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儒将 张雷
国网安徽省电力有限公司蒙城县供电公司 安徽省 亳州市 蒙城县 233500
摘要:随着我国经济水平的蓬勃发展,我国的电力配电系统也随之得到了较为显著的发展。近几年,人们的用电量大量增加,对电力行业是一个挑战也是一个机遇。不断升高的用电负荷为配电系统的正常运转带来压力,严重影响了供电的质量。为了提高供电的质量,实行配电系统自动化。但是在现在配电系统自动化的过程中也存在一定的问题。因此本文讲解电力配电系统自动化中存在的问题以及解决的方法。
关键词:电力配电系统;自动化;问题;对策
引言
国家的快速发展,使人们日常生活的电力需求量越来越大。经济不断提高使对用电量的需要也越来越大,需要电力行业加大对电量的输出,来满足人们的用电需求。但是输出大量的电力,破坏了配电系统的正常运行,使输出电力的质量大幅度下降。为了有效的改善现状,提升电力的输出质量,配电系统的自动化应运而生。虽然合理的将自动化运用到了配电系统,使电力的质量和工作效率得到了提升,但是也随之出现了许多问题,因此,加强电力配电系统自动化有着深远的意义。
1电力配电系统自动化的应用原则
①安全性。安全性是人们生产生活的首要前提。随着现代技术的不断发展,电力在人们的生活中占据着重要地位,确保配电自动化的安全性便成为了电力供应的重要前提。安全的电力供应可以为人们提供稳定的用电,保障人们的生活。目前,企业对电力安全运行的要求越来越高,稳定、安全的供电可以为企业节约资源,避免发生重大经济损失。②可靠性。可靠性是用电的第二道保障。配电自动化系统必须安全可靠,从而保证人们日常生活的稳定用电。可靠性体现在不受外在因素影响,如高温天气,应尽量防范高温变形致使电路出现故障。因此,要合理布局,科学规划,尽量避免事故发生,应提前制定风险预警方案。③适用性。配电自动化管理系统在企业中的使用次数正在逐渐增加。但企业在选择电力技术设备时,要考虑其与企业的运行是否相得益彰,不能一味追求高端设备,必须要因地制宜,并对企业怀着高度的责任心,科学且合理地选择适用的设备。
2电力配电系统自动化存在的问题
2.1配电系统自动化结构不规范
结构不规范是配电系统自动化过程中最常见的一类问题。在设计配电系统自动化结构时,经常会出现结构失衡的现象。例如:某配电系统自动化结构中缺乏统筹兼顾的理念,配电系统的主站指令无法与控制端动作相匹配,进而在配电系统自动化中诱发结构问题。该配电系统自动化中通信模块结构不规范的现象最为严重,配电系统自动化运行中经常会遇到通信容量不足的情况,这主要是因为配电系统自动化通信通道的容量没有达到使用需求,导致通信系统在配电系统自动化中无法充分发挥作用,不能完成配电系统自动化的通信工作。
2.2相关设备质量问题
电气设备是电力供配电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只有电气设备正常稳定运行,才能保障系统正常稳定运行。近些年电力系统供配电系统自动化控制应用中的故障表明,大部分事故是由系统中的设备引起的。大多数系统建设过程中都没有建立完善的设备检验管理制度,也未将质量监督落实到位。因此,供电企业必须加强对电气设备质量的监督管理工作,严格审核合作商和商品的资质,做好设备出厂和到厂的检查验收工作,保证相关设备质量,避免因监管不到位引发系统故障。
2.3技术水平不到位
在配电系统运用自动化的管理进行工作时,要适当的运用一些科学技术,使电力工作可以高效科学的完成工作任务。电力公司也要对配电系统进行大量的投资,才能使配电系统更加的完善,进而更好的完成工作需要。现在我国的配电系统就是缺乏资金投入,使配电系统不能全面的发展,同时也缺少相关的技术人员对设备进行检查与更新,严重的影响电力工作的进步。
