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建斌
山东省莱州市政务服务中心 261400
摘要:在社会经济水平显著提升的背景下,完整的产业链既是营商环境也是竞争力。对企业家来说,当地有没有成熟的产业链,有没有足够的市场需求,是项目能否落地的决定性因素。完整的产业链,让上下游企业之间抱团、扎堆发展,不仅降低成本,还能为企业发展提供更加有力的支持、保障和服务。笔者认为:政府部门在优化营商环境中,不能仅仅停留于扮演“服务员”的角色,更要结合当地产业发展实际,担当起“组织者”的重任。以产业链的完善与壮大,吸引和带动更多海内外企业投资兴业,才是政府层面招商引资、优化营商环境的正确模式。
关键词:产业链;营商环境;优化措施
引言
良好的营商环境是企业赖以生存的土壤,哪里营商环境好,人才就往哪里走,资金就往哪里流,项目就往哪里建。当前,国际环境复杂多变,国内经济下行压力加大,虽然我国营商环境有了很大改善,但与国际一流水平相比仍存在差距,特别是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世界经济增速放缓,优化营商环境,为企业降税减负、提高企业竞争力成为提振经济的重要手段。县域经济寻求突破发展应继续在优化营商环境上下功夫,全力在招商引资工作中出实招。而全产业链思维优化营商环境日趋成为更具长远眼光的选择。
产业链是一个包含价值链、企业链、供应链和空间链四个维度的概念,是各个产业部门之间基于一定的技术经济关联,并依据特定的逻辑关系和时空布局关系客观形成的链条式关联关系形态。通俗的讲,就是我们常说的产业上游、中游、下游等范畴。现有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没有一个企业能包揽整个产业链条,这就需要通过合作分工,实现产业链的某一个链条由某个专业企业来完成。但这也带来一个问题,即当产业链上的某一个链条因为某种原因出现断裂时,就会影响整个产业链。这次疫情期间,全国乃至全球层面太多企业因供应链出现断供不得不长时间停产歇业。
1全产业链思维对营商环境优化的重要性
近年来,全国各地营商环境都得到较为明显的改善。但是相比世界发达国家和先进经济体,我们的营商环境还有很多需要进一步优化改善的地方,其中产业链的短缺不完整是不少地方营商环境优化的硬伤。
习近平总书记曾经在《在统筹推进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工作部署会议上的讲话》中指出:“产业链环环相扣,一个环节阻滞,上下游企业都无法运转。区域之间要加强上下游产销对接,推动产业链各环节协同复工复。”当今全球化时代,产业链供应链你中有我、我中有你。这将直接威胁到我们的产业安全。北京、上海、广州等重要经济城市,疫情期间企业逐步复工复产进程中,均明显暴露出受制受困于产业链不完整的问题。
在疫情防控常态化以来,为做好六稳六保,全国各地继续加大招行引资力度。而在招商引资工作中,很多地方仍依赖于日趋加码的优惠扶持政策,忽略了产业链优化对投资项目的正向促进作用,不少项目在享受过短期的优惠政策后,因为产业链的不配套不完整导致项目产供销环节之间严重脱节,项目甚至面临难以为继的尴尬局面,导致了投资方损失和以商招商的积极性。由此,越来越多地方政府开始注重产业链的延伸与拓展,不仅仅局限于“点对点”招商模式,也不过度依赖短期政策优惠承诺,政府在做好“店小二”和“服务员”的基础上,更放眼长远,在“补链、扩链、强链”中挖掘当地产业发展深层次吸引力,不断激发企业自身创新创业活力,以产业链的完善与壮大,吸引和带动更多海内外企业投资兴业。
2全产业链思维优化营商环境的措施
一是要加强产业功能要素的同城配套,一方面,能够降低企业的交易成本;另一方面,也能够有效防控产业链风险。以合肥为例,该市围绕电子信息产业,在引进京东方这一家龙头企业之后,从上游的玻璃基板、集成电路、原辅材料、大宗气体、高端装备等,到中游的面板和模组,再到下游的整机制造、终端应用,该市打通了一条“从砂子到整机”的全产业链,成为全国面板产能最大、产业链最完整的产业基地。还有昆山有名的拆解笔记本电脑,按照缺什么补什么的产业链招商案例,都充分说明了产业链完整的重要性。
二是要构建跨区域产业配套协作机制。即在一个既定的区域范围之内,形成一个完整的产业分工格局,不同区域承担不同的价值功能。可以通过构建协调发展利益共享机制,如开展协同招商,强化购销合作;鼓励开展园区合作共建、引导企业跨区域异地投资建设重大产业项目,区域双方可依法依规分享相关固定资产投资、工业增加值、招商引资等经济指标和税收收益等,以贯通产业链,降低产业安全风险。
