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琳
长葛市人民医院神经内科 461500
【摘要】目的:探究经口摄食管理于老年脑卒中吞咽障碍患者护理有效性。方法:选取笔者单位神经内科收治的脑卒中伴吞咽障碍老年患者进行数据分析,病例纳入时间在2017年6月-2020年5月,共116例,依据住院部序号均分小组,早期58例一组,予以传统管理模式,后期58例一组,予以经口摄食管理模式。结果:后期组患者误吸、肺炎发生率显著低于早期组(P<0.05);后期组患者专业技能、人文关怀等维度满意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于老年脑卒中吞咽障碍治疗中辅以经口摄食管理,可规避误吸、肺炎发生情况,患者满意度提升,临床优势凸显。
【关键词】老年患者;脑卒中;吞咽障碍;护理;经口摄食管理
脑卒中为临床常见脑血管疾病,发病人群以老年患者为主,男性发病人群略高于女性;脑卒中诱发因素较多,与老年慢性疾病具有高度关联性,例如高血压、高血脂、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等,严重危害老年患者生命安全。脑卒中主要分为出血性脑卒中及缺血性脑卒中2种病理类型,发病较为急促,患者发病后伴有明显语言及肢体功能障碍情况,部分患者合并吞咽障碍,临床表现特异性较高,对疾病治疗时效性要求较高,需开展有效治疗应对,以逆转神经功能损伤,提高预后治疗效果。吞咽功能障碍作为脑卒中常见伴随症状,严重影响疾病治疗进程,对患者身心健康具有极大影响,针对脑卒中吞咽障碍发生因素、临床治疗需求开展有效的摄食管理,具有重要课题研究价值。现研究笔者为提高我院神经内科临床治疗有效性,于脑卒中治疗期间开展经口摄食管理模式,旨在提高脑卒中治疗有效性,为疾病预后转归增效,选取传统管理为参照,实施平行比对。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笔者单位神经内科收治的脑卒中伴吞咽功能障碍老年患者进行数据分析,病例纳入时间在2017年6月-2020年5月,共116例,依据住院部序号均分小组,早期58例一组,男35例,女23例,年龄60-87(68.79±1.76)岁;后期58例一组,男37例,女21例,年龄60-85(68.55±1.79)岁;统计分析2组脑卒中伴吞咽功能障碍患者基线资料(P>0.05),差异提示具有比对价值。
纳入标准:(1)116例患者均满足中华脑卒中医学会对疾病的评估标准,经体积黏度吞咽试验呈阳性,合并吞咽功能障碍;(2)患者及(或)监护人对研究项目知情,授权研究。
排除标准:(1)合并慢性神经功能障碍、恶性肿瘤、急性消化道系统疾病;(2)因其他因素导致吞咽障碍;(3)治疗依从性较差,或中断研究患者。
1.2方法
2组患者均采用相同的对症治疗,由相同医务人员开展医疗服务;早期组患者于治疗期间辅以传统管理模式,给予患者饮食指导,加强患者口腔管理,于患者进食前后进行口腔清理,降低口腔内细菌含量,可有效避免吸入性肺炎。后期组患者于治疗期间辅以经口摄食管理模式;(1)加强对患者病情综合评估,借助体积黏度吞咽试验,评估患者吞咽功能,并了解患者机体状况,因脑卒中发病后机体处于高凝状况,长时间卧床影响机体代谢紊乱,极易导致营养不良情况发生,需依据患者机体素质、治疗需求等合理开展饮食指导,选取营养丰富的营养液给予患者营养补充,采用糖浆类或布丁状的食物,以便患者吞食;于进食后可辅以饮水,避免食用刺激性食物、粗纤维、坚硬食物等[1];(2)进食管理:指导患者进食体位,采用坐位或半坐位的方式,指导患者将颈部前屈,若患者无法自主完成坐位,可辅助患者将躯体、床面呈45度角,将患者头部偏于健侧,利于吞咽食物;明确摄食注意事项,设施采用少食多餐的模式,每次食物量介于2ml-10ml之间,并依据患者吞咽功能改善情况,逐渐增加食物剂量,最高不超过2ml,可采用金属勺喂养的方式,将