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工程项目管理中的成本控制措施分析

发表时间:2020/12/17   来源:《城镇建设》2020年26期   作者: 蔡金成1 徐凯凯2 黄熠枫3
[导读] 建筑工程项目管理中成本控制水平直接关系到整个工程的发展以及进步,建筑企业必须用较少的成本创造出最多的经济效益
        蔡金成1  徐凯凯2  黄熠枫3
        江苏南通二建集团有限公司,江苏南通 226000
        摘要:建筑工程项目管理中成本控制水平直接关系到整个工程的发展以及进步,建筑企业必须用较少的成本创造出最多的经济效益,应当着重分析成本控制的问题,并针对存在的问题找出合适的解决方法,最终对成本进行强有力的控制、降低成本,让企业获得更多的经营效益。下面对此展开探讨。
        关键词:建筑工程;项目管理;成本控制
        1 建筑工程成本控制的原则
        建筑工程的成本控制观念必须在工程的设计以及施工的各个阶段仔细地融入实际的工作中,并且通过技术升级以及方法比较对建筑工程所消耗的资源和费用进行监督和调解,及时纠正已经发生的成本偏差,并且将各项的施工费用控制在成本控制方案的预算范围之内。相关企业必须坚持政策性原则,成本控制必须根据党和国家的方针政策法规办事情,不能逾越国家的规范,坚守财富经营的规律;此外,也要坚持效益型原则,保证工程质量,从而追求效益的最大化。开源与节约相结合,要认真地对待实际成本,将实际成本与预算成本相比较。超出成本控制的部分,采取相关的措施降低,从而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此外,也应该加强坚持全面性的原则,即在各个方面都要贯彻成本控制的思想,确保成本控制能够有效渗透到工程的各个方面。
        2 成本控制问题
        2.1 成本管控体制存在问题
        部分国有施工企业管理模式一般由总公司、分公司与公司下属项目机构组成,三者无法根据具体情况开展工作,存在一刀切现象,因此使得项目变数增加,进而增加成本费用。另外存在管理体制不足现象,企业通常通过一体化形式管理员工,直接管理人员在员工职位安排与调用等方面缺少调度权,主要由企业统一安排,并且未根据项目规模对员工进行合理安排。同时以资金使用角度分析,其主要由项目部门独立开设来展开收支管理,由于企业缺少协调管理使得相关资金流动存在一定问题,均难以及时形成应对策略,导致使用率低。而由于缺少健全权责激励体系导致内部缺少活力,使得员工工作积极性与热情受到严重影响,阻碍企业的持续性发展。
        2.2 成本控制不足
        成本控制信息化水平较低。以管控手段角度分析,主要以手工管理为主,缺少现代化管理手段。在成本管理电算化方面略显不足,信息技术运用仅仅为初级水平,企业缺少计算机技术培训与应用,并未有效开发、利用相关软件,同时一些重要技术还未成熟,无法发挥计算机在成本管理中的作用。相关数据缺少真实性,因此无法真实反映实际成本情况,甚至一些企业为了提高工作量将其设定为追求目标,存在弄虚作假嫌疑,部分财务人员专业素质不足、成本控制与业务能力较低。
        3 成本控制措施
        3.1优化成本管控机制
        以项目为中心构建生产管理机制,控制施工进度,同时积极推广项目两制体系。创新有关管理制度,通过合同关系对企业直接干涉项目关系进行替代,并将项目中心作为主体构建针对性管理机制。企业执行人需要与项目责任人展开相关责任书签订,明确项目经理义务与职能范围等。开展相关核算工作时应该坚持项目独立性原则,促使管理工作得到优化和减少成本。企业可以拟定管理规则来为成本管理工作提供依据,建立健全激励体系和根据合同规定开展工作分配,从而促成良性竞争的氛围。
        
        图1  工期与质量关系
