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捷
中国铁路乌鲁木齐局集团有限公司 新疆乌鲁木齐 830011
摘要:跨铁路桥梁的施工环境复杂,作业难度大,技术要求高,安全风险突出。在施工前开展安全风险评估,是加强安全风险预控、防范安全事故的重要手段。
关键词:公路立交桥;跨铁路安全防护;探讨
1工程概况
某线路K1985+233(上行)和K1974+480(下行)处上跨铁路,该桥位于龙水路道路桩号K1+486.80~K1+618.80范围,桥梁全长132.0m,桥梁按左右两幅独立桥设计,中间设2m镂空段,每幅布置为6.5m人行道+12.0m行车道+0.5m防撞墙=19m,总宽度为40.0m。梁体采用先简支后连续T梁,梁高2.5m。采用盖梁柱式墩,桥墩采用分离式Y型墩,基础采用桩基础,桩径为2.0m。桥台根据高度采用重力式、埋置式桥台,基础采用1.8m桩基础。桥梁与铁路相交位置关系。
2风险管控措施
(1)编制专项施工方案,方案应经过专家评审和铁路局相关业务部室审查。(2)转体结构设计单位、转动体系材料供应及制作单位应具备相应资质,施工单位应对桥梁结构设计、转动支承系统设计、平衡系统设计及动力系统设计进行审查和验算。(3)球铰的深化设计图应经过设计单位认可,承载力满足设计要求;球铰进场应进行验收,检查球铰的直径、曲率半径、球面贴合度、表面质量等各项指标是否满足设计要求及施工要求。(4)应按规定提前将施工计划上报路局相关单位,按要求设置驻站联络员,遵守营业线施工有关规定。(5)转体前应对各项准备工作及转体设备进行检查、试验,保证整个转体平稳、顺利进行。控制系统在运行前必须经过空载联试,确认无问题后再投入使用。(6)牵引千斤顶应使梁体按设计速度进行匀速转动,转体过程中应对梁体、墩柱实时观测,并应根据观测数据指导转体施工。根据测量观察在距转体到位1m时,牵引千斤顶应放慢转速,由连续作业变更为点动操作,梁体逐步就位。为保证转体就位正确,施工时应控制止动挡块的施工精度。转体到位后应锁定连续平转油缸下锚,并应完成油缸安全行程。(7)现场应有备用电源和备用千斤顶。(8)作业结束后,应确认达到放行列车条件后,方可进行施工销记。
3跨线施工的具体安全防护措施
3.1桩基施工安全防护措施
(1)钻机拼装、就位后的摆放位置要平稳、牢固不侵入铁路限界,铁路外缘搭设临时安全防护排架,防止冲孔振动土石滚入铁路限界。(2)在铁路硬化路肩设置观测点,冲孔过程中每天观测是否对铁路路基产生影响,发现问题及时报告,并调整施工方案。(3)泥浆调制严格按照规范执行,避免出现坍孔;冲孔产生的泥浆排入开挖的泥浆沉淀池,严禁泥浆乱排;冲洗导管、混凝土搅拌运输车、施工机具的水排入指定的沉淀池,严禁水流排向铁路路基。(4)钻机摆放位置、汽车吊摆放位置、泥浆池、混凝土运输车送料通道、临时材料堆放场地均应布设在距铁路的远侧。
3.2承台、墩身、盖梁施工安全防护措施
(1)承台基坑开挖产生的土体应运离基坑,避免基坑坍塌,同时应注意高处边坡落石,伤害施工人员。(2)支架搭设完一层后应立即安装接地线,接地电阻测试合格后方可继续向上搭设。(3)竖向布置的钢筋安装时垂直向上传递,钢筋传递必须在远离铁路侧,防止侵入铁路限界。(4)墩身及盖梁施工因临近既有线,其支架、模板搭设(拆除)和钢筋安装必须在铁路工务段、铁路安监部门人员、项目安全员及防护人员的监督下,方可实施。(5)根据铁路安全管理的要求,所有机械作业、停留、施工机具的摆放均应置于距离铁路远侧,不得接近备用线和侵入铁路限界,同时倾覆距离和作业半径应小于摆放位置与铁路距离。