食物放置于健侧舌中后部位,轻压舌部,刺激患者自主进行吞咽动作,辅助患者进行摄食,建议采用8分饱,避免患者过饱,以免导致呕吐情况发生,于患者进食30分钟后避免患者平卧,采用半卧位的方式,促使食物流至胃部进行吸收代谢[2];(3)给予患者有效的心理辅导,因脑卒中疾病发病急促,患者吞咽功能障碍发病较为突然,伴有明显躯体障碍情况,患者心理承受度不佳,极易导致恐惧、焦虑、消极等情绪的发生,出现抵触进食等情况,需针对吞咽功能发生因素对患者进行健康宣教,告知吞咽障碍发生情况,重点告知疾病可控性,可通过有效的摄食管理,改善吞咽障碍情况,并针对进食重要性对患者进行告知,提高患者健康重视度,有效提高患者进食依从性,改善患者心身身心状况,避免因患者因素导致不良事件的发生[3]。
1.3评价标准
记录比对2组患者误吸、肺炎发生情况;采用临床通用满意问卷调研表对患者于护理专业技能、人文关怀等维度进行评分。
1.4统计学分析
统计学软件SPSS24.0进行假设校验,P<0.05设为统计学差异基础表达。
2、结果
2.1 2组误吸、肺炎发生情况比对
后期组患者误吸、肺炎发生率显著低于早期组,差异显著(P<0.05),见表1。
.png)
2.2 2组患者护理管理模式满意评分
后期组患者专业技能、人文关怀等维度满意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见表2。
.png)
3、讨论
随着我国老龄化社会进程加速,老年人口比重增加,心脑血管疾病比重呈逐年递增趋势,成为危害老年患者生命安全主要病理类型。脑卒中疾病发病较为急促,疾病治疗预后较差,多伴有不同程度后遗症情况,以吞咽功能较为常见,严重危害患者生命安全,开展有效的治疗对策具有重要探究价值[4]。脑卒中吞咽障碍潜在危害较大,因患者进食困难,极易导致营养不良、贫血等情况,因其气道功能闭合,极易出现误吸、肺部感染,增加患者机体损伤,危害患者生命安全,需针对吞咽功能患者进食需求及疾病治疗需求开展有效的摄食管理,以满足脑卒中患者预后康复机体营养需求[5]。经口摄食管理模式通过明确患者机体状况及营养需求,为患者制定个性化的饮食计划,采用布丁状或糖浆状食物,便于患者吞咽,并通过外部刺激的方式,刺激咽喉部进行反射性吞咽,避免失误;于进餐后避免患者剧烈运动,可显著规避食物反流等情况,符合患者预后康复需求[6]。
综上,于老年脑卒中吞咽障碍治疗中辅以经口摄食管理,可规避误吸、肺炎发生情况,患者满意度提升,临床优势凸显。
参考文献:
[1]常娥.神经肌肉电刺激联合摄食训练在脑卒中后吞咽障碍病人中的应用效果[J].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2020,18(2):337-340.
[2]赵玉琴,黄思思.探讨经口摄食管理在老年脑卒中吞咽障碍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J].实用临床护理学电子杂志,2019,4(38):179.
[3]王晓娟,常红,姚辉, 等.经口摄食管理有效降低老年脑卒中吞咽障碍患者发生误吸的效果研究[J].护理管理杂志,2018,18(7):486-489.
[4]华长军.吞咽-摄食管理对脑卒中吞咽障碍病人吞咽功能恢复及并发症的影响[J].全科护理,2019,17(34):4302-4304.
[5]朱亚芳,张晓梅,肖瑞, 等.经口摄食功能评估量表与洼田饮水试验应用于急性脑卒中患者中的信效度研究[J].中国全科医学,2018,21(3):318-321,329.
[6]霍佰慧,张伟滨,齐海瑞, 等.吞糊试验对脑梗死后吞咽障碍病人早期功能训练与摄食行为的指导效果[J].护理研究,2019,33(20):3590-3593.
作者简介:
梁琳,女,汉族,1987年出生,河南长葛,郑州大学。工作单位:长葛市人民医院神经内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