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夕波 姜勇
青岛建通浩源集团有限公司 山东省青岛市 266400
摘要:随着经济和交通行业的快速发展,道路的工程是市政工程中的重要组成成分,在道路施工的过程中,常常会遇到软土地的情况,如果没有及时采取相应的策略将会影响到道路施工的效果,会导致市政公路的投入和使用,影响市政公路的使用年限。文章就主要针对市政公路建设过程中的软土地检测和处理,帮助相关施工队伍能够避免挛吐剂的相关问题以及提供技术上的支持,以此来提高市政公路建设工程的质量和延长使用年限。
关键词:市政道路工程;软土地基;施工;处理技术
引言
软土地基不同于其他地质,在使用过程中,由于自身的稳定性较差,在强烈的振动或是地震等自然灾害的情况下,极易产生坍塌现象的发生,不利于交通出行的顺畅,给交通带来严重的堵塞,影响市民的出行。因此在市政道路建设的过程中,保证软土的稳定性,提高软土地基的承载力,对施工道路进行前期的勘探,制定相关的方案,有利于保证工程的高效率运作,对施工质量提供一定的保障。
1软土工程特性
软土是指淤泥、淤泥质土和部分冲填土、杂填土以及其他高压缩性土,这类土的抗剪强度低、压缩性强、渗透性小,具有结构性。软土一般具有以下特性:含水量较高,空隙比大,含水量一般在35%-80%之间,孔隙比为1:2;抗剪强度很低,一般小于20kPa,变化范围不超过25kPa,有效内摩擦角约为20°-35°,固结不排水剪内摩擦角12°-17°,随距地表深度的增加而增大,每米增长率为1-2kPa;压缩性较高;具有明显的结构性,一般为絮状结构;渗透性很小;具有明显的流变性。
2软土路基的基本特点
2.1塑形体积应变
在软土地基中会存在某一区域的絮状物,而这是构成软土层的主要成分,如果其整体结构并没有受到破坏,那么其强度相对稳定,否则将会产生松垮稀释现象,引发周围的地基出现失稳性,比如常见的滑动、挤压、溢出和沉降等现象。同时在持久的外力载荷作用下,还有可能使其发生形变行为,十分不利于其稳定性。因此在针对软土地基开展施工的过程中,一定要对其进行剪切实验,从而收集到相关软土地基的数据,具有针对性的采取措施以提高整个路基的稳固性。
2.2结构不均匀
一般来说,软土地基其内部所含的土质较为松软,硬度偏差。同时同一区域内的不同土层也会存在较大的差异性,导致其在应用过程中极易产生受力不均匀的现象,进而出现各种断层,长此以往还会由于过载而导致整个道路出现严重的塌陷,甚至还会引发各种安全隐患事故。
2.3抗剪强度较低
软土地基相对来说更容易压缩和变形,同时其抗剪切能力较弱,所以在针对此类土质开展施工的过程中其道路所能承受的最大承载强度相较于传统的路段要更低,因此也就容易造成路面发生不均匀沉降的行为,另外由于其抗剪切强度比较小,整个路面的强度稳定性较差,很容易受外界因素影响而产生断层行为。
3政道路软土地基存在的问题
3.1软土地基稳定性不足
一般的市政道路都是软土地基,由于软土的自身有含水量高、渗透性小等特点,因此市政道路的软土地基大多处于类似水中浸泡的的状态,大型车辆承载大量的货物,承载力超标,长期经过此处会对此处的软土地基处于超负荷状态,致使软土路面下沉,造成路面坍塌的现象,严重时大型车辆会侧翻,造成不可挽回的经济损失,给城市交通带来不良影响。
如果软土沉降不均匀,会导致路面出现大面积裂痕,使雨水、地下水涌入软土地基的结构中,使软土的稳定性不受控制,造成路面结构崩塌,给国家带来经济损失与安全风险。
3.2软土地及承载力弱
