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护理在脑出血手术后患者神经功能康复中的应用

发表时间:2020/12/17   来源:《护理前沿》2020年14期   作者:王佩
[导读] 目的:时间护理在脑出血手术后患者神经功能康复中的应用效果。方法:以到我院接受脑出血手术治疗后80患者作
        王佩
        岳池县人民医院 四川广安 638300
        【摘要】目的:时间护理在脑出血手术后患者神经功能康复中的应用效果。方法:以到我院接受脑出血手术治疗后80患者作为护理观察对象,以随机分组原则为依据进行分组,患者分别纳入康复组(n=40)与对照组(n=40),给予对照组患者常规护理措施,给予康复组患者时间护理,护理后对两组患者两组几项康复状况指标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护理前两组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身体运动能力和日常生活能力评分均未见显著差异(P>0.05),护理后评分均优于护理前,组间对比,康复组各项康复指标评分均显著优于对照组,且康复组住院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结论:通过对脑出血手术后患者实施时间护理,既可缓解患者神经功能损伤,又可加快恢复其运动能力和生活能力,缩短恢复时间。
        【关键词】时间护理;脑出血手术后;神经功能;康复措施

        脑出血是神经科常见疾病,该病具有起病急和病情进展快速特征,发病后若未能及时采用适合方式进行治疗,会危及患者生命安全,因此,时间护理措施具有实施必要性。将我院收治的80例脑出血手术后患者作为护理目标,分组后采用不同方式进行护理,比较两组护理效果,重点对时间护理措施及效果进行分析。
1资料及方法
1.1基础资料
        将我院2018年1月至2020年5月收治的80例脑出血手术后患者作为护理观察对象,使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我院收治的全部患者平均纳入对照组和康复组,每组均为40例,其中,康复组:24例男性,16例女性,49岁为最低年龄,82岁为最高,平均年龄为(70.1±2.9)岁。对照组:23例男性,17例女性,50岁是最低年龄,81岁是最高,年龄均值为(69.9±3.0)岁。统计分析两组患者的基础资料,结果显示无明显差异(P>0.05)。
1.2方法
        对照组:给予患者常规护理措施,主要措施为在患者手术结束后进行生命体征观察,辅助患者使用相关药物进行治疗,观察患者有无异常反应以及预防术后并发症等护理。
        康复组:给予患者时间护理措施,具体措施:(1)心理护理:人体精神活性提高通常在9:00-11:00、16:00-17:00和19:00-21:00三个时间段,护理人员可在此时与患者进行沟通,评估其心理状态,并给予其心理疏导和鼓励支持,尤其是19:00-21:00时间段,院处环境较为安静,利于患者调整心态,可帮助其维持积极心态。(2)用药护理:具体用药剂量和用药时间间隔,应由医生根据患者病情和脑水肿程度具体确定,通过加强用药时间控制充分发挥药物作用,减少药物残留引发的不适感。(3)康复训练:选择19:00-21:00这一时间段,此时患者状态和医院环境良好,适合进行大神经功能的训练。训练中以心理护理为基础,在患者配合下,由简单到复杂进行训练。但在急性发病期。患者应以合适体位保证绝对卧床休息。(4)生活护理:定期辅助患者进行体位更换、个人卫生处理,防止术后感染,减轻患者不适感。(5)并发症预防:患者通常在16:00-20:00体温最高,在4:00-6:00最低,此时应做好巡视工作,密切观察患者状况。
1.3观察指标
        (1)观察两组护理后患者神经功能状况,参考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评分表(NIHSS)确定神经功能缺损程度,分数越高缺损越严重[1]。
        (2)观察两组患者身体运动能力,使用Fugl-Meyer评测法(FMA)[2],分数越高患者恢复情况越好。
        (3)观察两组日常生活能力评分,日常生活自理能力量表(ADL)[3],分数越高患者自我管理和生活能力越强。
        (4)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术后住院时间,时间越短护理方式对患者病情恢复效果作用越明显。
1.4统计学方法
        使用SPSS20.0软件统计处理,以均数±标准差(±s)表示计量资料,以t检验,P<0.05说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护理前组间评分未见明显差异(P>0.05),护理后均有所改善,与对照组相比康复组更优(P<0.05),详见表1。

3讨论
        脑出血患者发病后,受疾病影响患者神经功能易出现受损,通过提早采用有效措施进行治疗,可降低疾病产生影响,加快手术治疗后恢复速度。而在疾病治疗期间缩短不必要时间浪费,对改善患者预后效果至关重要。同时结合患者生理特征,于适合时间给予相应护理,可提升护理措施作用效果。因此,应通过相应护理措施加强对影响治疗时间相关因素控制。在对脑出血术后患者护理中,通过实施常规护理可起到一定改善效果,与之相比,实施时间护理后,通过缩短治疗期间不必要时间浪费,及早为患者提供相应医疗服务,利于减少疾病对患者脑部神经功能损伤,加快术后神经功能和运动功能恢复速度。
        此次对脑出血手术患者护理研究结果显示,护理前两组患者NIHSS、FMA和ADL评分不存在明显差异(P>0.05),护理后NIHSS评分明显降低,而FMA和ADL评分明显低于,组间相比康复组评分更优,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住院时间比较,康复组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通过时间护理,利于改善患者神经功能,加快恢复速度。
        综上所述,与常规护理措施相比,通过实施时间护理措施,既可在短时间内缓解疾病对患者影响,又可提升预后效果,缩短疾病恢复时间。
【参考文献】
[1]李爱如.时间护理在脑出血手术后患者神经功能康复中的应用效果[J].中国卫生标准管理,2018,09(01):130-131.
[2]孙家蓉,毕玉玲,陶春红.时间护理在脑出血手术后患者中的应用效果及对患者神经功能康复的影响[J].国际护理学杂志,2019,12(20):3413-3416.
[3]周萍,唐妍娜,王清.高血压脑出血开颅手术患者引入个性化时间照护对其病情康复和神经功能的影响[J].国际医药卫生导报,2018,24(23):3545-3548.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