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金融下农村中小银行财务管理风险分析

发表时间:2020/12/17   来源:《城镇建设》2020年26期   作者:周慧一
[导读] 互联网金融的快速崛起与发展,使农村中小银行面临严峻的危机和挑战,但这也同样给予农村中小银行带来发展机遇
        周慧一
        桂林理工大学  广西桂林
        摘要:互联网金融的快速崛起与发展,使农村中小银行面临严峻的危机和挑战,但这也同样给予农村中小银行带来发展机遇。面对越来越复杂的经济金融环境,农村中小银行需要全面加强财务管理,有效控制财务风险,并在逐步提升银行财务管理水平基础上,充分抓住互联网金融发展浪潮下给农村中小银行带来的发展机遇。为此,有必要深入分析互联网金融下农村中小银行财务管理风险。
        关键词:互联网金融;农村;中小银行;财务管理
引言
        实现对农村中小银行财务管理相关风险的防控处置,是保证农村中小银行充分适应新时期社会发展需求的关键。因此,对农村中小银行财务管理工作的相关风险进行总结研究,并制定符合农村中小银行总体发展需要的工作财务管理工作改进策略,对确保农村中小银行财务管理相关工作的更好发展,具有重要积极意义。
1互联网金融对农村中小银行财务管理的影响
        互联网金融会对农村中小银行财务管理产生非常巨大的影响,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
        首先,在互联网金融领域快速发展过程中,农村中小银行不需要铺设物理网点方面增加运营管理费用,但是在信息系统建设、数据治理及高端人才队伍建设等方面亟待投入大量的资金成本。同时,互联网金融产品加速迭代,这将使银行传统业务受到严重冲击,那么中小银行要进一步促进业务发展,就要投入更多资金成本进行新业务、新产品的研发,以应对各种互联网金融产品对经营业务带来的挑战。
        其次,互联网金融的快速发展,使银行转变了传统财务管理模式。因为农村中小银行以往保持的是农村经济实体化财务管理模式,而互联网金融领域快速发展环境下,农村中小银行也在积极引进FTP资金定价管理管理会计等新技术提升财务管理的现代化水平,并研发更多网络化金融产品,使自身服务的客群通过网络渠道选择金融产品。
        第三,互联网金融使农村中小银行财务管理难度显著提升。农村中小银行在传统的财务管理模式下,主要是基于银行内部系统进行各项财务管理操作,主要财务风险集中在银行内部控制及操作风险,风险涵盖范围和种类基本可控。而在互联网金融环境下,系统性风险加剧,在与合作平台资金清算过程中,流动性风险日益显著。可能诱发风交叉叠加险,增加财务管理难度。
2互联网金融下农村中小银行财务管理风险
        互联网金融背景下银行财务风险如下。
        第一,资本充足率不足、负债率偏高引发的财务风险。首先农村中小银行自身资本金规模有限,资本补充渠道匮乏。其次,在互联网金融背景下,利用便捷的技术手段、公开透明的定价、多元化的结算方式,使得零售存款吸收能力增强,负债率偏高。银行以少量的资本运营大量的债权资产,扛风险能力下降,是银行自身风险爆发的根源。
        第二,资产质量不高引发的财务风险。首先,农村中小银行风险计量、风险识别及风险管控能力较弱,客户资源从线下转向线上,如果没有大数据风控做支撑,资产质量将是纸上谈兵。当损失类贷款比例过高、大量资金得不到及时回收,银行的财务风险抵抗能力会有一个明显下降,也就更容易陷入财务危机当中。
        第三,在互联网金融背景下农村中小银行流动性风险加剧,由于客群对市场嗅觉更加敏锐,客户行为难以及时把控,现金流预测有更多的不确定性,资产负债管理容易陷入被动局面。系统性流动性风险成为第一杀手。
        第四,盈利性下降导致的财务风险,在互联网金融背景下,产品多样化,定价透明,竞争更加激烈。