路面的建设,一般可以承载标准为,1型轴,单轴单轮,7吨;2型轴,单轴双轮,10吨;3型轴,双轴双轮10吨;最高型轴,9型轴,三轴单双双轮,20吨,大货车总重认证标准是,6轴及6轴以上货车49吨,远远超过地面能够承受的范围。由于路面长期经过大型车辆,这些大型车辆超载运行,给路面带来了超负荷压。长此以往,路面无法承受这个压力,整个路面会产生隆起现象,使路面严重变形,影响交通顺畅的同行,给交警工作人员的工作带来一定的困难。如果在软土地基上修建桥梁或者高层建筑物等,软土地基则会在桥墩柱的巨大负荷下发生坍塌、在高层建筑的巨大压力下整栋建筑都会倒塌,带来一定的经济损失,给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全造成危害,给施工企业造成不可挽回的负面影响。因此,对市政道路中的软土地基的土质进行强化管理,解决软土地基的承载力、稳定性的问题,减小因坍塌导致的安全堵塞问题,使地基更加稳固,严禁超载车辆的驶入,为车辆能够安全通过提供一定的物质基础条件,为人们出行提供有力保障。
4软土地基表面处理技术
4.1市政道路工程软土地路基施工处理技术
对于市政公路的地基建设而言,地基建设的质量将直接影响公路建设的质量,公路的质量也将影响该城市经济的发展状况。因此,公路的路基建设使公路建设过程中的核心环节是十分重要的存在,路基的质量将直接决定公路的正常运行和延长使用年限。为此,公路的施工队伍将对路基进行相应的勘测和分析。对于软土地进行采样助理以及分析解决。只有通过实地的采样和分析以及勘测提出解决的方案,才能保证公路路基的质量良好,这样才能确保全市镇公路能正常运行。
4.2添加剂法
添加剂法是市政公路建设的过程中常用的一种方法。对土壤进行分析和检测之后,采用化学和物理的方法对土壤的结构进行改造,使得土壤能够适应公路的建设,加强土壤的硬度,采用石灰石或者是生石灰等方式来稳固土壤的地基,以达到公路的好质量。添加剂法使得公路的地基变得更加稳定,在这样的基地在建造出来的公路能够稳定的、放心的投入使用,在道路维修和使用年限方面都不需要花费很大的力度。
4.3强夯法
软士路基会对市政道路工程的整体质量造成不良影响,为了使市政道路工程在具体应用期间遭受到的不良影响降到最低,要提高对软土路基施工技术的应用,提高市政道路工程质量。软土路基通常都具有含水量大、土质疏松、排水能力差等多项问题,这些问题的存在都会对市政道路工程在具体应用期间的质量造成不良影响。因此,为了提升软土路基强度,在软土路基处理期间,要对强夯技术进行应用,进而使软土路基强度能够得到进一步提升。强夯技术在实际应用期间指的是利用10-40t的重锤由高空自由下降,重锤下落时会发生对软土路基发生冲击,进而实现对软土路基进行夯实,提高软士路基质量。一般来说,在进行夯实时,将重锤提升到10-40m,进而使重锤能够具有足够冲击,从而实现对软土路基进行夯实。强夯技术适合应用在黏土、碎石、湿陷性黄土不同类型的软土路基中。此外,强夯技术在实际应用期间,具有成本低、施工简单等特点,该项施工技术在应用期间也存在缺点,主要缺点就是该项技术应用在黏士和高饱和土施工中取得的效果较差。
结语
总之,软土地基的合理处理技术对市政道路工程具有重要意义,对于软土地基出现的稳定性差、承载能力低等进行加固技术的实际应用,从而加强地基的稳定性与承载能力,确保市政道路施工技术的同时,保证人们的正常出行,给路面交通的便利提供有力的保障。
参考文献
[1]叶妙宝.市政道路工程软土地基处理技术分析[J].工程建设与设计,2020(13):42-45.
[2]胡君胜.市政道路软土地基加固技术的应用[J].安徽建筑,2020,27(06):112-113.
[3]黄伟,赵百磊.市政道路工程软土地基处理技术分析[J].交通世界,2020(10):20-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