贾一博
内蒙古乌海市电力设施保护工作办公室 内蒙古乌海 016000
摘要:输电线路防外破管理作为内蒙古电网“大检修”体系建设的一项具体要求,是强化输电线路运维职责、保障电网安全稳定运行的重要措施。随着内蒙古各盟市城市建设的不断推进,工程建设项目数量大幅增加,线路外部环境越来越恶劣,导致防外破工作管控难度大、任务艰巨,压力空前。面对日益复杂的形势以及自身身份的转变,通过开展建立组织机构、明确工作职责、梳理工作内容、优化工作流程等一系列工作,从内外结合、疏堵结合、严细结合等方面下功夫,可以使电力设施防外破工作可控、能控、在控。
关键词:输电线路;防外破;管理模式
1输电线路外破困难分析
1.1近年来,为适应新时期经济发展的需要,各地能源网络建设取得了快速进展。但在加快网络建设的同时,维护单位必须在完成行政管理后,对运行进行管理。扩大经营范围。此外,这些线路的正常结构必须与现有线路相交,因此很难管理。
1.2权力执法机构的作用没有发挥充分的作用,负责电力设施保护的这些机构,虽有保护电力设施的法律、法规,但在各级政府和有关行政机关、各级政府中没有实际的行政权力;由于意识形态、人力和财政方面的影响,这些建议无法执行。能源企业在应对外部缺口时很脆弱,只能通过宣传、解释、劝阻、监测、安置和应急等方式来解决。针对外部缺口,对违反建设单位规定缺乏有效威慑,这就造成了一些外部风险,这在很长一段时间内无法完全消除,最终则会导致外部封闭。
1.3电力企业的内外部控制有待进一步完善。供电企业的安全管理主要集中在人身安全、电网安全和设备安全三个方面,最重要的是保护人民的人身安全。目前,输电线路服务部门存在人员老化、人员不足、巡线过多等问题。随着网络规模的扩大,这些问题尤为严重。直接影响使绕行线的质量得不到保证,以及一些责任人对风险识别不准,很多外部风险因素没有事先确定、提前管理,则会产生许多安全隐患。
1.4观念落后。与政府职能部门没有沟通,隐患管理不在源头覆盖范围内,通过追查几个新的隐患就可以发现。造成这些情况的主要原因是监管和授权过程的专业知识不足,在建基础设施项目侵入的输电线路空间无法及时发现,基础设施部门没有对项目进行全面规划;直到基础设施建设阶段,大量的机器才进入施工现场才意识到问题的存在。此外,外部有很多种隐患。传统的防御和技术保护措施,如“安全威胁”和设置警告标志,无法得到很好的防御和管理。
1.5不定因素。由于社会的快速发展,全国各地都在进行基础设施建设,很多地方政府都在积极投资,包括工矿企业的快速发展,同时这也存在着许多未知的隐患,如在建设中正在施工的机器、车辆,垂钓等其他人员以及突发的状况,这将在不同程度上增加外部损害的风险。
2输线电路防外破管理模式
2.1防外破措施
2.1.1抓责任落实,建立防控机制
电力设施外部故障预防工作和绩效考核工作紧密相关。把绩效考核列入各部门、各单位绩效考核目标,增强责任实施。标准周报、月报,彻底审核电力设施,增强动力。依照“三包一定”包装线、包装安全性、包装成本、奖惩、“四包一险”特定人员、铁塔、职责、奖惩以及安全性要求,一级一级签定《电力设施保护目标责任书》。第一,建立一个专业的巡逻岗位责任制,充分发挥盟市各级单位与地域的优势,建立线路保障责任制;市电力保险办公室印发《有关修正电力设施事故与电力故障的通知》与《批准表》,惩办损害电力设施安全性的行为。第二,与客户签订供给与使用合同,客户递交装货时履行公司外部的专业签署制度,并且呼吁客户实行4个告诫,通知系统安全监督部门与市电力公司的安全质量监察部门,修改危害电力设施的操作流程,提升工作效率。第三,实施“交谈明确”与“每月微笑”制度。线路检验单位的责任改由市公司担负,每月举行“讲得明确”“评估”报告,督促整改隐患。
2.1.2抓宣传引导,营造群护氛围
采取3种方法,抓住4个宣传机会,使用5个渠道,广泛实施电力设备的预防和保护,以形成群体氛围。
