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颖霏
兴义市隆腾电力管理有限公司562400
摘要:智能变电站相较于常规变电站来说,它有着许多优点。因为智能变电站是在常规变电站的基础上进行升级改造,更新出来的。智能变电站能够实现变电站之间更好的交流,对于常规变电站来说,智能变电站对于信息的传输的稳定性,信息的传输数量都有更好的效果。研究者在研究智能变电站的同时,加入了现代科技智能化技术,能够使我们利用智能变电站做到电网间的信息共享。更有利于电力企业进行日常工作和数据的统计,做到信息化建设。智能变电站对于常规变电站来说,智能变电站的优点是多于常规变电站的,并且智能变电站是在以常规变电站为基础上而研究得来的。所以随着中国科学技术的发展,智能变电站,一定会取代常规变电站。虽然,这个全面取代的现实还没有到来,但是我们也不应该停下对智能变电站和常规变电站的研究。分析考虑他们之间运行维护的差异,从而为将来更好运用智能变电站建立基础。
关键词:智能变电站,常规变电站,运行维护差异
中图分类号:TM76
文献标识码:A
引言
智能变电站与传统的常规变电站相比有诸多优点,通过“智能化”,变电站之间可以更好的“交流”,即实现信息的传输。智能变电站利用现代科技智能化的产物,达到了电网内各个变电站之间实现资源共享,信息化的接受数据以及他们之间更好的信息传达这样一种状态。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智能变电站终会取代传统的变电站,成为我国的电网主力军,为了尽早实现这一目标,使得智能变电站有更好的应用,我们必须将它与传统的常规变电站进行比较分析。
1、常规变电站和智能变电站的结构分析
1.1常规变电站
站控层和间隔层在常规变电站网络系统监控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其主要负责整个系统的监管工作。就当前的情况来看,在常规变电站的实际运行中,对变电站的监管不会按照统一的模式进行,但是变电站的信息获得途径比较广,相对来说各个接口的兼容性比较差。所以,与变电站相匹配的各种自动化软件都有很强的针对性,在变电站的保护和监控方面都能发挥其应有的作用。此外,常规变电站中的站控层主控都为一次设备,并附带数据、操作站等;和站控层不同,大部分的间隔层都为二次性设备,主要包含IBD和监控设备等,其中二次电缆是连接一次设备和二次设备的主要桥梁。由于设备数量多,维护人员很难掌控,容易导致二次电缆的重复连接。就实际情况来看,常规变电站内部的设备具有相对的独立性,其作用比较单一,难以实现信息的共享。
1.2智能变电站
智能变电站是指采用先进的设备实现变电站内部信息的传达,并通过运用先进的智能控制技术,实现变电站平稳运行的目的。近些年来,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智能变电设备也获得了一定程度的发展。信息化、自动化是智能变电站的基本条件,其信息共享方面具有很大的优势,实现了从信息获取到计量的完全自动化。在智能变电站的实际运行过程中,还可以根据电网连接的实际需求,进行合理调控,以满足电网连接的实际需要。此外,智能变电站在划分上,除了与具备常规变电站的设备之外,还涉及到了过程层,主要包含一次设备、智能化的断路器、变压器等。
2、智能变电站的差异化运行维护
2.1保护功能装置的变化
在智能变电站中体现出智能化与网络化的特点,使得整体的网络体系更加完善与统一。用光缆进行设备之间的连接,从而使得运行维护的设备发生相应的变化。
其中对压板的投退方面进行了调整,常规的“硬压板”变成“软压板”,由操作人员在后台用计算机进行相应的操作。
2.2常规变电站自动化系统运行与维护
