戴敬哲
首都医科大学密云教学医院 口腔科 101500
【摘要】目的:探讨上前牙阻生应用口腔正畸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以我院2013年1月至2018年12月治疗结束的上前牙阻生病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抽取采用外科导萌法治疗的病例50例,以正畸治疗手段为主的病例50例。将患者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研究组为口腔正畸治疗方法,对照组为外科导萌手术治疗方法,对比分析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结果:研究组患者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为96.00%明显高于对照组78.00%,(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研究组异常状况出现率为4.00%明显低于对照组32.00%,(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口腔正畸在上前牙阻生临床治疗中具有显著作用,与传统的外科导萌手术治疗方法相比可有效降低异常状况出现率,促进临床治疗效果,值得临床推广与应用。
【关键词】上前牙阻生;口腔正畸;治疗效果
牙阻生是指牙在颌骨内由于位置不当,不能萌出到正常咬合位置症状,临床中最常见的阻生牙是下颌第三磨牙,其次是上颌第三磨牙和上颌尖牙[1]。据临床资料显示,阻生牙与覆盖在它上面的牙龈之间,容易藏污纳垢,导致孳生细菌,从而引起口臭、龋坏等现象,并且当人体抵抗力下降时,常常引发炎症。而前牙阻生直接导致咬合关系异常,影响美观及咬合功能。本次研究随机抽取2013年1月至2018年12月治疗结束的的100例上前牙阻生患者为研究对象,探讨口腔正畸对上前牙阻生治疗效果,具体结果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13年1月至2018年12月治疗结束的上前牙阻生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治疗方法将患者分为外科导萌法和正畸治疗法两组,从两组中各随机抽取50例,进行研究比较;研究组为口腔正畸治疗方法,对照组为外科导萌手术治疗方法。研究组:上中切牙阻生12例,侧切牙阻生20例,上尖牙阻生18例,平均年龄(11.38±2.27)岁;间隙不足34例,多生牙11例,异位牙9例。对照组:中切牙阻生25例,侧切牙阻生15例,尖牙阻生10例,平均年龄(10.78±2.12)岁;萌出异常25例,间隙不足18例,多生牙20例,异位牙3例。、对比上述两组患者一般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方法
对照组患者采用外科导萌手术治疗方法,具体操作如下:在麻醉后,对患者埋伏前牙上的黏膜以及组织进行最大程度的清除,拔除阻碍埋伏前牙生长的多生牙以及牙瘤,使得埋伏牙牙冠充分暴露,并缝合切口。手术过程中需要尽可能的给予病人止血,保持术野清晰,避免损伤邻牙。定期观察萌出情况。
研究组患者采用的口腔正畸治疗方法,具体操作如下:①对患者口腔实施牙齿全景拍摄,以及头颅侧位片拍摄,根据患者实际情况制定正畸方案;②对阻生前牙实施开窗处理、粘接合适的托槽等牵引装置,用正畸的方法开辟萌出间隙,并对埋伏牙实施牵引助萌;③根据埋伏牙的牙根发育情况及牙周支持组织的量确定正畸力大小[2]。
1.3观察指标
临床疗效:参考临床上前牙阻生治疗评判标准,对患者临床疗效进行评价[3]。疗效优良:治疗后,牙齿萌出到位,排列正常,无咬合异常,可以正常饮食;疗效尚可:治疗后,埋伏牙萌出到位,但存在轻度拥挤或散在间隙或轻度扭转;疗效较差:治疗后,牙齿萌出,但排列紊乱患者出现牙龈炎症,并且对其日常生活与饮食造成影响。
异常状况发生情况:分别记录两组患者牙列紊乱、牙龈炎症等症状发生次数。
1.4统计学分析
使用SPSS20.0软件做统计学结果分析,计数资料采用卡方检验法,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法,P<0.05表示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分析对比
研究组患者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为96.00%明显高于对照组78.00%,(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具体数据见表1。
3讨论
埋伏牙作为一种牙齿发育障碍,在临床上较为常见,但是属于相对严重的一种发育障碍,
其可能导致牙列紊乱,局部感染或牙源性囊肿等等。导致埋伏恒牙形成的主要原因为乳牙龋、乳牙滞留或早失、外伤导致恒牙萌出异常或是恒牙生长间隙不足。为防止埋伏牙及其带来的不良后果,相关部门应做好口腔卫生宣教,家长应对孩子的恒牙萌出时间进行密切关注,一旦发现异常及时就医治疗[2~3]。
传统的手术治疗埋伏牙以清除埋伏牙上软硬组织阻力为原则,通过切龈,去骨及拔除多生牙,为埋伏牙的萌出提供一定的空间,达到临床治疗效果。口腔正畸治疗是根据患者整个牙列实际情况,通过外科手段先暴露埋伏牙,再用正畸的方法纠正埋伏牙的萌出方向,并为埋伏牙的萌出开辟间隙。此次研究结果显示,研究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与异常状况出现率分别为96.00%和4.00%均明显优于对照组的78.00%和32.00%,(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研究表明对于相对复杂的埋伏牙采用外科结合正畸手段可以明显提高治疗效率,达到更好的治疗效果。而单纯的外科导萌法仅适合于萌出方向正确,萌出间隙足够的单纯的软硬组织阻力造成的埋伏牙的治疗。
综上所述,口腔正畸在上前牙阻生临床治疗中具有显著作用,与传统的外科导萌手术治疗方法相比可有效降低异常状况出现率,促进临床治疗效果,值得临床推广与应用。
【参考文献】
[1]王伟,刘兰.手术导萌联合口腔正畸治疗上颌埋伏阻生牙的疗效分析[J].中国临床医生杂志,2019,4(7):188-189.
[2]贝珉,李煌,马巧玲,等.磨牙牵引器在双侧下第二磨牙阻生矫正中的应用[J].口腔医学研究,2019,5(8):176-177.
[3]朱一博,邱立新,陈硌,等.上前牙区牙片屏障即刻种植术临床效果的初步研究[J].中华口腔医学杂志,2018,53(10):665-668.
[4]张冰洁.口腔正畸治疗上前牙阻生的临床效果研究[J].全科口腔医学电子杂志,2018,5(26):134-135.
[5]杨兰辉,刘莹.口腔正畸治疗上前牙阻生的疗效观察[J].中国实用医药,2019,10(24):;154-1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