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婧雯
合肥市第一人民医院 安徽 合肥 230000
[摘要]目的 探讨针对性护理对股骨干骨折内固定术后膝关节屈曲活动和疼痛的影响。方法 选择2017年6月至2019年8月于我院就诊的股骨干骨折患者56例进行研究,根据患者病情择期对患者行股骨干骨折内固定术,术后对参照组实施常规护理干预,对研究组实施针对性护理干预,对比两组患者的膝关节功能评分、膝关节峰力矩及角度、疼痛程度评分和护理满意度。结果 护理前两组患者KSS评分均无明显差异,护理干预后,两组患者的膝评分和功能评分均有所提高,研究组评分提高程度显著优于参照组;研究组伸、屈肌群的峰力矩和峰力矩角度均显著大于参照组;研究组VAS评分改善程度较参照组高,患者疼痛明显减轻;研究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96.43%)显著高于参照组(75.00%)(P均<0.05)。结论 在股骨干骨折内固定术后应用针对性护理干预可有效提高患者膝关节屈曲活动能力和范围,对改善患者的疼痛程度和加快康复速度均有较为明显的临床效果,值得推广应用。
[关键词] 股骨干骨折内固定术;膝关节屈曲活动;针对性护理
[Abstract] Objective To explore the effect of targeted nursing on knee flexion and pain after femoral shaft fracture internal fixation. Method selection in June 2017 to August 2019 in our hospital of 56 patients with femoral fracture is studied, according to the patients undergoing elective for patients with femoral fracture fixation, postoperative routine nursing intervention for control group, the team implement targeted nursing intervention, compared two groups of patients with knee joint function score, peak torque and Angle of knee joint, the degree of pain scores and nursing satisfaction. Results There was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 in KSS score between the two groups before nursing. After nursing intervention, knee score and functional score of the two groups were improved, and the improvement degree of the study group score was significantly better than that of the reference group. The peak moment and peak moment angles of the extensor and flexor groups in the study group were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ose in the control group. The VAS score of the study group was improved more than that of the control group, and the pain of the patients was significantly reduced. The nursing satisfaction of patients in the study group (96.43%) was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at of the control group (75.00%) (All P <0.05). Conclusion The application of targeted nursing intervention after internal fixation of femoral shaft fracture can effectively improve the ability and range of knee joint flexion, and has obvious clinical effect on improving the pain degree and accelerating the recovery speed of patients, which is worthy of popularization and application.
[Key words] femoral shaft fracture internal fixation; Knee flexion; Targeted care
