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路设计中的生态理念与技术分析

发表时间:2020/12/17   来源:《城镇建设》2020年第25期   作者:李博
[导读] 在我国城市快速发展下对交通的需求逐渐增大,在道路建设中需要对道路先进行良好的设计,在设计时需要融入生态理念并应用先进的技术,

        李博
        山西博大正昊工程勘察设计咨询有限公司  山西省太原市  030000
        摘要:在我国城市快速发展下对交通的需求逐渐增大,在道路建设中需要对道路先进行良好的设计,在设计时需要融入生态理念并应用先进的技术,进而保证道路建设过程能够避免影响周围环境,利用先进的技术提高建设质量与效率,进而实现道路建设达到质量要求、与生态环境能够和谐发展。
关键词:道路设计;生态理念;技术分析
        在城市化建设中需要做好城市道路建设,而道路建设的优劣取决于道路设计效果,只有优质的城市道路设计能够促进城市经济更好地发展,进一步满足人们的出行需求及提升生活水平。当下我国发展战略中注重与生态环境和谐发展,并向各行各界提出了保护生态环境的要求。因此,在道路设计时需要响应国家的号召,以生态理念为设计核心,将有利于生态环境的各项技术应用于道路建设中,进而促进道路工程建设过程中不会污染环境、破坏环境,在高质量完成道路建设的同时,实现城市建设与生态环境达到和谐发展的目的,以下内容针对道路设计中的生态理念与技术进行了研究。
1 在设计城市道路时引入生态理念的基本原则
        在生态环境不断威胁人类可持续发展的影响下,我国针对生态环境提出了保护的要求,并对各行各业的发展提出了应用有利于保护生态环境的建设方式、生产方式,促进自身的发展能够与生态环境共同发展,进而实现可持续发展的目标。因此,在道路设计中要引入生态设计理念,设计人员在应用生态理念设计时需要遵循如下基本原则:一是遵循节约资源的原则。在我国人口逐渐增多的趋势下对能源的需求量呈现出日益增多的现象,我国乃至全世界目前都存在着能源供不应求的现象,如果不采取节省资源的措施会导致能源枯竭而无法实现人类可持续发展。因此,当下首要采取的措施是尽可能地节约能源。在设计道路建设时需要针对原料实施节省的设计措施,尽可能地降低原料的使用率且最大限度地控制浪费的问题。以往施工企业在建设道路时并未存在节约资源的理念,在生态理念逐渐深入下逐渐认知节省原料所具有的重要意义,可以说设计中遵循的生态原则是以节约资源与材料为主要原则。二是遵循低污染环保的原则。当前的道路建设应用的材料大多为沥青等,而这些材料存在着污染环境的问题,并且在道路生命周期内还会向外排放一些废气而污染环境。因此,为了实现环境得到有效保护,在设计道路时需要遵循低污染环保的原则。由于道路建设的根本目的是服务人民群众的,在建设道路时需要体现出“以人为本”的理念,并且要坚持可持续发展道路积极引入生态理念。在设计城市道路时应将人性化融入设计中,能够让道路交通建设效果与人们的需求、当代的发展需求相符合,进而促进建设而出的道路达到舒适性能、安全性能、经济性能、便捷性能的效果,为城市建设营造出良好的环境。
2 城市道路设计中需要融入的生态理念
2.1 整体理念
        城市道路属于自然的一部分且具有不稳定性的生态系统,道路应与周围自然环境息息相关,可以说道路的正常运转依托的是自然生态系统。因此,城市道路与自然环境之间的关系为部分与整体的关系,在设计生态化道路时要具备整体理念实施设计的过程。
2.2 保护性理念
        在设计城市道路时需要将保护自然景观与人文景观的理念充分考虑在内,在排布路网时要达到合理化,并且要尽可能地降低道路工程所占用的土地面积,要遵循城市发展历史且尽可能地不去破坏生态环境系统。相关部门在设计道路时要对设计标准与指标进行有效的规范,防止发生不必要的占地过程。另外,如果道路处于城市中特殊地带,需要做好相应保护措施。
2.3 安全理念
        所谓安全理念是指在设计生态城市道路时要高度重视工程的安全性监督与预防工作,保证投入使用的道路能够保证道路使用者的安全性。

