舒适护理干预在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护理中的应用体会

发表时间:2020/12/17   来源:《护理前沿》2020年14期   作者:张燕
[导读] 目的:分析探讨在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护理中应用舒适护理干预的价值。
        张燕
        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一师医院 新疆 阿克苏 843000
        【摘要】目的:分析探讨在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护理中应用舒适护理干预的价值。方法:选择本科室收治的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患者300例为此次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2组,分别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15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研究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采用舒适护理干预,观察两组护理满意度。结果:研究组和对照组的总满意度分别为98.67%、92.00%,护理满意度对比研究组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老年慢性心力衰竭的护理中,采用舒适护理具有较为显著的效果,可有效提升护理满意度。
        【关键词】老年慢性心力衰竭;舒适护理干预;常规护理;护理满意度
        心力衰竭是心血管内科常见的一种综合征,是多种心脏疾病发展的终末阶段,老年患者是慢性心衰最常见的发病人群,主要表现为心室收缩和舒张功能下降,根据病情急缓可分为急性心力衰竭和慢性心力衰竭,慢性心衰可对患者心功能造成持久慢性损害,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及远期预后,需对其采取积极及时有效的治疗,在治疗期间对患者实施优质有效的护理也尤为重要[1]。近年来,随着医学模式的转变,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护理服务需求也在不断增加,常规护理已难以适应现阶段患者的需求,舒适护理干预重视对患者人性化的护理,可使患者生理、心理、精神、灵魂和社会上均达到愉悦状态,在促进疾病康复方面具有重要意义[2]。本研究即探讨了在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护理中应用舒适护理干预的价值,现具体介绍如下。
        1 对象和方法
        1.1 对象
        选择本科室收治的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患者300例为此次研究对象,病例收治时间为2019年5月~2020年5月,将其随机分为2组,分别为对照组(150例,男性75例,女性75例,年龄65~88岁,平均年龄76.59±9.78岁)和研究组(150例,男性76例,女性74例,年龄65~89岁,平均年龄76.84±10.11岁)。两组一般资料无差异(P>0.05),可作对比。
        1.2 方法
        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对患者进行健康宣教,遵医嘱行相关治疗,并加强基础护理;研究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实施舒适护理干预,具体如下:
        1.2.1健康教育。对患者进行全面健康宣教,采用通俗易懂、温柔亲和的语言告知患者慢性心力衰竭发病原因、诱发因素、治疗方法、日常注意事项等,耐心倾听患者诉说,并解答患者疑问,纠正患者错误认知,消除其存在的疑惑和顾虑,提高患者对疾病认知度,增强其治疗信心。
        1.2.2心理护理。由于呼吸困难、夜间端坐呼吸、伴濒死感、无人照料、家庭经济负担、反复住院、基础疾病多预后差等原因导致多数患者存在紧张、焦虑、烦躁、恐惧、抑郁等不良情绪,护理人员应加强与患者的沟通和交流,鼓励患者诉说内心感受,疏导、鼓励、理解、同情患者,针对不良情绪严重者,指导患者通过深呼吸、冥想、肌肉放松、听音乐等方法缓解不良情绪,与患者沟通时保持微笑,态度温柔亲和,为患者提供带有温度和感情的护理服务,使患者感受到来自护理人员的关怀。同时鼓励护理人员利用焦虑、抑郁评估量表,有效的交流沟通等方式,早期快速识别有心理障碍的患者,及时将相关信息反馈给主管医生,请精神心理医生干预,采取药物治疗,解决患者的心理问题,保证足够的睡眠。
        1.2.3加强基础护理。饮食指导,根据患者具体情况指导患者合理饮食,日常饮食以高热量、高蛋白、高纤维素的易消化食物为主,减少钠含量高食物摄入,保证水果、蔬菜的摄入量,预防便秘的发生,严格记录出入量,为医生合理诊疗提供依据,生活指导,嘱患者不宜过度劳累,减少非必要的体力活动;环境护理,为患者营造舒适、安静、和谐的治疗环境,保持病房内干净清洁、空气清新、温度湿度适宜,每天两次定期通风,美化病房环境,各种治疗护理尽量安排在患者休息前,通过构建良好的环境,使患者身心处于最佳舒适状态;用药护理,遵医嘱进行治疗,用药期间密切观察不良反应,指导患者科学合理用药,特殊药品要求患者服药到口才能离开病房;氧疗护理,向患者及其家属讲解吸氧目的、必要性等,告知患者活动后尽量卧床休息;患者夜间睡眠时减少噪声,避免光线照射,为患者创造良好的睡眠环境,排除影响睡眠的因素,保持床单位平整清洁,及时更换床单被套,增加患者舒适度,减少不必要的护理操作,在日常护理中注意态度诚恳、语言亲和,具体细化到表情、肢体动作等,做到四轻:操作轻、关门轻、说话轻、走路轻,完善病区设施,提供饮水机、微波炉、报纸书刊、针线盒等便利物品。
        1.3 观察指标
        观察两组护理满意度,护理满意度通过发放科室自制的满意度调查表评估,主要分为非常满意、较满意和不满意。
        1.4 统计学分析
        使用SPSS22.0软件分析,采用χ2检验,P<0.05表示数据有差异。
        2 结果
        研究组和对照组的总满意度分别为98.67%、92.00%,护理满意度对比研究组优于对照组(P<0.05)。见下表:

        3 讨论
        心力衰竭是临床上常见的一种综合征,慢性心衰是指持续存在的心力衰竭状态,以乏力、水肿、呼吸困难、运动耐力下降等为主要临床表现,严重影响患者身心健康和日常生活,需对其采取及时有效的治疗,同时需辅以优质的护理。以往在该病的护理中多以常规护理为主,虽应用时间较长,但其重视基础护理,忽略对患者的舒适度关注。
        舒适护理干预是指通过全面、综合的护理措施,使患者身体、心理、精神等方面达到愉悦、舒适的一种护理方法。该护理方式以患者为中心,站在患者角度充分理解、支持、关爱、关心患者,以提高患者舒适度为主要目的,将患者感受放在护理首位,旨在为患者提供舒适、满意、优质的护理服务[3]。舒适护理使患者身心处于舒适状态,身心舒适利于疾病的康复,同时舒适护理可提高护理人员的业务能力和职业素养。本研究即对患者实施了健康教育、心理护理和加强基础护理等措施,全程注重患者舒适度需求,取得了较为满意的效果。研究结果也显示,护理满意度对比研究组优于对照组(P<0.05)。可见舒适护理对老年慢性心衰患者是切实有效的。
        综上所述,在老年慢性心力衰竭的护理中,采用舒适护理具有较显著效果,可有效提升护理满意度。
参考文献
[1]薛晓峰. 舒适护理干预在老年慢性心力衰竭病人中的应用[J]. 护理研究, 2018, 032(015):2467-2468.
[2]徐丽春. 舒适护理干预在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护理中的临床效果评价[J]. 中国医药指南, 2020, 018(001):265.
[3]吴迪, 张越秋. 舒适护理干预在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护理中的应用分析[J]. 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杂志(电子版), 2018, 006(012):86-86.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