在常规变电站中,保护装置和测控装置是自动化系统的主要构成部分。其中保护装置的功能为,若变电站中有故障出现,那么保护装置就会短时间内清除故障或者将其隔离。而保护装置在做一切的前提必然是能够及时的得到设备的故障详情,并且此故障详情是无误的。而信息的反馈及传递的完成依靠的就是测控装置。在测控装置完成这项工作的主要依据是系统中的电流信号,当其信号出现异常的时候,就将其异常情况反馈给保护装置,及时将问题解决。也正是由于这两个装置的有效结合,才使得常规变电站能够稳定的将自身的运维工作完成。
2.3常规变电站运行维护工作的不足
(1)由于常规变电站的各个模块在进行工作的时候,工作范围及要求都有着规定,而这些规定对变电站的整体运行有着一定的影响,因此常规变电站并不是特别容易在各自的区域内完成非常细致准确的运行维护工作。比如说,当系统故障需要保护装置进行处理的时候,必然先由测控装置向保护装置传递电力信号,然而由于自动化系统内部的因素,和保护装置性能方面的原因导致变电站的自动化系统发生故障的话,很难很准确的对故障进行及时的处理。(2)常规变电站的二次载荷的相关问题相对只能变电站来说比较严重,这主要是因为在常规的变电站系统中,连接在二次电缆上的设备相对较多,同时这些设备也有着非常重的负载,这样的话就非常容易导致常规变电站系统出现二次额定负载的问题。常规变电站的二次设备和其自身的保护装置往往有着非常复杂的配合,这就导致效率相对比较低下。
2.4基于常规变电站,智能变电站所做出的改进
我们知道智能变电站是基于常规变电站为基础进行更新研究所得。所以,研究人员在制造智能变电站的时候,已经对常规变电器做出了深入的研究。相关研究人员也就明白了常规变电站所存在的优点和缺点。明白哪些缺点导致他不能再适用现在的生活。①减少二级电缆的使用。研究人员发现,正是由于二级电缆的存在,导致常规变电站的相关负荷非常严重。已经导致常规变电站已经不再适用于限制现在较发达的地区。所以研究人员在制造智能变电站的同时,大大减少对二级电的使用。所以研究人员在制造智能变电站的时候。选择采用光缆来代替二级电缆。一方面是因为光缆的传递信息的能力要远远大于二级电缆。另一方面,光缆也不会受到磁场的影响,而二级电缆往往会受到磁场影响,导致它的使用效率非常大的下降。同时也不利于信息的传递。②跳闸保护。常规变电站的问题不单单只在于二题电缆的使用和不能做到信息共享,另一方面还因为其经常发生跳闸现象,导致信息不能正常传递。也不利于当地居民的正常生活。同时常规变电站因为缺少了对跳闸的挑战保护,导致这座常规变电站经常跳闸或者是发生火灾事故。而智能变电站做到跳闸保护。还选择了软压板的方式,进行更好的保护。③减少人工操作。智能变电站的先进的技术大大减少了人类施工。使得变电站不再需要人类来进行诸多操作。同时也能提高变电站的效率。使得变电站更加人性化。
结束语
现如今,全球能源、环境问题日渐凸显。经济的发展要改变其传统的方式,依靠科技、信息的进步推动智能电网的不断发展,是未来可持续发展的主要方向,并且已经成为全球电力企业发展的共同选择。在常规变电站和智能变电站的运行过程中,还存在着很大的区别,因此在日后的维护工作中,要对电力系统的管理模式进行深入的分析,以保证变电站的平稳运行。
参考文献
[1]李俊强,温瑨晖,刘国英.智能变电站与常规变电站运行维护的几点关键区别分析[J].工程技术:全文版,2014.
[2]李瑞生,周逢权,等.智能变电站功能架构及设计原则[J].电力系统保护与控制,2013.
[3]庄文柳.智能变电站技术在实际工程中的设计和应用[C].2010输变电年会论文集,2012.
[4]朱冀,王宏娟.浅析智能变电站的运行及维护[J].价值工程,2014(32).
[5]喻军.智能变电站[J].大众用电,2016(05).
[6]赵文波.浅析智能变电站与常规变电站运行维护的差异[J].低碳世界,2016(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