贾玲玉
皖南医学院弋矶山医院 安徽省 芜湖市 241000
【摘要】目的 探讨精细化护理在心内科急危重症急救护理中的应用。方法 在我院曾进行心内科急危重症急救患者中选取25例作为研究对象,实施精细化护理。结果 通过对急危重症急救的患者实施精细化、针对性的护理,能够有效改善急危重症病患的相关体征指标。结论 将精细化护理在心内科急危重症急救护理中,可以保证护理人员具备过硬的护理技术、较强的应变能力,并施与熟练的急救措施,有利于抢救工作的顺利进行,为患者赢得宝贵的抢救时间,能够提高危重病人的抢救成功率。
关键词:精细化护理;心内科;急危重症;价值;
心内科急危重症患者病情变化常具有突发性和多变性,且来势凶险,有时会发生在医务人员未能预料的情况下,甚至会在病情已获得明显改善的过程中出现。而护理人员是可以最快观察到患者病情变化的,这就需要我们护理人员既要熟知心血管疾病急症的临床表现、识别严重心律失常的心电图外,还应掌握紧急处理相关措施。只有迅速完成急救状态下的各种处置,正确配合医生操作,密切观察病情变化,才能赢得救治时间,提高抢救成功率[1]。
一、资料和方法
1、一般资料
在我院曾进行心内科急危重症急救患者中选取25例作为研究对象,分为男性12例,女性13例,平均年龄在(56±2.5)岁。其中包括冠心病患者2例,肺源性心脏病患者3例,心律失常患者5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2例,各种类型心力衰竭9例,心源性休克4例。对其25例急危重症急救的患者实施精细化护理。
2、精细化护理方法
接到急危重症急救患者,要立即通知医生,准确记录患者入院时间及发病时间,并按抢救程序进行抢救,若一旦发现猝死应迅速使其平卧在床上,禁止搬动,立即进行心肺复苏 ,并紧急呼救,请求帮助[2]。
2.1 急危重症患者抢救环境
将患者放于抢救室或单人病房,保持室内安静无噪音,限制探
视,专人护理。床边要备吸引装置、除颤仪、呼吸机等。
2.2 通络静脉及时给药
急危重症患者病情发展快,使用药物复杂,静脉给药频率高,只有保持有效的静脉通络,才能及时准确用药。同时需要根据病情严格控制药物的性质,防止药物相互作用产生禁忌反应。抢救结束后要与医生核对并督促医生及时开出书面医嘱,以确保无误地执行医嘱。
2.3 进行监护仪监护
对所有急危重症患者进行持续的监护仪监护,因重危患者病情变化快,所以生命体征的监测就尤为重要。护理人员要随时观察患者的生命体征,及时发现患者的病情变化,并做出相对的急救措施。并加强与患者的沟通,可安排患者最信赖、最需要的人陪伴并给予支持增加信心。做好心理护理,减少患者焦虑的情绪以及思想上的心理负担,使其处于最佳的精神状态。
2.3.1 血压监测
接诊患者时,首先应观测血压变化,血压的高低可提示有无休克的发生,如血压下降加上所观察的临床表现,即可判定患者处于休克状态,要积极的抗休克治疗,可望使病情能有所好转。
2.3.2 心电监测
连续的心电监测可及时发现心室颤动先兆的早搏及心动过速或传导阻滞、严重的窦性心动过缓、心律失常等,一旦发现,及时告知医师,以便得到及时治疗,挽救患者生命。
2.4 及时进行心肺脑复苏
心肺脑复苏的成功率与抢救是否有效或及时,有着重要的影响,心跳骤停后,复苏开始越早,存活率越高,复苏成败的关键,取决于护士快速而又准确的判断。
2.5 及时记录
抢救记录应详细、准确、完整,一定要保存完好,避免遗失。要及时整理抢救器材、设备、补充药品,随时保持完好的备用状态,确保急危重症急救患者时的正常使用。
2.6 转运准备
转运患者前,应及时与重症监护室的护士取得联系,告知所转患者的病情,所需仪器设备,以保证患者转入重症监护室后能得到及时的抢救与治疗[3]。
2.7 健康宣教
尽量做好患者及家属的健康活动宣教,强调要求家属留陪,以保持患者情绪稳定,告知患者宜多吃新鲜水果和蔬菜,保持大便通畅。同时护理人员要加强巡视以便能够及时发现患者病情变化,为抢救工作赢得宝贵的时间。
二、讨论
急危重症患者病情瞬息万变,抢救时必须争分夺秒,全力以赴,稍有延误就会影响患者的治疗,甚至危及生命安全。精细化护理在心内科急危重症急救护理中,具有过硬的护理技术,熟练的急救措施,较强的应变能力,有利于抢救工作的顺利进行,赢得宝贵的抢救时间,能够提高危重病人的抢救成功率,减少护理并发症。
参考文献
[1]李聪茹.体位护理对心内科重症监护室中急性心肌梗死早期病人心脏机能、临床转归的影响[J].全科护理.?2020(26):3492-3494.
[2]冯敏丝,许莉,龚玮玮.心内科重症住院患者睡眠质量影响因素分析及对策[J].中国继续医学教育.?2020(21):178-181.
[3]费小杰.急危重症心内科护理学研究.[J]中国实用医药..?2020(21):199-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