农村中小银行知名度较低,只能靠抬高负债成本、降低资产利率来取得客源,从而银行的盈利空间,银行盈利能力下降会使银行更容易陷入财务风险当中。
3互联网金融下农村中小银行财务管理对策
3.1完善银行内部制度
        完善银行内部制度建设的主要举措如下:
        第一,从全面加强农村中小银行财务风险管理的角度来看,互联网金融背景下银行要完善内部制度,必须进一步完善资本管理、资产负债管理制度,加强流动性风险持续监管与信用风险监管。
        第二,为提高资产质量稳健经营,在完善银行内部制度时银行要优化贷款期限结构,通过改善线上贷款管理流程问题、完善财务风险预警系统并加强贷后管理、实施信贷绩效考核等办法来降低不良贷款比例。
        第三,加强内部控制建设,重视银行内部人员财务风险管理意识的培养,同时构建目标管理体系、过程管理体系、监督管理体系,通过目标引导以及全过程监督使财务风险管理工作落到实处;第四,提高银行从业人员综合素质,此时,必须结合互联网金融背景下的银行财务管理需求与银行特点找对人员培养方向,制订出可行的人才培养计划与方案,同时适度使用激励、考核制度。
3.2加强银行财务风险管理系统建设
        完善银行财务风险管理流程主要从以下方面做起。
        首先,董事会应承担最终责任,监督高级管理层在风险管理体系对财务风险进行适当管理和控制。各条线根据不同业务与不同部门面临的财务风险对风险识别职责与基本分工进行明确;其次,银行要明确财务风险识别范围,使财务风险防范范围从银行内部逐渐向整个行业以及经济大环境扩张;再次,银行要完善风险识别内容,除了摸清财务风险规律、分析财务风险原因外,还要对财务风险进行更为有效的预警与防范;最后,银行要利用互联网金融背景下的各项先进信息技术,例如大数据技术,进一步完善风险识别方法。
        其次,加强银行资产负债管理信息系统建设,包括资产负债组合管理、现金流管理、资金头寸管理、内部资金转移定价管理、指标限额管理、流动性储备管理、压力测试和应急管理等,积极拓宽负债来源,优化资产负债结构。
        第三,建立实施管理会计体系,财务部门应加强主动管理,从预算管理、成本控制、风险预估、绩效管理等方面,提供更加科学、更加精准的量本利分析及EVA分析,提升盈利水平。
3.3提高农村中小银行的授信机制建设水平
        农村中小银行需要对授信机制在财务管理风险控制工作中的作用进行总结,从授信决策机制构建的角度出发,制定符合农村中小银行宏观发展战略的授信机制建设方案,以便满足农村中小银行发展战略需要的举措可以得到改良优化,更好地满足财务管理相关风险的控制需要。授信机制的具体建设工作需要加强对信用管理机制构成情况的研究,尤其要对授信风险评价工作的相关经验进行收集累积,使满足农村中小银行宏观发展需求的举措可以得到创新性构建,从而实现对风险因素的全面识别和管控。
        授信机制的建设工作必须实现对农村中小银行信贷业务占比情况的重视,以此作为风险等级判断工作的基础条件,使不良资产的处理控制措施可以在授信机制的有效帮助之下得到调整。要加强对审批性质工作权限构成情况的研究,尤其要对审批权限的下放特征进行创新性考察,使信用管理机制的建设能够与农村中小银行的总体发展需求相符合,在体现出授信机制价值的同时,实现对财务管理风险的有效控制处理。
结束语
        互联网金融的发展对农村中小银行是一把双刃剑,它虽然会使银行面临更加严峻的财务管理风险,增加财务管理难度和工作量,但是也会使农村中小银行具有更多发展机遇。为此,农村中小银行要坚持可持续发展原则,主动迎合金融领域发展潮流,全面关注财务管理风险的控制,健全财务管理风险控制机制,有效提升中小银行各项风险控制能力,最大限度地降低财务管理风险发生。
参考文献:
[1]丛林.网络金融时代农村中小银行财务管理的创新策略[J].黑龙江科学,2019,10(23):124-125.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