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宗琪 赵云
宁夏民政厅民康医院750011
【摘要】目的:探究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期间,针对住院精神病人实施心理护理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本院在2020年1月-2020年6月期间收治的80例精神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不同的护理方式,随机分为常规组(实施常规护理)和研究组(实施心理护理),每组各40例,比较两组患者的护理依从性。结果:研究组患者92.5%的护理依从率明显高于常规组的75%,P<0.05表明数据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结论:对于精神病患者,在新冠肺炎疫情期间采取心理护理的方法能取得更好的护理效果,在提升其护理配合度的同时还能降低患者发病风险,具有推广使用价值。
【关键词】新冠肺炎;精神病人;心理护理;效果
在社会发展过程中,精神疾病患者是非常庞大的弱势群体,这个群体需要得到外界的关心跟关怀[1]。对于精神疾病患者的护理工作来说,常规的护理手段难以满足现有需求,侧重于对患者心理方面的有效护理不仅可以缓解患者的不良情绪,还可以促进病情恢复,效果更加显著[2]。本文就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期间,针对80例住院精神病患采取心理护理方法的临床效果进行研究,具体结果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将我院于2020年1月-2020年6月这半年以来收治的精神病患者共计40例纳入此次研究区间,以随机分组法划分成常规组(n=40)和研究组(n=40)。常规组给予常规护理,男23例,女17例,年龄25-67岁,平均年龄(46.58±7.32)岁;研究组给予心理护理,男25例,女15例,年龄26-64岁,平均年龄(47.02±7.29)岁。比较两组患者的性别、年龄等一般临床资料,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
常规组患者对应常规护理,照顾其住院期间的起居生活,辅助其参与各项基础检查。研究组患者则在此基础上予以心理护理干预,具体如下:
①通过语言咨询及心理辅导等方式了解患者内心的顾虑与担忧,为其详细讲解病症和介绍护理手法,让患者对自身病情有充分的认识,缓解心中不良情绪,逐步向护理人员敞开心扉;通过语言交流的方式安抚病人,沟通过程中注意面带微笑,保持和蔼可亲的态度,控制语速和声调,避免大声喧哗、使用禁忌词汇对患者精神造成刺激。
②使用电话或微信视频等方式加强与患者家属的联系,定期告知其监护人有关患者的病情治疗进展,在拉近医患双方关系的同时,为患者争取更多的与家人联系时间,逐步提升治疗依从性,营造温馨的护理氛围;借助收听柔和音乐、播放健康宣传片等方法转移患者对病情的注意力,培养其乐观积极的心态,树立患者的治愈自信心,增加其对预后生活的期待值。
③辅助其参与适当的运动和锻炼,按照康复训练计划分批次开展,通过心理暗示法排解患者心中苦闷;有针对性的逐次加大运动量和活动范围,对于每个阶段取得的治疗成果予以语言鼓励和适当的物质嘉奖,使其充分感受到护理期间的满足感和成就感。
④新冠肺炎健康知识宣教,在病房走廊,大厅建立新冠肺炎的预防和治疗知识专栏,张贴宣传画,发放卫生知识小册子、小卡片,使患者了解基本医学知识和疫情防控基本措施,组织患者观看电视疫情防控专题节目和新闻信息通报情况,使其准确掌握国内和当地疫情变化态势,以消除其思想顾虑,并针对患者普遍存在的一些顾虑和疑问给予耐心解释。
⑤通过做游戏的方式传授患者佩戴口罩的技巧,督促其使用消毒液洗手,养成爱护卫生的好习惯,减少感染新冠肺炎的几率;教育其保持一定社交距离,防止唾液飞溅,避免与外界陌生人接触,为患者科普疫情防控常识。
⑥病房内部每天保持定时开窗通风,使用紫外线消毒;台面地面通过消毒液擦拭杀菌;房间内禁止吸烟,定期打扫病房卫生,及时清除室内垃圾,保持病房干净、整洁;同时,在病房中禁止高声喧哗,为其营造一个安静舒适的住院环境。
1.3 观察指标
记录两组患者治疗期间的护理效果,分别从护理配合、举止异常、攻击医护三方面进行护理依从率对比。
1.4 统计学方法
在SPSS22.0软件中录入统计数据,使用χ2检验计数资料,表示为率(%),数据存在明显差异则P<0.05,具备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常规组患者的护理配合例数为30例,举止异常例数为4例,攻击医护例数6例,护理依从率为75%;研究组患者的护理配合例数为37例,举止异常例数为2例,攻击医护例数为1例,护理依从率为92.5%。χ2=4.501,P=0.034,组间数据差异显著(P<0.05),有统计学意义。
3 讨论
对于新冠肺炎期间住院的精神病患这一特殊群体而言,护理人员不仅要做好对原有病情的护理服务,而且还要加强对疫情的防控措施,这就对了护理工作提出了更高水平的要求。
传统的护理方式是实施常规护理,这种方法单为病情治疗尚且效果不佳,再加上新冠肺炎疫情影响,用于住院精神病患者的护理效果更是难以令人那满意。心理护理是一门学科,同时也是一门艺术,不但可以运用心理学的理论和方法解病人的心理问题,同时运用护士的语言艺术和人文关怀抚平病人的心灵创伤[3]。在常规组的原有基础上实施心理护理干预可以更好的提升护理质量,并且本研究中显示,使用心理护理还能取得较高的护理依从性。心理护理能给予患者心理层面的较大帮助,在交流过程中医护人员还要给精神病人一种充分的安全感以及信任感,这是心理护理工作的最基本的掌握要点[4]。
综上所述,针对新冠肺炎期间住院的精神病患者,采取心理护理干预的方式能显著提升护理依从率,在保障其身体健康的同时还能加强心理建设,临床应用效果良好。
参考文献
[1]郭瑞,刘颖.心理护理及语言沟通在临床精神科护理中的作用分析[J].心理月刊,2020,15(12):77.
[2]肖雅婕.心理护理对精神分裂症病人抑郁症状的改善疗效分析[J].实用临床护理学电子杂志,2020,5(47):78.
[3]黄凌.精神分裂症恢复期病人的心理特点及护理措施[J].中国保健营养,2020,30(25):176.
[4]刘立志,曹丽娟.心理护理和语言沟通在精神病护理中的作用[J].实用临床护理学电子杂志,2020,5(23):74.
修改:
(1)通过沙盘推理,这句话删去。换一种说法
(2)本研究经院伦理委员会批准实施,患者家属已自愿签署知情同意书。这句话删去
(3)加上这些内容:新冠肺炎健康知识宣教在病房走廊,大厅建立新冠肺炎的预防和治疗知识专栏,张贴宣传画,发放卫生知识小册子、小卡片,使患者了解基本医学知识和疫情防控基本措施,组织患者观看电视疫情防控专题节目和新闻信息通报情况,使其准确掌握国内和当地疫情变化态势,以消除其思想顾虑,并针对患者普遍从在的一些顾虑和疑问给予耐心解释。
(4)病房环境设置方面,加上每天保持定时开窗通风,紫外线消毒;台面地面消毒液擦拭消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