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经济管理风险和防范措施思考

发表时间:2020/12/17   来源:《工程管理前沿》2020年25期   作者:宋德榕
[导读] 工程经济管理是指对建筑工程的建设、投资以及运营等相关环节进行科学合理的控制,使其能够顺利地实现预期目标
        宋德榕
        浙江华东工程数字技术有限公司,浙江 杭州 311122
        摘要:工程经济管理是指对建筑工程的建设、投资以及运营等相关环节进行科学合理的控制,使其能够顺利地实现预期目标。在实际生活中,工程项目涉及到诸多方面与领域。因此在施工过程中会存在着各种风险因素影响了整个项目的完成进度和质量安全问题;同时也会出现资金投入不合理情况或者资源配置不当导致施工成本超支现象发生等等一系列问题的产生都与建筑工程经济管理有着直接联系起来。
        关键词:工程经济、项目管理、风险防范
        第1章 绪论
        1.1研究背景及目的
        随着我国科学技术水平以及经济的高速发展,作为经济和工程的交叉学科,工程经济学也随之发展了起来。我国当前的建筑市场属于供大于求的买方市场,并且建筑市场的竞争也越来越激烈,这就使施工企业面临越来越多的风险。并且严重困扰和制约了行业和企业的发展。如何运用科学有效的手段来规避风险、预测风险、转移风险,充分保证企业的可持续发展,是当前企业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1.2研究思路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工程项目的施工规模越来越大,同时也伴随着较大风险。因此如何在保证质量安全、降低成本和避免投资不足等方面进行管理就显得尤为重要。本文以工程经济管理风险的概念、特征、分类以及产生的主要原因开始论述,然后再到具体的防范措施,我们该如何去防范、规避风险,最后是对本文的总结和展望。
第2章 工程经济管理风险概述
        一个工程项目迅速发展推进的过程中,在工程经济管理方面,或多或少会存在一定程度的风险,包括经济管理意识、工程建设方案完善性以及施工人员管理人员的素质等,都会对工程上的经济效益产生影响,而且在某些竞争激烈的行业内,工程经济管理体系中小小的风险隐患,经过巨大的外界压力下,可能会造成预料之外的影响,甚至影响整个项目进展。
2.1工程经济管理风险的概念
        工程的施工建设过程也是投资资金花费的过程,工程经济管理就是基于此进行管控,最大限度提升资金利用率,在保证工程质量的前提下,完成最大的建设效益和目标,追求尽可能少的资金投入。而工程经济管理风险是在各个工程建设、工程管理、经济管理以及人员管理的环节中存在的影响整个工程经济效益的风险隐患,良好的风险管控能够有效降低风险,但并不能完全消除,工程项目越复杂周期性越长,所隐藏的风险就越大,需要投入的风险管控成本就越高,而且随着投入成本的增加,风险降低速度会减慢,风险程度会逐渐趋于零,但是随着工程进展,风险程度也会产生相应的波动,而无法消除至零,所以依据投入成本以及产生收益对经济管理风险的合理管控也是工程经济管理中的一环。
2.2工程经济管理风险特征
        工程经济管理风险的特征主要有以下几点:
        1、客观性。风险是客观存在的,在工程项目的规划、建设、管理、完工、运营等环节中,风险都是存在且实时影响整个项目的。例如建筑项目的规划中,材料价格的上涨引起预算的变动、施工地点周边环境变化引起的施工方案变化等,都是可能存在的风险,人为的风险管理能降低这些风险产生的影响,但是无法消除风险的存在。
        2、随机性。风险的产生具有一定随机性,工程项目推进中有无限的变化可能性,而管理人员知识是有限的,事前的风险规划在实际生产过程中会有失效的可能性。例如常见的道路施工中,由于天气原因,导致的工期延误、材料受损等风险,这些风险在事前会有一定的准备,增加工期、做好保护措施等,但是天气的恶劣程度、变化频率在长期的规划中都有可能失控。
        3、有害性。风险一定会带着对工程项目的负面影响,在经济上、质量上、时间上等方面都会有损失,不同的风险程度有不同的损害表现,良好的工程经济管理会消除大部分的风险,规避掉大规模的损害。
        4、连带性。风险的威慑力很大程度上来源于其连带性,工程项目的连续性以及蝴蝶效应的存在,使得某一阶段的微小风险可能影响后续的阶段和其他相关方面,从而对整个项目产生巨大的影响。
        5、可控性。风险在一定程度上是可控的,充分的事前规划能够规避掉绝大部分的风险,管理人员的知识储备和管理素养决定了风险的可控程度和产生风险后应急准备的充分程度。
         工程经济管理风险的上述特质使得工程项目开展过程中的风险有极大的隐患性,又有比较乐观的管理方式。
2.3工程经济管理风险分类
        工程经济管理风险依据工程项目的阶段大致可以分为投标风险、施工风险和管理风险。


