妇产科护理常见风险的预防和处理策略

发表时间:2020/12/17   来源:《医师在线》2020年27期   作者:郭林林
[导读] 目的?文章主要针对妇产科护理常见风险的预防和处理策略进行分析研究
        郭林林
        浙江省湖州市南浔区人民医院    浙江南浔    313009
        摘要:目的?文章主要针对妇产科护理常见风险的预防和处理策略进行分析研究。方法?取2018年10月~2019年10月我院妇产科收治256例,前半年128例患者未实施风险预防护理,后半年128例患者实施风险预防护理,比较实施风险预防护理前后患者风险事故发生率、投诉率、满意率。结果?实施风险预防护理后患者风险事故发生率、投诉率明显降低,且患者满意率提升显著,数据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风险预防护理在妇产科护理中有着重要意义,对降低护理风险、投诉事件发生有着重要意义,不仅保障了患者住院安全,更为医院长远发展打下了良好基础。
        关键词:妇产科;风险预防;风险事故
        引言
        近年来,随着人们自我保护意识的提高,患者越发重视就医过程中的隐私保护措施。妇产科的检查、诊断、治疗以及护理操作过程中,很多情况下需要查看患者的隐私部位,容易侵犯到患者的隐私。护理人员在尊重患者隐私方面存在疏忽,易增加患者治疗时的心理负担,影响治疗依从性,因此加强对妇产科患者护理操作中的隐私保护十分重要。本文对妇产科护理操作中危及患者隐私的因素进行分析,并探讨相应的保护措施,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取2018年10月~2019年10月我院妇产科收治256例,年龄在23岁~37岁间,均值(30.0±3.6)岁;早产患者31例、妊高症患者41例、胎位不正患者63例、妊娠合并贫血患者92例、其它病症患者29例。
        1.2方法
        1.2.1妇产科护理中的不安全隐患
        通过本文分析,首先,我们认为现阶段的问题包括以下几点:(1)护理安全意识不强。通常情况下,妇产科患者需要的护理服务内容繁多,服务的时间相对也比较常,护理人员需要在长时间的护理过程中表现出自己的责任心与专注力。但是实际当中护理人员个人的时间与精力有限,难免会因为工作忙碌而遗漏部分环节,比如忽视无法自由移动的产科患者,导致不安全隐患发生。(2)护理人员技术水平欠缺。不得不承认,妇产科护理人员的专业素质是存在区别的,有些护理人员的操作水平不高,容易忽视卫生的控制情况,进而引发一些意外事故。(3)护理管理制度存在漏洞或者不合理的地方,亟待改善。临床护理当中有明确而详细的操作规范,这样护理人员就可以严格按照相关要求执行,提升护理质量,但目前部分医院的护理管理制度有待完善,制度的具体整改方案需要以医院的实际情况为准。
        1.2.2对策
        1)建立健全专科安全管理制度对妇产科经常发生的突发性安全事件,相关管理人员必须进行原因分析和总结经验,完善安全管理制度,以确保在风险事故发生时,工作人员能够及时根据相关制度进行应急工作。一方面,要加强对专业性仪器的管理。明确规定仪器的存放地点,并由专业人员看管和维护,做到随时保证仪器准备充足和完善,确保在进行风险问题处理时,仪器能够正常运转,避免不必要的医疗纠纷发生。另一方面,要建立专门的医院消毒团队。严格按照规范化管理标准进行医院无菌室和仪器消毒,尤其要做好病房的消毒清理工作,保证病房干净整洁,避免患者感染病菌。2)完善质控体系落实质控小组的成立和健全,护士长担任小组组长,协同责任护士共同组成质量监控小组,明确小组成员的工作职责,确保成员对患者的健康管理、病房卫生管理等各种优质服务。