股骨干骨折是一种由较强的直接或间接暴力导致的外科疾病,患者痛感通常较为强烈。目前,临床主要采取股骨干骨折内固定术针对患者的骨折情况进行治疗,固定效果较为明显[1]。但患者术后疼痛较显著,对其功能锻炼及心理健康均可造成不良影响,降低康复效果。随着护理工作模式的不断发展,研究发现采用针对性护理干预可有效增强患者心理素质,同时可通过对患者进行科学的功能锻炼指导以增强康复效果[2~4]。为此本研究选取了56例股骨干骨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其术后予以不同护理干预,旨在探讨针对性护理对股骨干骨折内固定术后膝关节屈曲活动和疼痛中的影响。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择2017年6月至2019年8月于我院就诊的股骨干骨折患者56例进行研究,纳入标准:①确诊为股骨干骨折,并均已接受股骨干骨折内固定术治疗者;②临床资料完整者;③语言表达能力良好,神志清晰者;④无其他严重并发症。排除标准:①对研究不认可、不同意护理者;②病情较为严重、治疗依从性较差者。将患者按照随机数字法分为研究组和参照组各28例,其中研究组男女比例为17/11例,年龄范围39~81岁,平均年龄为(53.69±4.37)岁;参照组患者中男女比例为19/9例,年龄范围41~78岁,平均年龄为(55.06±4.21)岁。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治疗方法等基线资料对比中均无显著差异(P>0.05),临床对照效果较好。
1.2 护理方法
根据患者病情择期对患者行股骨干骨折内固定术,术后对参照组实施常规护理干预,具体包括入院后健康宣教,介绍医院环境、治疗方法、注意事项等;予以科学饮食指导,以高蛋白、维生素等食物为主,保证营养供应;常规体位护理,定时帮助患者进行翻身和清洁皮肤,保证病床干净整洁,避免皮肤长时间受压而造成压疮。研究组则接受针对性护理干预,具体护理过程如下:
1.2.1 环境护理
根据患者的喜好、恢复状况等为患者营造理想的恢复环境,尽量满足患者的相关要求,保证室内卫生整洁,按时开窗通风,适当增添患者喜欢的绿色盆栽,可净化空气并可使患者保持良好情绪,将温湿度保持在舒适状态,完善室内电子设备以增加患者住院期间的娱乐性。同时根据患者不同的饮食要求分别制定科学营养食谱,在健康饮食的基础上有效维持患者食欲以保证营养供给。
1.2.2 心理护理与疼痛护理
由于患处疼痛和行动受限等原因,患者多会出现烦躁、忧虑等负面情绪,因此护理人员需采用积极沟通的方式采集患者的性格、爱好等基本信息,迎合其喜好展开话题,在沟通中需做到语言通俗易懂,态度亲切和蔼,发现并针对患者不良情绪予以安慰,鼓励其积极面对康复,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同时叮嘱患者的亲朋好友增加陪伴时间,鼓励患者积极配合恢复期护理。术后24h内患者疼痛程度最为强烈,需要针对疼痛剧烈者采取泰勒宁等药物镇痛,或适当调整患者患肢,促进血液循环,从而达到镇痛效果。在术后24h后加强巡视手术部位恢复状况,若患者仍出现疼痛或手术部位肿痛,可选择冰敷等物理方式降低患者的疼痛程度。
1.2.3 肌力训练
定期为患者的骨折部位行影像学检查以观察其愈合情况,以此为患者制定合适的训练计划。术后1~3d,为患者机体施以适当按摩,4d后,鼓励患者在床上进行适度肌力训练,如活动股四头肌、屈伸膝关节等,膝关节屈伸应从30°开始,一日2次,每次30min为宜,并根据患者康复程度适当增加屈伸角度和活动时间,30d后可下床活动,针对患者康复情况指导其进行适当负重训练以锻炼患者的力量和体能,并适当增加负重重量和训练强度,护理人员要陪同指导,时刻观察患者的机体状况,防止意外的发生。
1.3 评价指标
1.3.1膝关节功能评分:依据李沂阳等在其研究中使用的美国膝关节协会KSS(Keen Society Score)量表对所有患者的膝关节功能进行测评,其在研究中也进行了信效度检验,指出此量表具有良好信效度,Cronbach’sα系数>0.851[5]。该量表分为3项功能评分和9项膝评分,功能评分包括1项上楼梯情况,共50分,1项功能缺陷,共35分的扣减分,1项行走情况,共50分;膝评分包括2项疼痛评分,共50分,4项缺陷,共48分,1项活动范围,共25分,2项稳定性,共25分的扣减分;此外还有肌力情况、畸形情况及实际活动范围情况3项附加项目。功能评分和膝评分各为100分,分为4级,85~100分为优,70~84为良,60~69为一般,0~59分为差,膝关节功能与评分成正比。
1.3.2膝关节峰力矩及角度评定:使用CON-TREX等速肌力测试系统,设置合适的角速度,对患者膝关节伸肌群和曲肌群的峰力矩和峰力矩角度进行测定,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数据。峰力矩和峰力矩角度与膝关节的屈曲活动能力成正相关,可反映患者康复程度。
1.3.3疼痛程度评分:采用VAS(Visual Analogue Score)量表对患者进行疼痛程度的测定,总分为10分,疼痛程度按照分数分为4个等级,分别为:重度(7~10分),中度(4~6分),轻度(1~3分)和无痛(0分)。VAS评分愈高,患者的疼痛程度愈高。王彬兰在研究报告中也使用了VAS量表,应用效果料号,信效度理想[6]。
1.3.4护理满意度:采取我院自制护理满意度量表,按分值0~100分分为三级: 0~69分为不满意;70~89分为满意;90~100分为非常满意。护理满意度为较满意例数及满意例数总占比。量表均已进行预实验,实验结果均有理想的信效度(≥0.851),适宜应用与本研究。
1.4 统计学分析方法
选用SPSS22.0版软件对本研究的56例患者的临床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数资料使用n或%表示,采用?2检验,使用(±s)表示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统计分析,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的KSS评分对比