将会场宣传、图像展示、交流问答、电子邮件宣传、礼品和手机宣传相结合,以深入持久的方式进行反破坏性的知识宣传。例如,利用植树节、春季电力设施保护周、“5.17”和电气安全性宣传日、安全生产月、法律宣传日等,使公众参与电力设备保护,为电力供应营造良好的氛围。宣传过程中还可以合理使用5种渠道,如广播电视、报纸、微博、微信公众号等网络媒体等宣传外破。
2.1.3抓排查整改,快速治理隐患
合理把握3个调查的使用.夏季和冬季城市和每个县护线的相关队伍,主要展开防外破、治隐患排查,调查大规模建设机械、农业用小型起重机,搜索隐藏的危险,并促进公众意识,促进沟通交流,迅速控制管理的整改过程,快速治理隐藏的危险。
2.1.4抓创新科技,助力电保工作
加强监视和预防,引入视频监视装置,设置防护杆塔、交通动脉和保护地区十字路口附近密集地区的监视装置,建立“网络+电源设备”的保护工作体系。电力设备的保护和重要的监视负责人需要建设微信群方便交流,并覆盖城市的保护线网络,传递电力设备的保护知识,并迅速发布隐藏的危险和早期警戒信息。为了保护电力设备有效链接机构确立,防止外部破坏的能力提高,通过无人机进行巡查,对看不见的地点和重要交叉进行详细调查,减少隐藏危险的效率。
2.1.5确保措施正常实施的制度保障
专业的电力设施保护工作组是执行工作的基础。电力设备的外部工作与现有的安全监控工作相结合,为防止外部安全隐患,需要自上而下建立广域基础设施。企业的安全部门、营业部门、运输部门以及其他检查部门等,确立外部安全网络保护。此外,各部门的行政职责由本部门电力设施防治与保障的第一责任人负责,从而为各工作的顺利开展架设精确的沟通与执行平台,透过地方电力供给机构的时效性检查线路的通道,找到隐患。
2.2加强防外力破坏的技术方法
2.2.1采用视频化监测装置,及时制止外破隐患
有些地区易发生外破,可以通过安装一些在线检查装置,并且安排专业人员在装置前进行观测,以便可以第一时间发现外破而委派相关技术人员进行处理,不但节省了大量人力,还可以在第一时间排除隐患。
2.2.2安装故障寻址装置,快速查找故障点
如果出现跳闸状况,可立即组织人员进行故障巡逻,找到故障点并对其进行处理,以恢复动力传输。这时可以合理使用故障寻址装置,在线路发生故障后缩小巡逻范围和缩短巡逻时间,非常适合外部的跳闸,从而以最快的速度解决故障。
2.3加强防外力破坏的辅助方法
2.3.1建立特种车辆台账,定期进行监督
及时了解和调查输电线路下施工的队伍并建立台账,定期对队伍中的工作人员发送相关的安全提示信息,使其在作业过程中与输电线路保持一定的距离,有效保证工作人员和施工设备的安全。
2.3.2发展群众护线员,建立护线奖励机制
通过以往的经验可以看出,在人民群众中建立护线员队伍并且实行一定的奖励措施,可以有效处理和预防比较复杂电路的外破。强风暴雨后,由于天气和路线原因,队员们往往很难到达易发生事故的区域。此时,群众护线员可能能第一时间发现坏掉的部分,可以通过电话进行联络,政府需对发现异物的人员给予特定奖励。
结束语
保护电线不受外部故障的影响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由于其点多、面广、线长等与社会有关的特点,在不同行业中,单靠电力企业是远远不够的。他们需要依靠全社会的保护,在政府的统一领导下,为保证输电线路的安全稳定运行,我们要共同努力,全面控制输电线路。
参考文献
[1]唐诗,马骞.输电线路防外力破坏技术探讨[J].通讯世界,2014,(2):59-60.
[2]刘向荣.输电线路防外力破坏方法的探讨[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13,(22):93-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