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肉瘤术后综合护理效果分析

发表时间:2020/12/17   来源:《医师在线》2020年26期   作者:杨艳
[导读] 分析综合护理干预在骨肉瘤术后护理应用效果。
        杨艳
        商丘市第一人民医院  脊柱外科  河南商丘  476000

        【摘要】目的:分析综合护理干预在骨肉瘤术后护理应用效果。方法  将122例骨肉瘤手术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干预组,每组各61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干预组在对照组基础上接受综合护理干预,直至患者出院。比较两组住院期间并发症发生率以及患者护理满意度评分差异。结果:干预组并发症发生率3.28%,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31.1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组护理满意度得分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骨肉瘤手术患者进行综合护理干预可减少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提高患者护理满意度,促进康复。
        【关键词】综合护理;骨肉瘤;康复

        骨肉瘤是临床较为常见恶性的肿瘤疾病,青少年群体的发病率和病死率较高。然而由于骨肉瘤恶性程度较高且术后预后效果较差,随着社会——生物——医学的新型模式的建立,如何制定科学合理骨肉瘤患康复护理措施成为医疗工作者们关注焦点问题。本研究目的在于分析综合护理干预措施对骨肉瘤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的影响,现报道如下。
1研究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选取2019年1月至10月在我院接受骨肉瘤根治术的122例患者为研究对象。纳入标准:(1)符合骨肉瘤临床诊断标准;(2)癌症分期I期及以上;(3)患者及家属知情同意;(4)年龄≥18岁,具有正常沟通交流能力。排除标准:(1)精神异常者;(2)合并其他肿瘤;(3)伴有其他严重疾病,如肝肾病、心肌梗死等。按照随机数字表将78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干预组,每组各61例。对照组中,男31例,女30例,年龄9-19岁,平均年龄(17.52±3.91)岁,I期16例,II期30例,III期 13例,病程2个月-16个月,平均病程(5.27±1.36)个月。干预组中,男30例,女31例,年龄8-20岁,平均年龄(17.95±4.25)岁,I期18例,II期29例,III期 14例;病程1个月-18个月,平均病程(5.54±1.98)个月。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肿瘤分期及病程方面无显著差异,具有可比性(P>0.05)。
1.2 研究方法
1.2.1 对照组  对照组接受骨肉瘤根治术常规护理干预,内容包括:进行各项术前检查,完成血交叉实验,配备血,指导患者术前6h禁水,术前12h禁食。术后观察患者伤口是否有渗液,尿量尿色是否正常,引流液颜色、量及性质是否正常并做好记录,如出现异常情况则立即报告医生处理。指导患者术后卧床3-5d。给予患者常规镇痛护理及健康宣教、饮食指导等。
1.2.2 干预组  干预组患者在对照组常规护理的基础上,接受包括认知干预、肌肉放松训练、以及团体心理干预在内的综合护理干预。将患者按照7-9人进行分组。①认知干预:向患者发放本院自行编制的健康宣教手册,以小组为单位,从入院当天进行宣教。由责任护士每天宣教1次,每次30-60min。宣教的内容主要包括“骨肉瘤简介”、“勇于正视骨肉瘤”、 “骨肉瘤根治术简介”、 “骨肉瘤疼痛”、“骨肉瘤护理”等。②肌肉放松训练:由研责任护士向患者讲解渐进式肌肉放松训练的原理、训练目的以及训练方法、流程,让患者对该训练方案有所了解和掌握。当患者入院后则安排每日13:00-14:00以及18:00-19:00两个时段进行锻炼,在训练时为患者安排录音指导或是现场动作指导,每次锻炼时间30min左右。③团队心理干预:安排本院中具备国家二级资格的心理咨询师及责任护士对患者展开团体心理干预,分组进行,每周1次,每次30min。干预主题分别为“团体成员相互认识”、 “应对躯体症状”、 “彼此扶持”、 “生活方式”、 “饮食” 、“相互倾诉”,每天选择一个主题,安排在下午14:00-:16:00进行。综合护理干预至患者出院。
1.3观察指标
1.3.1  记录两组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
1.3.2  护理满意度  采用自制护理满意度调查问卷,了解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在出院时向患者发放调查问卷并收集分析。问卷满分100分,分为护理态度、护理技巧、护理人文关怀、护理质量四个方面的内容,得分越高表示患者满意度越高。
1.4统计学方法
        利用SPSS 18.0处理数据,用百分比或频数表示计数资料,进行卡方检验,用均值±方差的开方值表示计量资料,进行t检验。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 两组护理满意度比较分析
        干预组护理满意度为(89.52±12.47)分,对照组护理满意度为(71.29±11.41)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 两组术后并发症比较分析
        对照组切口感染6例,腹胀6例,低血钠症7例,并发症发生率31.14%,干预组腹胀2例,并发症发生率3.28%,二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2=7.245,P<0.05),见表2。


