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静珺
国药葛洲坝中心医院 主管护师 443000
摘要:目的:探究在针对溃疡性结肠炎患者展开护理工作过程中将互动式健康教育方法进行应用对患者的影响效果。方法:本次研究工作的开展,选择2018年9月-2020年9月期间在我院接受治疗的溃疡性结肠炎患者,选取人数为70,采用随机分组法将其分为两组,给予常规护理和互动式健康教育,分别命名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对两组患者的临床应用效果进行分析比较。结果:实验组患者一对照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分别为97.14%和80.00%,实验组的有效率更高,组间数据差异较大。结论:针对溃疡性结肠炎患者展开护理工作,将互动式健康教育进行应用,其临床干预效果的显著,可提高护理效率,促进患者满意度,对临床发展具有积极意义。
关键词:互动式健康教育;溃疡性结肠炎;护理工作;应用效果
根据流行病学研究结果显示,我国溃疡性结肠炎的发病率在近些年中呈现出上升趋势,溃疡肠炎肠炎是一种病变局限于大肠黏膜和黏膜下层的慢性非特异性炎症疾病,大多发生在20岁-30岁的患者中,患者病情相对较长,预后效果相对较差,对患者的生活质量影响较大,给予患者有效的护理干预可促进患者满意度的提高[1]。本研究则在此基础上,将互动式健康教育进行应用,探究其对患者的应用效果,展开相关分析如下。
1.研究资料和研究方法
1.1资料分析
本次研究工作选择在我院开展,开展时间为2018年9月-2020年9月,患者均为此期间在我院接受治疗的溃疡性结肠炎患者,为探究有效的护理方法,本研究将70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给予不同的护理方式,分别命名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中,男性人数和女性人数依次为17人和18人,年龄最大的为41岁,年龄最小的为22岁,年龄均值为(36.55±4.40)岁,对照组中,男女患者人数分别为16人和19人,其年龄最大上限和年龄最大下限分别为43岁和21岁,年龄均值为(37.22±4.04)岁。本次研究均在得到患者同意后进行开展,同时通过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特排除患者具有其他重大疾病或是精神病史的可能性,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较为相似,可进行组间比较。
1.2研究方法
本研究给予对照组患者常规护理模式,以健康教育为主,给予患者饮食指导,用药指导和生活指导等。
实验组患者则采用互动式健康教育,在具体实施过程中,首先需要护理人员加强与患者家属的沟通交流,促进良好护患关系的建立,从患者的家庭背景,教育程度,性格等方面进行入手,保证为患者制定个性化健康教育方式。同时与患者家属进行沟通交流,为患者选择合适的教育方式,其中主要包括,资料宣传,图片发放,语音,qq,视频等。其次,对教育计划进行严格落实,主要由责任护士进行负责。在具体实施过程中,其需要将中药保留灌肠的相关方法和实施重要性进行告知,提高患者对于治疗方式的了解程度,减少不必要的担心情绪。最后需要护士每天对于健康教育的效果进行评估,对健康教育的实施程度进行了解,针对其中存在的不足进行具体改善,保证健康教育的实施有效性。在具体实施过程中,需要给予患者心理指导,如果患者存在不良心理情绪,则很容易导致胃酸的分泌,从而增加溃疡的复发风险,需要护理人员对患者的不良情绪进行了解,并积极沟通和改善,保证患者以良好的心态接受治疗。其次,加强饮食指导,需要护理人员指导患者注意饮食卫生,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保证低脂,清淡,并尽量选择易消化的食物,减少辛辣和生冷等刺激食物的摄入量。随后指导其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促进其多饮水,保持大便通畅,并学会对大便的颜色,性质和等情况进行观察。根据其实际健康体质,并为其制定活动锻炼方案,保证患者按时运动, 提高运动量, 对于促进患者恢复具有积极意义。用药指导,护理人员需要与患者家属进行沟通,将相关药物的使用方法,时间,注意事项和使用剂量等进行告知,保证家属进行用药监督,避免患者自行停药或是减少用药,从而对患者造成不良影响,加强家属的重视程度,一旦用药过程中发生不良反应,需要立即就诊,从而促进患者恢复。
1.3观察指标
对临床效果进行比较分析,其中主要包括:显著,有效和无效。给予患者治疗后,患者的临床症状基本消失,给予结肠镜检查表示粘膜已恢复正常,则为显著;在治疗后,患者的各项临床症状基本消失,结肠镜显示患者的粘膜表现为轻度炎症或是存在假息肉情况,则为有效;治疗后患者的临床症状与治疗前均无显著变化,甚至出现病情加重的情况,则为无效。排除无效率则为本研究的总有效率。
1.4统计学方法
.png)
2.结果
实验组患者和对照组患者的治疗有效人数分别为34人和28人,治疗有效率分别为97.14%和80.00%,相比之下,实验组的有效率更高,组间数据差异较大,存在统计学意义。
.png)
3.讨论
溃疡性结肠炎在临床中较为常见,属于一种消化性系统疾病,临床发展现状中,针对导致患者发病的原因还不够明确[3]。患者具有发病时间长,反复发作和预后效果较差等临床特点,对患者的生活质量影响较大。根据相关研究数据结果显示,大部分溃疡性结肠炎患者及其家属对于疾病还缺乏正确认识,导致其依从性较差,容易降低治疗效果,存在复发风险[4]。因此,给予患者有效的护理管理,加强健康教育,提高患者对疾病的认识程度对临床发展具有积极意义。互动式健康教育,则注重因此人施教,在具体实施过程中,需要护理人员加强与患者及技术额沟通交流,保证互问互答,具有灵活性,针对性和个体化应用特点,在具体落实中,主要需要护理人员,患者和家属共同参与,从而制定有效的健康教育方式,将患者和家属的积极性进行提高,保障进行信息反馈,从而加强患者对疾病的正确认识,增强挑战疾病的自信心,改善不良生活习惯,减少其不良情绪发生率,临床应用效果显著[5]。本次研究在将互动式健康教育方法进行应用后,结果显示,实验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更高,与对照组形成显著差异,表明互动式健康教育方式应用效果更好。
综上所述,在治疗溃疡性结肠炎患者中采用有效的护理方式时,将互动式健康教育方式进行应用,可提高其临床治疗有效率,促进患者恢复,应用意义较大,可进行推广。
参考文献:
[1]席敏. 互动式健康教育在溃疡性结肠炎护理中的应用思考[J]. 名医,2019(06):189.
[2]杨星怡. 互动式健康教育在溃疡性结肠炎护理中的应用[J]. 心理月刊,2019,14(15):93-94.
[3]尧霞秀. 互动式健康教育在溃疡性结肠炎护理中的应用效果[J]. 中国当代医药,2019,26(29):238-240.
[4]陈林玲,朱培培. 溃疡性结肠炎患者护理中互动式健康教育的应用[J]. 实用临床护理学电子杂志,2019,4(43):191-192.
[5]武梦琳,冷佳佳. 针对溃疡性结肠炎护理中应用互动式健康教育的有效性探究[J]. 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2019,6(96):98.
高静珺 女 1985.9出生 汉族 籍贯:湖北钟祥 本科 国药葛洲坝中心医院 主管护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