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乔重
中建二局第三建筑工程有限公司,广东深圳518000
摘要:裂缝的产生在一定程度上会影响工程质量,若有裂缝现象,就会导致工程出现安全问题,甚至威胁大家的生命、财产安全。如果未及时发现并处理,裂缝不可避免地会扩展,并可能影响整个土木工程的结构。因此,为了提升工程的施工进度,提高建筑的施工效果,必须要积极做好裂缝的预防和处理工作,发现问题及时处理,提高施工工程质量。本文针对土木工程施工过程中常见裂缝的多种类型分析其形成原因,并提出一些具有可行性的裂缝处理策略。
关键词:土木工程;施工;裂缝处理
中图分类号:TU712
文献标识码:A
引言
对于工程质量而言,其在建筑工程全过程管理工作中占据主要地位,同时,土木工程最常见的质量通病便是裂缝问题,裂缝的出现会降低建筑工程结构的整体性,使得建筑工程的质量受到严重的损害,而且还会缩短建筑的使用寿命,情况严重时会给建筑的使用寿命造成影响。造成裂缝的原因主要是材料不合格、施工方法不正确、养护措施不当、施工措施不到位等。如果建筑工程楼出现裂缝,就会提高工程内部钢筋材料受腐蚀的可能性,从而降低钢筋混凝土自身结构的承载能力、耐久性和抗渗能力,不仅会影响建筑物整体的使用功能,还会使得钢筋锈蚀,混凝土碳化,从而降低建筑物整体的承载能力。
1造成土木工程施工出现裂缝的主要原因
1.1干湿型裂缝
干湿型裂缝是混凝土结构工程的常见裂缝类型之一,具有普遍性、广泛性等显著特征。诱发混凝土结构干湿型裂缝的主要原因为混凝土施工过程缺乏科学而必要的操作手段,对初凝阶段的混凝土施工成果防护不足,导致混凝土表面内外干湿程度不一,加之空气流动强度的作用差异,水分蒸发进程不一致,待混凝土干燥成型后,容易出现裂缝。干湿型裂缝通常具有多种不同的外在表现形态,严重影响土木工程混凝土结构工程的整体安全性和美观性。
1.2沉陷裂缝
混凝土沉陷裂缝质量通病出现的成因为地基土质过于松软、地基含水率过高、土质不均匀,抑或是回填土密实度较差。在荷载作用下,建筑地基出现局部沉降、不均匀沉降等现象,对混凝土结构质量造成不利影响。如在混凝土模板所放置地基出现不均匀沉降问题时,将会使模板底部松动、支撑间距过大,最终导致混凝土出现沉陷裂缝质量通病。而常见裂缝形式包括贯穿性裂缝及深进裂缝。针对沉陷质量通病,企业应提前开展工程地质勘察作业,及时发现不良地基问题,并对混凝土模板安装位置的地基结构稳定性进行检测,将地基沉降量控制在合理范围内。
1.3施工质量因素
在实际的施工过程中,相关施工人员要着重针对整体施工计划进行严格细致地把关,进行科学合理地设计和制定,着重针对整体工程的施工方式、施工距离、配比等相关内容进行科学合理地设计。如果在其中某一个环节出现漏洞或者不足,极有可能导致整体工程的施工质量受到严重影响,进而产生结构裂缝的问题。除此之外,施工现场的施工人员要针对现场情况进行严格细致的勘测和考察,严格把关施工材料、设备、人员等方面的具体情况,做好质量把关,如果施工材料出现以次充好等问题,极有可能导致整体建筑工程结构受到严重影响,或者材料、机械不符合既定的标准和质量要求,也会导致整体施工质量受到严重影响,进而造成整体工程结构出现裂缝等相关问题。
2土木工程施工中的裂缝处理技术
2.1严格控制混凝土质量
为了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有效减少土木工程中裂缝的发生,在施工前必须严格控制混凝土的质量。一般来说,混凝土的质量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控制:首先,在采购混凝土时,应严格按照标准进行采购,使采购的混凝土质量必须符合建设要求。其次,合理运用科学储存方法,结合施工环境,努力做好混凝土的储存。特别是在缺水的宁夏地区,必须考虑到昼夜温差大,少雨干旱的气候特征,并特别注意混凝土的存放环境。只有采取上述两种措施,才能使混凝土的质量达到施工标准,避免产生裂纹,提高混凝土使用的安全性。