三是构建国际国内双支撑的供应链体系。推动企业应用精益供应链等管理技术,完善从研发设计、生产制造到售后服务的全链条供应链体系。推动供应链上下游企业实现协同采购、协同制造、协同物流,促进大中小企业专业化分工协作,快速响应客户需求,缩短生产周期和新品上市时间,降低生产经营和交易成本。与此同时,还可以多应用互联网技术,应用供应链理念和技术,大力发展智慧商店、智慧商圈、智慧物流,提升流通供应链智能化水平。鼓励批发、零售、物流企业整合供应链资源,构建采购、分销、仓储、配送供应链协同平台。鼓励住宿、餐饮、养老、文化、体育、旅游等行业建设供应链综合服务和交易平台,完善供应链体系,提升服务供给质量和效率。
四是鼓励重点企业实施产能优化重组。可以通过推进企业兼并重组,提高产业集中度,优化价值链配置,促进规模化、集约化经营,提高市场竞争力,培育一批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大型企业集团,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也可以支持重组企业整合内部资源,走以内涵为主的发展之路。鼓励将企业兼并重组与改组、改制、技术改造、加强管理相结合。鼓励企业创新商业模式,大力发展电子商务。还可以产业政策为引导、以产业发展的重点关键领域为切入点,鼓励大型骨干企业开展跨地区、跨所有制兼并重组,鼓励企业通过兼并重组延伸产业链,组成战略联盟,以此贯通产业链条,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加速推进企业复工复产向稳产满产转变。
五是以系统性思维提升营商环境的整合力
构建优质、高效、便捷的营商环境需要有与新时代相适应的系统性思维。一要坚持全链条思维,构筑营商环境新高地。持续推进全链条的简政放权,打通金融创新、人才扶持、企业扶持等政策的审批与服务,增强政务服务的主动性,做到“审批最少、流程最优、效率最高、服务最好”;二要坚持全周期思维,打造营商环境新优势。以企业需求为导向,围绕企业成长的全周期管理和全周期服务精准发力,加强跨部门、跨领域协同改革,压缩办理时间,降低企业制度性交易成本;三要坚持全要素思维,塑造营商环境新品牌。要素集聚靠环境,环境营造靠政府。地方政府要大力吸引人才、资金、技术等各类高端资源要素集聚,营造要素齐全的市场环境,化解企业融资难、缺技术、缺人才等难题。
六是壮大主导产业,形成产业集群
培育主导产业关键是培育龙头企业,龙头企业能有效吸引其他配套产业聚集,促进产业链从中低端向中高端迈进。龙头企业越多,产业链就越丰富,产业的带动性就越强,产业集群辐射力就越大。从长远来看,项目能否留下来、扎下根,归根结底,取决于能否持续盈利、长久发展,而产业链是否完整、强大,直接关乎这一需求能否得到满足。企业运行所需要素,无论是原料、设备,还是技术、信息,抑或产品等,都需要上下游的关联互补。一个完整有力的产业链,不仅可以降低企业成本,还可拓展附加值,增强产业协同性、凝聚力,提升企业抗风险能力。县级政府招引工作更要注重优化产业布局,提高主导产业集中度,立足优势产业培养龙头企业,帮助落户项目实现产业链上下游的互补和联动,实现产品效益最大化,提升企业整体规模、盈利能力和市场竞争力。
七是要进一步优化发展生态
要不断优化产业链、资金链、人才链、技术链“四链合一”加优质高效政务服务的“4+1”发展生态。加快聚集行业引领性强、成长性好的新锐企业和人才。要坚持顶格倾听、顶格协调、顶格推进,全面开放产业应用场景,持续推动创投风投基金与创新创业人才对接互动,用好用活资本市场,建立完善以企业为主体的引才育才留才用才机制,加快建设创业城市,营造良好创业氛围,努力成全企业家和创业者创意创新创造,陪伴广大创业者一起成长。同时,要在全社会深入开展民声倾听主题活动,进一步倒逼政府提升服务能力。
结语
完整的产业链是良好的营商环境,良好的营商环境反过来激励企业主动扩大产业链上的“朋友圈”。创一流营商环境,只有构建完整产业链,才能增强对优质企业、高新科技和资金的吸引力,才能促成高端产业聚集,才能实现企业高质量发展,进而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
参考文献
[1]李佛关.营商环境对中国品牌经济发展影响的区域差异[J].企业经济,2019(11):100-105.
[2]赵建英.全力优化营商环境,推动经济转型发展[J].前进,2018(05):30-32.
[3]林志帆,刘诗源.税收负担与企业研发创新:来自世界银行中国企业调查数据的经验证据[J].财政研究,2017(02):98-112.
[4]李清池.营商环境评价指标构建与运用研究[J].行政管理改革,2018(09):76-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