3讨论
        骨肉瘤根治术本身属于侵入性操作,手术耗时较长,同时由于清除术不能彻底清除肿瘤细胞,术后复发率较高[2-6],不利于后期治疗及康复。综合护理干预强调以患者为中心,根据患者的相关实际需求而制定个性化的护理方案,以期提高患者的舒适度[4]。本研究在常规护理干预基础上,利用认知干预、放松锻炼以及心理干预等措施对患者进行系统干预让患者能正视疾病所带来的影响,能正确认知疾病,对治疗中出现的一系列躯体症状,如疼痛、疲乏等有所心理准备,同时护理人员鼓励患者之间加强沟通和交流,便于患者实现情绪的宣泄,进而保持良好的心境,这有助于提高患者治疗依从性。患者会自觉遵医嘱加强自我管理,如保持科学饮食,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坚持锻炼等。同时护理人员及时记录各项并发症发生情况并采取对症治疗和护理,有效控制了并发症的发展,有助于患者康复。本研究结果显示,干预组护理满意度得分显著高于对照组,同时干预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这与何文倩[7]、沈爽[8]等人研究结论相一致,这表明综合护理干预可有效促进患者康复,降低并发症发生。提高患者护理满意度。
4结论
        综上所述,对骨肉瘤手术患者进行综合护理干预可有效减少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及提高护理满意度,促进康复。由于时间和精力有限,本研究所纳入的研究样本数量还不够多,因此在后续研究中需要进一步扩大样本数量,探讨综合护理干预措施的有效性。


【参考文献】
[1]李婷婷,杨威,杨月.青少年股骨远端骨肉瘤全膝关节置换术围术期护理体会[J].中国肿瘤临床与康复,2018,25(2):206-208.
[2]高媛,高露露.5E康复护理模式对膝关节周围骨肉瘤患者假体置换术后生活质量的影响[J].中国肿瘤临床与康复,2019,26(2):231-233.
[3]王凡凡,许燕玲,王琼.青少年骨肉瘤患者对自我形象紊乱的感知、评价与应对体验[J].中国护理管理,2018,18(5):602-605.
[4]陈浩.围术期综合护理在膝关节周围骨肉瘤人工假体置换术患者中的应用[J].齐鲁护理杂志,2017,23(18):6-8.
[5]陈洪华,罗玉红,刘佩珍,等.骨科青少年骨肉瘤患者新辅助化疗的护理[J].实用医学杂志,2010,26(13):2456-2458.
[6]王蒙,孙佳冰.系统护理干预对新辅助化疗治疗骨肉瘤患者毒副作用的影响[J].中国医药导报,2016,13(19):160-163.
[7]何文倩,蔡少慧,沈芳.康复护理对下肢骨肉瘤术后患者疗效和生活质量的影响分析[J].实用临床护理学电子杂志,2020,5(28):32,47.
[8]沈爽.小儿肱骨近端骨肉瘤的护理干预效果观察[J].中国伤残医学,2020,28(6):79-81.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