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永横 孙越军 武立财
中国石油运输有限公司长庆运输分公司 陕西 西安 710012
摘要:随着全社会对清洁能源的需求加大,国家加大了对天然气的勘探开采力度,由于天然气具有易燃、易爆、易泄漏等特性,所以天然气的安全生产变得尤为重要。由于天然气生产设备生产过程中常常伴随着高温、高压,长期使用容易产生老化、变形等问题,严重影响了设备的运行安全。当前很多从业人员缺乏安全生产意识,企业的安全生产管理不健全,对于天然气生产和作业人员人身安全都会造成很大的影响。本文首先对石油天然气生产进行了概述;详细分析了天然气安全生产的管理存在的问题;最后提出了推进天然气安全生产管理的建议。
关键词:天然气,安全生产,生产管理
天然气具有易燃、易爆、易泄漏等特性,加之开采过程中可能伴生硫化氢等有毒气体,企业在实施勘探、开发生产、储运等过程中,承担较大的安全风险,安全生产管理任务艰巨、责任重大。落实天然气生产企业安全生产主体责任、夯实安全管理基础、规范安全生产行为、提升应急能力是有效防范生产安全事故的重要手段和促进企业安全管理的重要支撑。
1天然气生产概述
石油天然气是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能源产业支柱,由于天然气具有易燃易爆和部分含硫等特点,近年来,随着政府和相关企业对天然气生产的重视和管理的加强,我国天然气的安全事故已呈现明显下降趋势,但依然发生了一些重特大事故。目前我国不断出台完善有关法律法规进行严格的约束,石油天然气行业和企业也通过制定相关的标准和规章制度,完善安全管理体系等一系列措施来最大限度的降低安全生产事故的发生。但随着市场的开放,很多地方企业也进入天然气生产队伍中,由于生产队伍和人员文化素质的良莠不齐,现场人员对安全管理的重视程度不够和对生产任务的过渡追求,这样就没有把人的安全与健康作为企业的首要工作来抓,由于生产现场,是事故风险和隐患的集中点,也是事故多发的地带,控制人的不安全行为和物的不安全状态,是现场生产工作的首要因素,也是预防和控制安全事故的重要环节,所以要建立和健全基层的安全管理体制和操作规程,狠抓现场安全管理,确保企业的安全生产。
2石油天然气安全生产的管理存在的问题
2.1队伍建设问题
目前,我国很多天然气生产企业的发展和建设普遍缺乏对安全生产的认识。企业招聘员工队伍文化素质参差不齐,人员关系错综复杂,对企业规章制度和设备操作规程现场变通和执行不严,员工培训和实习未严格落实,员工未取证、证件过期在岗现象普遍存在,由于薪酬等问题导致企业人员留不住人才,导致企业基层一线员工队伍流动性大,新人对工艺、设备的不熟练和对突发事件的应对不当往往造成事故的主要原因。
2.2规章制度和操作规程的问题
近年来,随着天然气产业的大力发展,大量资本新进入这一行业,由于大多数企业制度往往借鉴其他单位的制度和相关操作规程,但一个企业,有自己的特殊性,特别是生产设备采购非同一厂商,设备规格型号不一致,工艺流程存在差别,制定相关制度和操作规程的人员由办公室资料员制定,现场一线操作工人未参与,导致操作规定可操作性不强。
2.3设备设施、安全附件的问题
天然气生产从场地建设、设备设施选型、验收、安装、调试、试运行和日常维护保养、检查到报废的全生命周期管理,在日常生产中,由于普遍存在赶工期,重生产的现象,导致设备在使用过程中未按要求及时维护保养、日常巡检不到位,设备隐患得不到及时解决;员工现场为方便使用自制非防爆工具,防静电接地线未真正接地,安全附件、仪器仪表未定期校验等问题多多。
3推进天然气安全生产管理的建议
3.1提高员工安全素养
一是严把人员入口关,制定员工岗位能力要求,严格按照岗位要求招聘员工,特别是一线操作工的招聘;二是落实员工入职培训和实习制度,并经过理论考试和现场操作考试合格后方可上岗;二是强化员工日常安全培训,严格落实班前会、周培训和月度培训会,学习法律法规知识和典型案例事故警示教育,切实提高员工的安全意识;三是制定和落实员工薪酬、岗位晋升激励体制,使员工得到相应的报酬和看得到希望,使员工对企业有归属感,稳定员工队伍;四是现场操作工应劳保齐全、穿戴整齐,正规操作,使用防爆工具,严禁使用自制或非防爆工具操作。
3.2完善管理制度和操作规程
建立健全管理制度,在综合考虑项目情况和业务实际的基础上,组成制度和操作规程编制小组,小组由各层级管理人员和现场操作人员组成,对原有制度和操作规程进行完善,使制度和操作规程具有可操作性。自觉培养人员的责任感,实行岗位责任制,重点加强制度建设,基层管理和落实各项措施,形成科学、健全、合理的运行、监督和考核机制。
3.3强化设备设施管理
强化设备全生命周期的管理,从设备的招标,设备的安装、调试、试运行和日常、定期维护保养着手,严格设备维护保养管控;不能因影响生产而忽视设备的保养维护工作。制定巡检计划,加强重点区域巡逻次数。通过各种方法和手段,查明设备运行中的风险,发现、监测和报告隐患,特别是严禁现场发生跑、冒、滴、漏等隐患,保证设备运行的安全,确保生产企业的安全,保障员工自身的安全。具体而言,检查周期应根据设备材料、工作压力、腐蚀等级、连接形式、使用寿命和周围环境(如人口密度、道路状况、季节变化等)来确定。
为保证设备的运行安全,天然气生产现场使用了安全阀、爆破片、防静电接地等安全附件和压力表、温度表等仪表,应建立台账,定期校验,强化日常巡查,及时更换不灵和实效安全附件和仪表等,不能因为生产而忽视安全附件和仪表的检查和校验。
利用现代化信息技术,视频监控对全生产区域进行全方位监控,数据远传对各设备、区域相关参数进行检测和分析,提高自动化管理水平。
3.4提升应急处置能力
完善应急管理,提升应急反应水平。一是强化员工的应急处置能力,如现场人员正压式呼吸器的正确佩戴和使用;二是制定符合企业实际情况的应急处置预案,结合实际情况,形成完整的应急体系,做好人员和相关资源的及时变更。充分发挥当地政府和其他兄弟单位的作用,与当地政府和兄弟单位加强沟通,充分发挥资源共享利用,完善应急网络体系和联动机制,进一步完善安全事故快速反应机制,同时更要特别重视防止发生事故和媒体应对事件,防止带来不必要的损失。
结语
做好安全管理工作,是企业安全生产持续发展,是深入学习科学发展观的具体实践,也是保障经济社会发展和维护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的内在要求,同时也是体现企业社会责任的一种体现。
参考文献:
[1]宋建国. 推进石油天然气安全生产的管理工作[J]. 化工管理,2019,11(02):188-189.
[2]李玉明.浅析推进石油天然气安全生产的管理工作[J].中国石油和化工标准与质量,2018,9(16):154.
[3]钱博. 推进石油天然气安全生产的管理工作[J]. 化工管理,2018,10(15):38-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