        由图1能够发现,在A1达到预期情况时难以通过延长工期实现质量提升,因此决策制定人员需要保证工期满足规定要求,加快建设缩短工程交付时间。以系统角度分析,可以借助平衡成本方案与项目质量、工期期限方案等充分协调各方面的关系。企业要想平衡发展需要注意成本控制以及经营收益,以成本控制角度分析,在短时间内高质量完成工程项目会使部分成本费用增加,然而以发展角度分析,能够明显提高企业知名度及增强自身影响力。与成本费用相比利处远远大于弊处,对此相关企业可以借助平衡方法和先进网络技术构建一套高效的成本管控手段。构建健全的成本管控制度。项目管理过程中应该具备科学、详细的项目规划,涵盖施工设计以及施工方案等内容,基于某种情况,两者的协调程度可以直接影响项目进展,因此,若是施工方案已经明确,需要合理制定施工内容并合理分解,为施工稳定进行提供保障,施工时应该准确预判施工成本,科学制定成本规划,按照施工步骤预判施工工期,合理制定资源使用与质量等方面计划,最后协调各种计划并对不同环节展开成本核算,为后续施工提供依据。
        3.2 构建信息化成本管控体系
        将信息化技术与成本控制进行融合,实时采集各个环节的信息,保证管理者能够及时掌控项目情况,按照信息反馈内容合理制定控制策略。在设计信息化管控体系时,需要涵盖以下内容:一是全面管理,成本管理需要具有良好全面性和全体人员的参与,同时需要企业制度支撑,将其融入企业生产全过程;二是责任管理,充分落实成本控制责任;三是目标管理,其在成本控制中较为常见,主要将项目目标管理和责任管控进行有机结合。同时需要制定以下几点目标:一是提高效率,通过计算机处理一些简单、重复性高的工作,以促进工程进度;二是借助经济信息系统数据收集能力,提高项目处理的时效性;三是将信息技术作为主要手段,与国有施工企业经营方式相融合,并以传统经营方式为前提创新管理思路,强化企业信息采集水平。为真正落实信息化体系,项目管理机构需要与软件开发公司建立合作关系,软件公司根据国有施工企业成本管控特点提供针对性产品,保证软件效能在项目中得到充分发挥。
        3.3 强化成本过程控制环节
        1)人工成本管理科学预测项目人工成本总数,同时结合市场人工价格通过招标方式开展施工队伍甄选工作,并坚定劳务和融。进行工程外包时需要签订工程合作合同。2)材料成本控制材料成本在施工成本中占有较大比重,材料控制水平直接影响材料成本。施工初期环节,国有施工企业开展成本控制工作时需要将工程质量作为核心内容合理控制成本。3)间接成本管控制管理成本在项目总成本中占有较大比重,仅次于材料成本。同时管理成本组成非常复杂、涉及范围较广。若是控制效果较差极易产生浪费问题和影响施工进展,特别在成本不断增长情况下应该强化成本控制力度。项目管理成本一般由管理层产生,应该在满足发展需要基础上合理分配岗位,以控制人力资源成本。
        3.4 项目完工后应对项目成本执行情况进行分析
        必须落实项目责任, 做到完工一个、清理一个、考核一个、奖惩一个。应遵循以下原则:项目工程总收入, 应以建设方签认的工程价款结算单为准。在建工程全部列入实际成本, 不得留有余额。核对与建设方往来, 对预收和应收工程款, 必须与建设方核对一致。各种材料, 要求做到工完料清, 没有库存。对没有用完的材料, 由项目部作价处理, 损益列入项目成本。分包工程, 按合同逐一清算, 弄清各合同完成总价、已付款、欠付款 ,对超合同付款必须查明原因, 落实责任。
        4 结束语
        综上所述,建筑企业应该根据自身特点与需要,认真分析成本控制中的不足并在此基础上制定解决措施,以提高成本控制效果。针对成本管控体制、信息化水平较低等不足,可以通过优化成本管控机制、构建信息化成本管控体系、强化成本过程控制环节等措施来优化,保证成本控制活动稳定开展,进而保证企业获得更大的经济效益。
        参考文献:
        [1]张霄寒,缪建涛.建筑工程管理中成本控制若干策略的探讨[J].江西建材,2019,(05).223,225.
        [2]费新春.建筑工程中成本分析与成本控制[J].价值工程,2019,(31).100-101.
        [3]孙志欣.建筑工程中成本分析与成本控制探究[J].工程技术研究,2017,(06).152-153.doi:10.3969/j.issn.1671-3818.2017.06.071.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