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护理在助产护理中的应用效果观察

发表时间:2020/12/17   来源:《护理前沿》2020年14期   作者:纪小希
[导读] 目的 分析心理护理在应用过程中对助产护理效果的影响。方法 随机选取本院2018年4月-2020年2月期间收治的94例产妇进
        纪小希
        珠海市中西医结合医院 广东 珠海 519000
        【摘要】目的 分析心理护理在应用过程中对助产护理效果的影响。方法 随机选取本院2018年4月-2020年2月期间收治的94例产妇进行此次研究,按照随机抽签法均分两组,各47例。其中,给予传统护理的为参照组,在此基础上给予心理护理的为研究组,比较两组护理的效果。结果 在焦虑评分、抑郁评分及不良情况的发生概率方面,研究组均较低,结果有显著差异(P<0.05)。 结论 在对产妇进行助产护理的过程中,加强心理护理的应用,有利于帮助患者减轻负面的情绪,让分娩过程更加安全,减少患者的痛苦感,有应用价值。
        【关键词】 心理护理;助产护理;应用效果
        妊娠分娩是大多数女性一生中都必须经历的阶段,在分娩阶段,产妇在生理和心理等各个方面,会面临较大的变动,极易引发不适,尤其是对于初产妇来说,心理情绪的波动会跟大,容易造成不良妊娠结局、产后抑郁等。产后抑郁在近年来频频发生,对众多女性的健康和安全造成了严重地威胁,这让广大医护人员意识到,在进行分娩的助产护理过程中,不仅要注意产妇的生理变化,还要提高对其心理问题的关注,积极进行心理疏导和护理,在情感方面为其提供支撑屏障[1]。本次研究及分析心理护理的应用对助产护理效果的影响,研究结果如下。
1 资料和方法
1.1.一般资料
        随机选取本院2018年4月-2020年2月期间收治的94例产妇进行此次研究,按照随机抽签法均分两组,各47例。其中参照组患者年龄在21-42岁之间,平均年龄为(58.22±3.34)岁;孕周在37-40周之间,平均孕周为(38.64±1.64)周。研究组患者年龄在22-43岁之间,平均年龄为(61.31±4.21)岁;孕周在38-41周之间,平均孕周为(39.42±1.42)周。两组上述基线资料的对比上未呈现出统计学意义(P>0.05),存在比较价值。
1.2方法
1.2.1参照组
        参照组对产妇进行传统助产护理。在产妇分娩的第一产程对其血压、脉搏等基本指标进行测量,帮助患者进行饮食和活动指导等;第二产程加强对患者的体征监测,并对胎儿情况进行监测,确定是否存在异常情况等,帮助产妇尽快完成分娩过程;第三产程对产妇阴道、子宫及胎盘等情况进行检查,做好新生儿的护理及产妇的卫生清洁等工作。
1.2.2研究组
        研究组患者在接受传统护理基础上,对产妇进行全程心理护理。在分娩前,由护理人员对其和家属进行分娩知识教育,尤其是对于初产妇,要加强对其分娩过程中的注意事项如呼吸调节方法、疼痛缓解措施等的指导,让产妇对分娩有一个较为全面和准确的认识,提前与患者和家属说明分娩中可能出现的问题及处理的方法,对其存在的疑惑进行耐心的解答,告诉患者分娩没有想象中那么可怕,减轻他们的恐惧和不安等情绪。对于处在产程中的产妇,护理人员要陪伴其完成相应的检查,并带其对产房的环境布置进行熟悉,对其提出的私密性需求、陪产需求等进行满足,对产房的温湿度等进行合理的控制。在分娩过程中,指导患者对呼吸节奏和方式等进行调整,为患者清理汗液,使用表情、语言动作等对患者进行鼓励,根据其实际状况对患者的进食等进行规划,让患者的紧张感减轻,有良好的心理准备。在完成分娩后,待患者清醒后尽早将胎儿送至母体身边,指导患者科学的进行不如,提高亲子之间的关系。