(6)桩基、墩柱中心位置需反复校核,墩、柱、盖梁模板安装后加强固定措施,保证列车运行产生的冲击振动力不影响墩、柱、盖梁的施工精度。为保证混凝土质量,在混凝土拌制过程中减小坍落度,掺入外加剂,缩短混凝土凝固时间,提高早期强度;在混凝土浇注结束后,延长拆模时间,加强养护,确保系梁、墩柱、盖梁的施工质量。
3.3既有线上方的横隔板、接缝、防撞护栏施工安全防护措施
(1)跨铁路上方的横隔板、湿接缝、防撞护栏施工时,严禁向下抛掷施工机具、材料、废料。(2)跨铁路上方的横隔板、湿接缝、防撞护栏施工时,派专职安全员旁站,如不慎发生物体坠落,及时进行清理,保证当日施工任务完成后既有线没有遗留物。(3)桥面铺装混凝土养护采用土工布,不能直接浇水养护,以防止滴水成线接触接触网,其余施工用水经导流槽排放至安全位置。(4)拆除模板时在T梁下方搭设可顺桥向移动的悬挂式操作平台,施工人员从一个方向后退拆除,拆除过程派专职安全员旁站,如不慎发生物体坠落,及时进行清理。
3.4既有线防护棚架施工安全防护措施
防护棚架为既有线常用的安全防护措施,本项目的具体要求主要为:两边是钢管脚手架,高度为8.98m,沿铁路内侧间距50cm,外侧间距100cm,垂直铁路方向间距100cm,上部间距50cm,两脚手架间净距11.23m,顶部为Ⅰ40工字钢,长14.23m,间距50cm。工字钢上满铺7cm厚木板,木板上满铺竹席、白铁皮,并将木板铁皮绑扎固定在工字钢上。轨顶至工字钢底8.3m;工字钢底至接触网承力索0.975m≥0.7m,防护棚架与线路中心线距离3.5m,具体安全防护措施如下:
(1)棚架施工方案及时上报路局相关部门,经审查批准后,签署施工安全协议,并报请月度施工计划。(2)棚架基础、钢管架搭拆的铺拆施工在封锁点外进行,棚架顶部工字钢的搭拆、顶部木板、顶部铁皮的搭拆施工均为停电封锁施工。(3)建立看守检查制度。首先,棚架搭设完成后必须安排2人24h看守;其次,每天安排专人上午、下午各一次对棚架检查一次,并做好记录;再次,每周车间安排一次对架管扣件的全面检查、复拧,确保防护棚架稳定。(4)加强棚架各组成部分连接,每次安装(拆除)作业须确保已安装(未拆除)部分结构的稳定和安全。(5)防护棚架的施工,临近所有施工作业包括工字钢搭设、拆除,均需封锁线路。施工时,联系既有线设备管理单位,在施工天窗时间内施工,同时申请停电并办理停电手续。(6)施工前和供电段等部门联系,对在立柱施工范围内的回流线路进行绝缘处理。该排立柱在回流线范围内采用绝缘材料包裹,立柱绝缘处理在吊装前施工完毕。(7)所有吊装施工作业,地面上用方向绳控制吊装材料,保证吊装材料不倾入和掉入既有铁路建筑限界内。机械操作人员必须是取得特种作业操作证并具有相关操作经验的人员。(8)在棚架左侧(下行线侧)搭设简易检查梯步,便于上下检查,棚架搭设完毕后,必须按规定设置防火设施、巡守人员,检查线路、路基、棚架处于完好状态,确保路基及线路质量安全。
4结语。
综上所述,在有效的设计与防护措施支持下,有利于保持新建公路上跨铁路立交桥良好的应用效果,并延长其使用寿命。因此,在实现新建公路上跨铁路立交桥建设目标的过程中,需要积极开展其设计与防护工作,并找出有效的措施,使得这类立交桥的设计与防护工作更加高效。
参考文献
[1]尹彦文.浅谈上跨既有铁路桥梁施工安全管理对策[J].江西建材,2016(02):161+165.
[2]洪清庄.大跨度连续梁上跨铁路营业线施工安全防护技术[J].世界桥梁,2015,43(06):20-24.
[3]何达.铁路路基上跨在建公路隧道的安全论证[J].四川建筑,2015,35(02):96-98.
[4]付晓莉.公路立交上跨钦北铁路营业线施工安全技术应用[J].江西建材,2015(03):152-1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