蒋荣峰
芜湖市第四人民医院 241000
【摘要】目的 分析在中度老年痴呆患者中使用情感护理法进行护理干预的效果。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90例中度老年痴呆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并将其平均分成45例对照组与45例观察组;对照组进行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进行情感护理干预,对比两组患者的护理结果。结果经护理,观察组患者的简易智能状态指标为(28.90±3.77),对照组为(20.02±3.01),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且P<0.05。观察组患者的生活质量评分为(34.91±4.11),对照组为(26.01±3.72),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且P<0.05。结论 对中度老年痴呆患者在常规护理基础上进行情感护理干预,在促进患者病况改善的基础上有助于显著提升其认知功能精神状态水平以及生活能力,护理效果较佳,可在临床护理工作中大力推广。
【关键词】中度老年痴呆;情感护理;精神状态;生活能力
老年痴呆是当今社会较为常见的老年疾病之一,其认知水平大幅下降,存在记忆力衰退、情感不稳定等现象,其生活能力低下,生活质量甚至生命健康均受到严重威胁。有关研究显示,在治疗基础上,对中度老年痴呆患者进行必要的护理干预对其病况改善具有良好的促进作用。本研究主要通过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对患者进行情感护理干预,有效提升了患者的精神状态水平与生活能力,护理效果较佳,研究取得满意结果,现将其具体内容作出如下报告。
随着我国步入老龄社会,老年人的数量越来越多,老年期痴呆的发病率越来越高。老年期痴呆,又称为阿尔茨海默病(AD),它是一种起病比较隐匿的进行性神经系统退行性疾病。临床主要症状有记忆障碍、失语、失用、失认、执行功能障碍、人格和行为改变等,病因迄今未明[1]。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选择 2018年 8月 - 2019年 8月我院收治的老年性痴呆患者 90例,入组标准:(1)诊断为中老年性痴呆症;(2)检查评定为中轻度痴呆患者;(3)已经常住在福利院;(4)患者本人或监护人了解并同意签署相关协议书。排除标准:(1)诊断不属于中老年性痴呆症;(2)属于重度痴呆患者或已经处于痴呆终末期;(3)合并恶性肿瘤或重要脏器功能障碍等;(4)中途退出的患者。按照随机数字法分为两组,各 45例,其中观察组:男 27例,女 18 例,年龄 60 - 81 岁,平均(68.5±5.3)岁,病程 5 - 15 年,平均(9.3±1.8)年;对照组:男24例,女 21例,年龄 61 - 81 岁,平均(68.4±5.5)岁,病程 5 - 16 年,平均(9.5±1.7)年,两组性别、年龄及病程等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
1.2 方法对照组采用临床常规护理。观察组采用护理干预方法,具体如下:
1.2.1 一般护理尽量为其创造一个良好的治疗环境,减轻患者焦虑与不安,帮助其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衣着选择上,尽量使用拉链或松紧带服饰,避免选择纽扣或皮带,方便患者自己穿着。
1.2.2 饮食护理保证三餐定量、定时。以清淡可口为主,确保低盐、低脂、富含多种维生素及微量元素。对失去自主进食能力者,应在患者清醒时对其进行喂食,避免选择黏性太强食物,最好将食物切成小块以方便患者咀嚼吞咽,或将食物打成糊状,防止发生呛咳。
1.2.3 心理护理要尽量去了解患者在想什么,尽量顺从其意愿,在与其进行沟通交流时要尊重和关心患者,以确保患者情绪稳定,并充分发挥家属和亲友情感支持对患者心理护理的重要作用[2]。
1.3 研究方法及判断指标所有患者入院后均签署知情同意书,并申报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其中观察组采用本研究护理干预方法,对照组仅实施常规护理,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 MMSE 评分、ADL 评分及治疗前后生活质量综合评定问卷得分。评价工具及方法:(1)MMSE 量表总分 30 分,其中评分为13 - 23 的患者属于轻度痴呆,评分为 5 - 12 的患者属于中度痴呆,低于 5 分的患者属于重度痴呆。(2)日常生活能力量表(ADL)共 14 项,单项得分为 1 属于正常,得分为 2 ~ 4 属于功能下降,存在2个单项得分超过 3 分或总得分超过 22 分,均表明存在明显功能障碍。(3)生活质量综合评定问卷,包含躯体生理能力、心理能力、社会能力、物质生活情况四个维度共 74 个评分项目,每项评分为 1 ~ 5 分;通过转换公式将每项得分转化为 0- 100 的标准分,分数越高说明生活质量越高。在患者入组后1 年,采集患者上述项目评价。
1.4 统计学处理应用 SPSS13.0 进行,计量资料以(x±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 t 检验,计数资料以百分比表示,组间比较采用 x2检验,P < 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2.1 两组治疗后MMSE 评分、ADL 评分及比较观察组经过针对性的饮食干预、心理干预和老年痴呆自主和被动性的功能锻炼,在干预后其MMSE 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 < 0.05),ADL 评分低于对照组(P < 0.05),相对于对照组,其干预后患者生活能力和生活质量均显著提高。见表 1。
.png)
3 讨论老年痴呆症患者的生活质量较差且显着低于健康老年人,提示临床干预改善老年痴呆症患者生活质量对患者及家属的必要性。调查发现患者家属的支持程度与其生活质量呈正相关,表明护理干预的重要性。因此,更应该在临床中从多角度对患者进行护理干预[3]。
根据患者个人习惯合理搭配膳食,同时保证糖类、脂肪、蛋白质、维生素及微量元素的供给。加强针对疾病的护理,老年痴呆症患者记忆力下降,很难严格执行医嘱,因此要对患者家属进行用药宣教,使其帮助患者能够获得正确有效及时的治疗。针对老年痴呆患者进行心理护理,从而保证患者的行为能力的稳定性。
参考文献:[1]高洁.护理干预对老年痴呆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J].黑龙江医学,2014,05:600-601.
[2]孙慧玉.预见性护理程序在老年痴呆护理中的应用[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6,10(03):230-231.
[3]赵英.早期家庭护理在改善老年痴呆患者轻度认知功能障碍中的效果观察[J].中国医药指南,2015,13(35):224-2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