在设计生态道路时要以安全理念为根本理念,因为道路最基本职能是满足人们的出行需求,而在出行时都是以安全性为最先考虑的内容。如果在设计中未将安全理念贯穿始终,道路设计工作未达到合格的要求。
3 城市道路设计中应用的生态技术
3.1 环保路面技术
        当前及未来是以低碳环保为发展趋势,各行各业发展中已经开始积极引入低碳环保理念,并且针对低碳环保理念也创新出不少的新技术与新材料,在生产与建设中积极引入这些新技术与新材料,能够满足低碳环保的需求。在交通行业中也融入了生态环保发展理念,创建出新型的路面。应用于路面建设中的环保路面技术是针对以往存在的路面建设中未达到环保要求的技术进行的创新,诞生的新技术包括:排水降噪沥青路面技术、温拌沥青混合料技术、彩色沥青路面技术三种类型。通过排水降噪沥青路面技术的应用,解决了以往存在的道路排水不便及噪音较大的问题,在有效解决以往这些问题后为周围居民营造出舒适且安静的生活环境;温拌沥青混合料技术应用于实际中后,节能、减排、施工灵活、有效延长路面寿命、施工时间短等是此技术所具有的优势;彩色沥青路面技术应用于道路建设中后,有效装饰了路面且改变了以往单一式的灰色路面,提升了道路的美化效果且进一步美化了周围环境。另外,彩色路面还具有警示的功能,在警示驾驶员的同时可降低驾驶疲劳。
3.2 材料再次利用技术
        在设计与施工生态道路时,应用材料再次利用技术可以有效降低材料废弃物对环境的污染,主要是针对旧橡胶与废旧玻璃两种材料进行再次利用。经过实践应用后,不只实现了材料再次利用,还有效增强了道路使用寿命。材料再次利用技术主要是将废旧橡胶、沥青、特殊添加剂进行混合后形成混合料,将三者混合后可具备橡胶的抗疲劳性能、抗低温性能、抗开裂性能,还融入了沥青所具有的固定优势;将废旧玻璃、沥青、特殊添加剂混合后形成混合料,废旧玻璃渣取代了传统道路中应用的石子,虽然道路抗滑性能方面不如石子,但是显著增强了反光性能增加了诱导功能。通过将这些材料回收并再次利用,与节约资源生态理念相符合,并且促进了道路建设与周围环境能够和谐发展。
3.3 透水路面技术
        在设计生态道路时应用了透水路面技术,将透水路面技术应用于实际建设中后,可发现此技术能够对城市生态环境进行有效的改善,主要表现在如下三个方面:一是调节城市气候。将透水路面技术应用于城市道路建设中后,透水路面可以促进地表与空间之间产生的热量与水分交换的过程,在热量与水分交换力度加强后,地表温度实现了有效降低,对于城市气候产生了良好的调节。二是保存水量。城市中的地表植物与土壤微生物需要充足的水量,在将此技术应用于建设中后,能够保存水量以供地表植物与土壤微生物成长。三是提升防洪能力。此技术应用于实际中后可以有效解决雨水季节中存在的囤积问题,可降低排水系统所承担的排水负担,通过雨水囤积有效解决后显著降低了暴雨对城市水体的污染率,进一步提高了防洪效果。
3.4 防噪声技术
        在道路建设中经常存在着一定的噪声影响周围居民的生活质量,而噪声也是污染环境的重要元素。因此,在设计道路时引入了防噪声技术,此技术的工作原理主要应用了物理屏障结构,利用物理屏障结构具有的隔离功能达到降低噪声的目的。在应用此技术后,物理屏障结构吸收了噪声或者是让噪声产生绕射的过程,在有效增长噪声距离后可以让最后的噪声接收点降低能量,进而达到降低噪声音量的目的及不再影响周围居民的生活质量。
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道路设计中要将生态理念贯穿始终,在满足当下保护生态环境要求的同时,能够让道路建设的发展与周围环境始终处于和谐状态中,在保护周围环境的同时能够实现人类建设可持续发展,进一步推动我国更稳定并快速地成长。另外,在科学技术快速发展下会诞生出更多先进的技术,需要积极引入道路设计中增强道路建设效果及更体现出生态理念。
参考文献:
[1]杨伯好.城市道路设计中的生态理念与技术分析[J].中国标准化,2018,(14).152-153.
[2]帅鹏.道路设计中的生态理念与技术分析[J].工程技术研究,2018,(2).232-233.
[3]姜大为.城市道路设计中生态理念及技术的探讨[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5,(11).199-200.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