护理前两组患者KSS评分均无明显差异,护理干预后,两组患者的膝评分和功能评分均有所提高,研究组评分提高程度显著优于参照组(P均<0.05)。见表1。
.png)
2.2 两组患者的膝关节峰力矩及角度对比
护理干预后,研究组伸、屈肌群的峰力矩和峰力矩角度均显著大于参照组(P均<0.05),膝关节屈曲活动能力恢复较好。见表2。
.png)
2.3 两组患者VAS评分对比
护理后两组患者的VAS评分均有显著改善,研究组患者VAS评分改善程度较参照组高,患者疼痛明显减轻(P均<0.05)。见表3。
2.4 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对比
研究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96.43%)显著高于参照组(75.00%)(P均<0.05)。见表4。
3 结论
3.1 针对性护理应用优势
股骨干骨折分类较多,如横、斜形骨折、螺旋形骨折,由于造成的痛感较为强烈,往往需要及时进行检查治疗。股骨干骨折内固定术疗效较好,但术后康复期的护理也尤为重要,对患者疼痛的缓解、心理压力的疏导及科学的训练指导均有较为重要的临床意义[7~9]。较常规护理而言,针对性护理有以下用处:①针对患者围术期不同恢复速度予其不同的锻炼指导,使患者的接受度和配合度均有提高;②针对患者的爱好、要求等创造理想住院环境,可使患者保持心情愉悦,积极迎接康复训练;③针对患者的口味和恢复阶段制定食谱及康复训练计划,提高患者的满意度的同时,充足的营养和适度的训练亦可加快患者机体恢复速度,缩短住院时间[10]。
3.2 针对性护理应用分析
随着医疗水平的不断提高,医疗服务质量也在不断提高,护理模式也逐渐趋于多繁,针对性护理是一种本着以患者为中心的原则,依据患者病情、机体、心理等多方面情况所制定具有针对性护理方案的护理模式。患者股骨干骨折内固定术后,由于身体、心理和恢复状况不同,个人疼痛感受和心理感受也各不相同,采取常规护理对于其干预效果有限,而采取针对性护理可针对患者状况进行护理,从而直接有效解决问题,促进患者恢复,应用价值较高。张秀花等[11]在研究中选择2015年3月至2017年6月入院的骨折内固定术后患者50例,给予对照组(25例)沙袋练习及研究组(25例)肌力训练,结果发现干预后两组患者峰力矩、疼痛程度均有一定改善,且研究组改善程度较对照组高,1月后平均做功明显高于组内干预前及干预后对照组(P均<0.05);该研究说明肌力训练对患者的术后疼痛改善效果较好,提高骨折愈合速度,与本研究应用肌力训练的结果相似,可有效改善患者康复效果及速度。张红英等[12]在其研究中也指出通过针对性护理进行康复训练指导,可提高患者恢复效果,促进活动能力改善,降低术后并发症的出现,具有较高安全性和有效性。
3.3 本研究针对性护理结果分析
本研究予以研究组针对性护理,可加快患者的恢复速度,提高膝关节屈曲活动能力,进行适度训练后,可大幅度改善患者的膝关节功能,膝关节伸、屈肌群的峰力矩和峰力矩角度也有明显提高,膝关节屈曲活动能力恢复较好;根据患者的疼痛程度对其患肢施以适当冰敷,可有效降低患者痛感,适当按摩可放松患者肌肉以减轻其疼痛程度,故研究组患者的VAS评分明显降低,同时也有利于提高患者对针对性护理的满意度。本研究实验结果与上述文献报告研究结果具有一致性。
3.4 小结
综上所述,在股骨干骨折内固定术后应用针对性护理干预对患者膝关节屈曲活动能力和范围均有所提高,对术后疼痛的控制作用有借鉴意义,值得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 孙灏,魏俊强,刘利蕊,闫石,赵佳林.股骨干骨折患者围手术期发生下肢深静脉血栓的特点[J].中国现代医学杂志,2017,27(18):93-97.
[2] 钮静松.下肢骨折内固定手术的手术室综合护理配合效果观察[J].当代护士(下旬刊),2018,25(12):110-112.
[3] 朱琳琳,李祥禄.针对性护理对老年性原发性骨质疏松病人疼痛的影响[J].中国疼痛医学杂志,2017,23(09):705-708.
[4] 陈擘璨.针对性护理对急性脑梗死患者神经功能及生活质量的影响[J].基因组学与应用生物学,2019,38(01):369-374.
[5] 李沂阳,孔宁,刘冠志,李哲,王坤正,杨佩.新版膝关节评分系统在评价单髁关节置换术的应用分析[J].中华关节外科杂志(电子版),2019,13(01):47-51.
[6] 王彬兰.护理干预对减轻手外科病人术后疼痛的效果观察[J].当代护士(下旬刊),2019,26(08):73-75.
[7] 韩超,马剑雄,马信龙.股骨干骨折不愈合影响因素及其干预方法[J].中国矫形外科杂志,2018,26(08):728-733.
[8] 马腾.早期康复治疗联合康复训练对高龄股骨转子间骨折内固定治疗患者日常生活能力及运动功能的影响[J].中国老年学杂志,2017,37(24):6157-6159.
[9] 樊颖.针对性护理干预对腹腔镜下子宫切除患者情绪状态及康复的影响[J].当代护士(下旬刊),2018,25(02):93-95.
[10] 尹真真.心理护理对骨折术后心理状态、疼痛和护理满意度的干预效果分析[J].当代护士(下旬刊),2019,26(04):144-145.
[11] 张秀花,孔甜,张传斌,殷琴.骨折内固定术后疼痛的综合干预及疗效分析[J].中国康复医学杂志,2019,34(03):337-339.
[12] 张红英,王芳平.针对性护理对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髋关节置换术疗效的影响[J].海军医学杂志,2017,38(01):77-79+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