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伤性脾破裂脾切除术后的护理干预

发表时间:2020/12/17   来源:《护理前沿》2020年14期   作者:杜慧玲
[导读] 目的:探究创伤性脾破裂脾切除术后的护理干预。方法:观察对象确定为64例在我院接受创伤性脾破裂脾切除术治疗的患者,
        杜慧玲
        湖北省宜昌市秭归县中医医院  湖北省宜昌市 443600
        摘要:目的:探究创伤性脾破裂脾切除术后的护理干预。方法:观察对象确定为64例在我院接受创伤性脾破裂脾切除术治疗的患者,以随机选定法分为常规组以及研究组,样本容量以各组均等分为32例完成该研究。常规组施以常规护理干预途径,研究组施以综合护理干预途径。针对两组并发症出现率以及护理满意值给予比较及评价工作。结果:研究并发症出现率以及护理满意值和常规组作出比较后,发现结果之间具备显著差异性(P<0.05)。结论:针对接受创伤性脾破裂脾切除术治疗的患者施以综合护理干预途径,可为并发症出现率以及护理满意值均起到一定的优化作用,其临床倡导及应用价值显著。
        关键词:创伤性;脾破裂;脾切除术;护理干预;并发症

        创伤性脾破裂主要是因为交通事故或是外力损伤所致,脾脏属于人体腹腔中较为脆弱一种器官,在受到外伤时极易使其受到损害,若患者未接受及时的救治工作,则易导致失血过多从而发生休克现象,同时造成多类器官功能障碍以及代谢障碍等问题,甚至危急患者生命。基于此,本文将观察对象确定为64例在我院接受创伤性脾破裂脾切除术治疗的患者完成本次研究,现阐述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研究时段确定为2019年1月至2020年9月间,观察对象确定为64例在我院接受创伤性脾破裂脾切除术治疗的患者,以随机选定法分为常规组以及研究组,样本容量以各组均等分为32例完成该研究。常规组共17例男性,共15例女性;年龄18岁~64岁,均值(41.17±1.81)岁。研究组共18例男性,共14例女性;年龄17岁~65岁,均值(41.22±1.76)岁。各项基线资料组间对比结果无显著差异(P>0.05),存有可比性。
1.2方法
        常规组施以常规护理干预途径,研究组施以综合护理干预途径,具体展开方式如下:
        (1)心理护理。针对创伤性脾破裂患者而言,由于出现突发性疾病,或是对脾切除手术存在排斥及恐惧心理,加之担忧预后效果差等多种因素下,导致负性情绪问题明显增多。护理人员为此需要加强与患者的沟通交流工作,按照不同程度的负性情绪患者实施个体化消极情绪疏导工作,从而最大化消除其紧张、不安、焦虑以及恐惧等负性情绪,并为疗护依从性给予有效支持。
        (2)病情监测。术后协助患者行平卧位姿势并保持8小时,待病情趋于稳定后,指导其变换为半卧位,能够明显降低腹部疼痛以及肿胀等负性反应,有助于改善其呼吸状况。24小时内持续监测心电以及其他体征变化,并将变化信息详细记录。
        (3)引流护理。术后引流管以及导尿管等予以妥善连接并固定,避免扭曲、反折或脱落等问题存在。观察引流管是否被血凝块阻塞,保证引流管的畅通性,针对引流液的颜色、量以及性质给予细致观测并记录。
        (4)疼痛护理。主动询问术后患者疼痛感并做评估工作,考虑是否对其给予止痛剂以及止痛泵等止疼措施。针对手术切口状况做严密观测,保证切口处在干净且干燥状态内,避免感染现象出现。
        (5)营养支持。为患者补充适宜且合理的水份、电解质以及维生素,遵循营养均衡原则下提供营养支持,在术后早期禁食过程中做有效且科学的肠外营养支持工作,以便补充身体所需营养,当患者胃肠功能趋于稳定后可进食时,以流食过渡至半流质食物,最后再变化为普食,指导患者进食选择高蛋白、高纤维、高热量以及易消化吸收等类型的食物。
1.3观察指标
        针对两组并发症出现率以及护理满意值给予比较及评价工作。
1.4统计学方法
        通过SPSS26.0软件完成数据的分析,若数据之间存在组间差异性,则以P<0.05展开。

2结果
2.1针对两组并发症出现率给予比较及评价工作
        研究并发症出现率和常规组作出比较后,发现结果之间具备显著差异性(P<0.05),详见表1。

2.2针对两组护理满意值给予比较及评价工作
        研究并发症出现率以及护理满意值和常规组作出比较后,发现结果之间具备显著差异性(P<0.05),详见表2。

3讨论
        近几年来由于我国交通事故、外力损伤以及坠楼等不良事件的频频出现,导致创伤性脾破裂的患者人数显著升高。而创伤性脾破裂属于极为严重的创伤性疾病之一,会因为快速且凶猛的出血状态,从而造成患者有效血容量明显骤减,以及多个脏器的循环灌注有所不足,最终出现失血性休克等严重性问题,进而出现多个器官功能的明显衰竭,最终导致患者死亡。本次研究结果表明:研究并发症出现率以及护理满意值和常规组作出比较后,发现结果之间具备显著差异性(P<0.05)。医护人员需制定完善、科学、切实且个体化的术后护理方案,给予有效营养支持措施以此强化机体免疫力,经过全面且个体的心理疏导手段以便加快患者病情的恢复进展。此外,需要对病情变化予以动态化监测从而避免术后并发症等问题,将各项护理环节以及细节方面做到位,为患者术后恢复质量提供有力保障。
        综上所述,针对接受创伤性脾破裂脾切除术治疗的患者施以综合护理干预途径,可为并发症出现率以及护理满意值均起到一定的优化作用,其临床倡导及应用价值显著。

参考文献:
[1]毛会菊.创伤性脾破裂脾切除术后的护理效果分析及对并发症发生率的影响分析[J].人人健康,2020,39(14):543.
[2]鲁燕.针对性护理在创伤性脾破裂脾切除术后患者中的应用[J].实用中西医结合临床,2019,19(10):162-164.
[3]胡晓莉.68例创伤性脾破裂患者脾切除术后护理体会[J].实用临床护理学电子杂志,2017,2(23):63-64.
[4]阎彩凌,王琦.综合护理干预在外伤性脾破裂脾切除术后康复护理中的应用观察[J].当代护士(下旬刊),2017,10(03):74-76.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