2.2进一步有效加强混凝土浇筑的养护工作
通常情况下,在实际设计图纸中对于实际的混凝土养护时间要有十分明确的规定,在浇筑施工结束之后的12个小时之内,必须对于已经浇筑完的混凝土实施相对应的养护处理措施,从而使混凝土的质量得到充分保障。首先,要着重做好保温保湿的养护,这样才能使养护效果进一步提升。保温工作是最先需要着重关注的养护工作,要妥善针对混凝土构件进行切实有效保温,尽可能采用更科学可行的防晒手段,从根本上避免内外温差过大而导致结构裂缝问题出现。施工人员要结合具体的设计要求和施工需要进行科学合理地施工,利用草席、塑料等相关手段注重做好养护工作,杜绝人为的干预和破坏给混凝土造成危害,需要委派专人进行管理,确保保温效果能够得到充分的提升,从而为整体工程质量的增强提供必要的条件,进而规避建筑工程结构裂缝出现。其次,针对混凝土的具体养护时间而言,其在很大程度上受到实际的施工环境以及原材料等相关因素的影响。所以在实际的养护时间方面,要结合具体的情况来予以明确,在整个过程中,要从根本上控制好混凝土的实际养护时的湿度等等,要进行及时洒水,确保整体结构能够维持在湿润的状态,并着重做好及时有效的强度检测工作,要对其进行随时随地的测量,同时将测量数据进行相对应的记录和分析,并对其进行相对应的调整和优化,在具体的混凝土养护环节,可以用薄膜对其覆盖,以此使混凝土的实际湿度有效控制,这样能够充分规避裂缝问题出现。
2.3施工方法控制措施
对于大体积混凝土而言,其在施工过程中要在混凝土表面预留一些孔道,才能形成内部的冷水循环系统,从而有效降低混凝土的反应温度。在设置孔道时,要确保混凝土的降温速度不会超过1℃/h,同时也不得低于0.5℃/h。如果是在岩石地基或厚大的混凝土垫层上浇筑混凝土,那么要在其表面铺设一层防滑隔离层,然后浇筑厚度为5mm的沥青胶,或者铺二毡三油。此外,对混凝土进行适当的振捣,提高混凝土结构的密实度,同时,尽量延迟模板的拆除时间。在将模板拆除以后,确保混凝土表面的温度不会下降到15℃以上,而且,将振捣的次数提高至两次以上,以此来提高混凝土的强度和抗裂性。根据实际工程的特点以及施工要求选择使用UEA补偿收缩混凝土技术。
2.4温度控制
混凝土裂缝的最大原因是温度的变化,在混凝土施工完成后,混凝土中的水分开始蒸发,此时,温度变化对混凝土影响很大。在大型土木工程混凝土的施工中,有必要通过浇筑和冷却的方法有效地将混凝土的温度控制在一定范围内,以减少混合时产生的混凝土裂缝,提高工程施工质量。在某些高温条件下,混凝土墙主要由碎石和水冷却,浇筑表面的厚度应保持尽可能小,便于更好地散热。在低温环境中施工时,必须保持混凝土浇筑层湿润,减少外部和混凝土施工温度的变化,有效控制施工裂缝。
结束语
总的来说,在现阶段的土木工程建设过程中,裂缝处理极为重要,在土木工程建设中加强裂缝控制是提高项目质量的有效途径。因此,在实际施工开展中,有必要加强施工质量控制,积极分析施工裂缝的成因,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案。严格规范施工人员的行为,减少裂缝的发生,从而为促进土木工程行业的发展提供良好的基础。
参考文献
[1]马岩.土木工程施工中裂缝处理策略[J].门窗,2018(02):237.
[2]俞红泉.土木工程施工中裂缝处理策略[J].四川水泥,2017(12):266.
[3]钱泓阳.土木工程混凝土施工技术及质量管控研究[J].砖瓦,2020(06):168-1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