3加强电力配电系统自动化的对策
3.1规范配电系统自动化结构
以配电系统自动化中的通信结构为例,探讨如何规范通信自动化结构在配电系统中的运行。通信模块连接了配电自动化系统的主站和子站,完成主站到子站以及到控制终端的信息流通,配电系统自动化过程中需要构建出规范的通信结构,由此才能保障配电系统的通信稳定性。配电系统自动化朝着复杂化的方向发展,其对通信结构的规范性提出了较高要求。通信结构建设时要考虑配电系统自动化各个终端的信息量,每个终端负责的通信信息量完全不同,此时就要求通信系统能承载不同类型的信息量。通信系统自动化中的设备容易受到电磁、雷电波等因素的干扰,因此,要落实抗干扰设计,选择抗干扰性能强的通信光纤,保证通信系统在不同环境中的可靠性。通信系统自动化建设中可以根据配电系统自动化的实际情况选择多种通信相结合的方式,提升配电系统自动化的通信能力。
3.2电力供配电系统自动化控制的安全设备
产品质量证明是保证设备质量的第一步。设置专门的设备质量监管人员和制度,对相关人员进行培训,使相关人员具有相应的监管和检验技能,以便有效检验设备。制定合理的设备点检制度和保存管理制度,提升防范意识。监督制度的落实情况,要求相关人员按照制度进行设备的调用和配备,并定期点检管理设备,一旦发现故障立即做出反应,防止故障影响面扩大。点检过程中要落实维护保养制度,定时对设备部件进行加油润滑和去污等保养,延长设备的使用寿命。
3.3提高技术水平
技术水平不高是制约配电系统发展的关键因素。第一,应提高配电技术,积极推进带电实践,提高电力工作效率,降低检修次数。第二,还要加强各检修部门之间的联系,应多进行联合检修,互相监督,互相改进,在实践中使技术得到提升。第三,建立专业的技术团队,以完成指导工作,并对技术的研究发展和产生的问题提出解决方案。第四,要针对地区原因导致的电力供应问题提出解决方案,以提高人们的生活质量,保障他们稳定和谐的生活环境。第五,配电自动化的设备需要及时更新,对一些可改进或删减的部分要及时修改。设备是维持电力正常运转的基础,可以为电力发展提供技术性的保证。
3.4构建先进配电自动化工作团队
配电系统自动化对人才有着很高的要求。人才能推动配电系统自动化实现快速发展。现代供电企业急需围绕配电系统自动化构建工作团队,要求工作团队中的人才可以深入配电系统自动化建设中。某供电企业根据配电系统自动化需求对人才建设提出以下几点建议:①供电企业组织人才培训,按照配电系统自动化情况制订培训计划,并有针对性地完成人才培训计划,促使人员能达到专业性水平;②供电企业要引进国外先进的技术,为配电系统自动化的工作人员提供可学习的技术,让人才能把学到的技术应用到配网自动化上;③供电企业可以到高校去招聘对口专业的人才,使其把在学校学习的先进知识应用到实际操作中,优化配电系统自动化运行。
结语
总而言之,通过对配电系统自动化的优化,可以提高电力企业的工作效率,有效整合、利用电力资源。减少配电系统在业务管理方面的差异性,对系统运行规程达到要求的标准和配电系统的信息化建设都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在企业制定科学的配电系统管理模式下,配电系统自动化将会有效推动电力事业的发展。参考文献
[1]杨玺,刘霁.配电自动化系统中配电管理的问题及解决策略[J].中国高新技术企业,2017(11):267-268.
[2]刘皓明,朱芳芳,钱程晨,等.收网算法及其在低压配电网潮流优化中的应用[J].电力自动化设备,2014,34(4):43-48.
[3]林永峰,陈亮,张国强,等.配电自动化终端信息安全风险测评方法研究[J].自动化与仪表,2015,30(12):11-14+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