同时,规定质控体系的工作内容,对质控成员进行完善的培训管理,组员依照质控的具体内容有序地进行工作,在控制管理中一旦发现问题,必须认真处理,并及时改进,不断提升护理质量,从而提高护理人员的责任意识和护理质量意识。3)提高护理人员对患者隐私的保护意识:组织妇产科护理人员对相关法律法规进行学习,提高患者的法律意识,尊重患者的隐私,在日常工作中自觉保护患者的隐私;在询问患者病史或隐私问题时注意避免第三人在场,在进行护理操作时拉好床帘;对于检出性传播疾病的患者,一对一谈话,告知患者相应的注意事项。4)加强护患沟通:护理人员在患者入院当天将隐私保护的重要性告知患者,提高其自我保护隐私的意识;针对在就诊、护理操作时存在害羞、焦虑情绪的患者,加强健康宣教,减轻患者羞耻感;另外在进行临床教学时,在取得患者及其家属同意后方可进行;对于要求女医生进行检查的患者,在未对正常工作产生影响的情况下,尽量安排女医生进行检查。在进行护理操作前,先与患者及其家属进行沟通,告知此项操作的目的和作用,获得同意后方可进行。5)完善院内隐私保护规章制度:医院建立健全患者隐私保护规章制度,与相关医护人员签订隐私保密协议,并实施严格的奖惩制度,对妇产科护理人员的言行进行规范,不得与他人讨论患者的病情及隐私。6)加强病历资料的管理:护理人员对患者的病历资料以及检验结果、住院患者报告单等妥善保管,电子病历设置权限,避免无关人员随意翻阅病历资料。
        2结果
        实施风险预防护理后患者风险事故发生率、投诉率明显降低,且患者满意率提升显著,数据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3讨论
        妇产科的患者多为产妇,由于他们对分娩过程存在不同的心理问题,因此难度会相对较高。为了保障临床护理工作的有序进行,首先,我们要归纳现阶段存在的风险性事件的产生原因,如患者自身因素、护理人员因素等。即对患者而言,其缺乏对疾病的认知,且身体承受力不同,病情严重程度不同,这就会导致治疗的风险性不同,患者存在不同的心理焦虑,多具有治疗压力。站在护理的角度,护理环境、护理人员的专业水平和服务意识等都会影响患者对医院、对护理的看法,因此必须优化护理环境,增强护理人员的专业水平与服务意识。妇产科患者的护理难度相对较高,为了保障临床护理的有序进行。首先,我们要归纳现阶段存在的问题,考虑的角度即患者自身和护理人员。就患者来说,由于其对疾病的认知存在缺失,患者常会存在一定的焦虑、恐惧心理。再加上每位患者的身体承受力、病情严重程度均存在区别,治疗的风险也略有不同。高素质的护理人员是妇产科护理的基础,从护理工作的角度来看,首先要强调安全护理,应用现代护理理念,落实科室护理人员管理制度,加强风险测评体系的建立。其次,了解患者的诉求,这也是掌握工作方向的手段之一,具有与患者、家属主动交流的意识和能力,并能够解决患者提出的疑问。与此同时,安全管理是核心。即妇产科是存在突发性事件的,由此,我们必须做好安全防范准备,针对不同的意外事件具有紧急处理能力,及时告知护士长、主治医师,开展诊断治疗。本次在了解妇产科护理不安全隐患的基础上进行了优质护理,最终患者的不良事件发生率与护理满意度均优于对照组,护理效果非常显著。综上所述,采用优质护理措施能够针对现阶段的问题进行归纳整理,并提出对应的改革方案,减少护理差错,降低护理纠纷率,从而提升了治疗满意度,具有临床推广价值。
        参考文献
        [1]张利燕,余玲华,邹婷.浅谈妇产科护理操作中危及患者隐私的因素及保护措施[J].医院管理论坛,2018,35(11):22-24.
        [2]史亚萍.妇产科护理操作中的患者隐私保护管理[J].中医药管理杂志,2018,26(3):202-203.
        [3]赵莹.妇产科护理过程中患者隐私保护措施探析[J].中国卫生产业,2017,14(10):119-120.
        [4]高孝.妇产科护理操作中的患者隐私保护[J/CD].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2016,3(37):7405.
        [5]陆雅萍.妇产科住院患者隐私保护需求调查与保护措施[J].中医药管理杂志,2016,24(9):11-12.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