学软件SPSS26.0进行处理,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对比2组换药次数、愈合时间、住院时间
观察组换药次数少于对照组、愈合时间、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5)。如表1:
.png)
2.2分析伤口愈合情况
观察组骨科创伤创面感染患者一次植皮治愈率、二次植皮治愈率均高于对照组、伤口感染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如表2:
3.讨论
骨科创伤是一种十分严重的创伤类型,特别对于存在四肢软组织皮肤缺损者,通常合并骨外露、血管神经损伤、骨折等严重后果,临床对于该疾病一般以传统的创面处理方法进行,即清洁创面后换药,直至出现肉芽组织后即可进行植皮操作,但该种方式在换药过程中易对患者造成较大创伤,且加之引流方式的限制,导致肉芽组织生长缓慢,使护理工作量增加[4],故此在临床逐渐被弃用。
研究发现,VSD与传统换药方式相比,具有并发症低、愈合快等优势,同时能够利于创面的有效恢复,使植皮成活率得以提高,故此能够作为骨科创伤创面感染的首选治疗方案。但在操作过程中,易出现管路堵塞情况,进而引起引流不畅,对治疗效果造成影响。而传统护理一般重视应对处理和病情观察方面,未开展针对性护理,导致治疗周期被延误。而综合护理主要是从多个方面进行,如创面处理、心理护理、康复训练等等,其中创面处理能够有效避免感染情况发生,促进肉芽组织的快速生长,利于创面早期愈合;心理护理的实施能够减轻患者心理压力,同时缓解患者负面情绪,使其能够保持积极乐观心态;康复训练则能够提高患者功能状态,降低运动功能障碍发生风险,利于其早期康复。在本次结果中,观察组换药次数少于对照组、愈合时间、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骨科创伤创面感染患者一次植皮治愈率、二次植皮治愈率均高于对照组、伤口感染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说明综合护理干预在负压封闭引流术(VSD)治疗骨科创伤创面感染患者中具有显著作用,能够降低伤口感染风险,且能够缩短患者住院时间,能够促进伤口早期愈合,提高植皮成功率,同时能够提高负压封闭引流术(VSD)治疗效果。
综上所述,在负压封闭引流术(VSD)治疗骨科创伤创面感染患者中应用综合护理干预,能够促进患者伤口早期愈合,值得进一步推广与探究。
【参考文献】:
[1]王丹, 李永武, 庄鸿志,等. 负压封闭引流(VSD)技术在NPUAP3,4期压力性损伤患者中的应用及护理[J]. 中国急救复苏与灾害医学杂志, 2020, 015(003):331-334.
[2]杨徳猛,王长庚,陈媛, 等.VSD治疗骨科创伤合并感染创面的疗效观察[J].检验医学与临床,2020,17(5):669-671.?
[3]周琴,李双双,王青, 等.集束化护理干预对烧伤科住院患者负压封闭引流治疗中引流不畅的影响[J].中华烧伤杂志,2019,35(2):148-152.?
[4]陈春.负压封闭引流技术应用于骨创伤创面软组织修复中的效果[J].临床与病理杂志,2019,39(10):2210-22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