对患者和胎儿的情况进行密切观察,分析患者的心理动态,对于有抑郁焦虑等倾向的患者加强开导,了解患者的不安来源,告知患者:身形的变化是可以恢复的、妊娠纹是正常的等,将产妇的注意力多吸引在新生儿上,避免产后抑郁的发生。                                                                                                                                                                                                                                                                                                                                                                                     
1.3观察指标
        对比两组产后的抑郁和焦虑评分以及出现不良情况的概率。
        判别标准:使用焦虑自评表对患者进行评估,分数越高表示患者焦虑越严重。
        使用抑郁情绪评价表对患者进行评估,分数越高患者抑郁情绪越强。
1.4 统计学分析
        所得数据资料使用SPSS19.0软件统计处理,卡方检验中等计数资料以百分数表示,t检验中计量资料以均数±平方差表示,对比有统计学意义时(P<0.05)。
2 结果
2.1对比两组护理后的抑郁及焦虑评分
        在抑郁和焦虑评分的对比上,研究组评分明显更低,对比均有显著差异(P<0.05)。如表1所示。

2.2对比两组出现不良情况的概率
        研究组出现大出血、顺产中转剖宫产及产后抑郁等患者共3例,发生率6.38%,参照组共11例,发生率23.40%。在不良情况发生方面的对比,研究组更低,对比有显著差异(x2=5.371,P=0.020)。
3 讨论
        产后抑郁这个词在当前并不陌生,在产妇分娩后的阶段非常常见,轻者分娩后表现出情绪失落、常自觉悲伤、烦躁等,严重的会出现自杀、伤害婴儿等思想和行为。产后抑郁症的发生和多种因素的影响有关,而在分娩阶段,加强对产妇的情感和心理变化观察,做好对其的心理护理,能够显著降低后期出现抑郁症的几率,本次研究即分析心理护理应用于助产护理中带来的影响[2]。
        在常规助产护理过程中,护理人员会在分娩的不同阶段,针对产妇的实际情况对其进行健康知识教育、注意事项提醒、饮食活动指导等,帮助产妇尽快完成分娩过程,并在分娩后教会产妇如何正确喂养胎儿,在这整个过程中,对于产妇自身的心理关怀显然不足[3]。而在护理中加强心理护理,就是要在分娩的各个阶段和产妇进行温和的交流,从其关注的重点出发进行安抚,对其存在的疑问进行解答,鼓励和开导产妇,让她们有更加坚实的情感寄托。
        根据研究结果显示,在焦虑评分、抑郁评分及不良情况的发生概率方面,研究组均较低,结果有显著差异(P<0.05)。表明通过对产妇在分娩的不同阶段进行心理护理,能够使其消极的情绪逐步淡化,抑郁和焦虑的程度不断减轻,在分娩后出现不良情况的几率大大降低,这对于母婴双方都有着重要的意义。
        综上所述,在对产妇进行助产护理的过程中,加强心理护理的应用,有利于帮助患者减轻负面的情绪,让分娩过程更加安全,减少患者的痛苦感,有应用价值。
【参考文献】
[1]刘丽玲, 刘小蓉. 产科助产实施心理护理促进自然分娩中的效果分析[J]. 实用临床医药杂志, 2018, 22(12):119-122.
[2]王静, 杨帆, 王坤,等. 助产护理配合心理护理干预对剖宫产并子宫肌瘤剔除术产妇压力应对能力的影响[J]. 中国肿瘤临床与康复, 2018, 25(12):104-107.
[3]杨巧英, 其其格. 助产士心理护理在初产妇分娩中的运用[J]. 影像研究与医学应用, 2018, 2(8):17-18.
作者简介:纪小希(1989.10-),女,汉,四川,护师,本科,单位:珠海市中西医结合医院,研究方向:助产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