        投标风险主要由竞争方的不当竞争、投标制度与市场环境差异以及工程设计不完善等方面引起。竞争方恶意压价,为中标而不断降低自身报价,无视成本、质量、规定等,打破市场原有竞争规则,使投标环境陷入恶意竞价的局面;投标制度的改变缓慢与市场环境变化快速产生矛盾,使得规定与实际价格有较大差距而影响工程规划;投标工程设计方案中对于隐藏的或者深层次部分未考虑周全,而导致实际施工情况与规划有差异,修改规划和修正施工方向引起工程项目的滞后和成本增加。
        施工风险存在于施工过程中,工程的施工必然会受到气候、地质、设备、技术、人员等多方面因素的制约,气候的变化程度频率、地质的复杂程度、设备的优劣、技术的高低、人员的素养等区别都会产生不同程度的风险,施工中人员的操作不加以规范也有发生安全问题的风险,工程质量的把控监督如果做的不到位,也会有安全、质量不达标、延长工期的风险。
        管理风险存在于整个工程项目建设和运营中,由于实际情况的差异,比如地区不同、人文理念不同、侧重点不同,管理体系也会不同,而繁多复杂的管理体系区别,使得具体的管理体系会与实际情况产生差异,而且管理人员的知识储备和职业素养等,也会在管理质量、管理成效方面隐藏风险,产生由于管理不合理导致的生产建设问题。
2.4工程经济风险产生的主要原因
        工程经济管理风险根据分类总结出的产生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恶意投标竞价。投标阶段为了中标,无视成本、人力、质量等价格影响方面,不断压低报价,打破市场规则,将参与方都拖入为中标而压价的恶意竞争中。
        投标认识不足。投标阶段忽视除了价格外的影响因素,以价格为唯一要素,认识不到工程设计合理、工程环保建设、长远使用等方面的重要性,认为投标即是追求最低价格。
        投标制度滞后。市场变化是快速的,工程设计过程中也会因为市场的变化而不断迭代更新,而投标制度由于影响重大、涉及面广泛,制定流程往往较长,所需时间较长,导致制度的滞后和不准确。
        实地环境变化。施工现场的气候、地质变化会影响到项目计划是否能如期进行,修改施工计划需要对工期、工程质量等方面重新考量,从而增加风险。
         施工操作差异。施工所用的设备、技术和施工人员的综合素质是项目计划执行的关键部分,施工人员的素质参差不齐,人文理念也有差异,管理方面如果不够重视,对整个工程的影响是肉眼可见的。
         工程经济管理体系不完善。工程经济管理体系的重视程度和设计管理人员的知识储备技术理念会直接影响经济管理体系的建设,不完善的管理体系会放大客观存在的影响因素,如投标竞争意识、环境变化、施工人员综合素质等方面的风险,而实际情况中,很多工程项目实施过程中暴露出的问题,都脱离不了管理体系上缺陷。
第3章 工程经济管理风险防范措施
3.1提高工程经济管理的认识
        树立建筑工程项目工作者的经济意识。建筑工程的经济管理工作,是一个全过程、全员的系统性工作,从工程项目的管理阶层到项目的作业阶层,都应该全面树立成本的控制意识,把进度、安全、成本、质量管理科学合理的统一起来,才可以充分实现企业效益与社会效益的统一。加强工程技术与经济管理的结合,现阶段存在的主要问题,首先是施工方案缺少经济比较,其次是造价工程师大多不参加施工方案研究,无从进行经济分析,因此,今后,要加强工程师与造假工程师的合作,从组织机构上将两者结合起来,形成综合功能的团队。
3.2建立完善的工程经济管理制度
        建立健全的组织体制施工企业的各个分公司和子公司,应当完善自身的工程经济管理机构,并且配备必要的工作人员;为了更好的适应工程项目的投标工作,应当构建“设计项目机构”和“市场营销部门”;为了充分的加强企业工程经济的管理,应当构建“工程经济部门”,专门性的负责索赔管理、定额预算、预算成本的监控和检测。建立完善的内部控制、引入竞争机制。为减少管理过程中的漏洞和不规范行为,工程经济相关部门形成了完善的内部监督体系。引入竞争机制,开展工程项目内部竞标,适当地引进外部单位参与投标,以便找出管理差距和盈亏责任。
3.3精准把握投标报价的措施
        施工企业必须摆正自己的态度,明确自身责任,在对工程实际情况彻底掌握后绘制与实际相符的图纸;项目清单必须与招标剂量规则保持一致,投标方要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以招标方提供的图纸和计量规则对自身资产能够承担的程度进行考量;施工企业要摆正态度,正常竞争,杜绝压价投标等情况出现,要深刻认识到压价投标的利害关系,政府也要加强管理,杜绝压价投标行为。
第4章 总结与展望
        综上所述,经济和工程二者是密切相关、相辅相成的,它可以共同促进业主与施工企业的发展。因此,企业只有在大量的工程实践过程中,努力地减少、转移和规避风险,不断地增强经济管理,充分地提高企业集约化管理水平,才可以切实地确保企业的良性发展,保证企业的发展质量,取得最大的经济效益。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