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创裕
深圳市广得信工程造价咨询有限公司(44058219840320****)
摘要:在大数据时代背景下,BIM作为一个能够共享各类信息的资源平台,其在建设工程造价管理中的运用受到了广泛的关注。由于现阶段建设工程造价管理中存在许多问题,使得建筑工程造价的发展和进步受到阻碍,因此需要借助有效的管理手段来解决这些问题。基于此,本文先是介绍BIM的功能作用,然后分析其在建设工程造价管理中的适用性及具体应用,以期能够提升建设工程造价管理的水平,促进建设工程的发展。
关键词:BIM;建设工程;造价管理;适用性;应用
引言
随着我国市场经济体制的不断完善,在促进建筑行业发展的同时,也一定程度增加了建筑成本管理的难度,主要因为各类资源成本不断上升,加之当前我国建设工程造价管理体系还不够完善,管理方式单一,现代化程度较低,以致于建设工程造价管理难以取得进步和发展。而BIM技术的出现,给建设工程造价管理的发展创造了有利条件,将二者进行融合,能够建立起更加全面系统的管理体系,并实现信息共享,有利于提升建设工程造价管理的效率和水平。因此,对BIM技术在建设工程造价管理中的运用进行分析具有重要的意义。
1、BIM的功能作用
BIM也称作建筑信息模型,在这一信息模型中,包含了整个建设工程的所有的信息和内容,该技术主要是将整个建设工程变得更加清晰可控,使具体化的信息能够及时共享,确保建设参与各方能够及时有效的获取与项目相关的所有信息。
BIM具有强大的功能作用,首先便是其强大的可视化功能,对于建设工程而言,可视化功能的运用是非常强大的,如BIM的可视化功能能将施工图纸中线条式的构件形成三维立体实物图,可为项目投资决策提供可靠的依据;其次便是BIM的协调性功能,在建设工程中需要各个参与方协调及相互配合,如果在项目实施过程中存在问题,则需要组织相关人员针对问题原因及解决办法进行商讨,以便及时解决问题。但这期间难免存在沟通不到位的情况,进而出现各种专业碰撞的问题,而此时便突显BIM的协调作用,可对建设工程中存在的各专业问题进行协调,并生成协调数据,这样有利于项目施工顺利完成,减少对施工效率和施工质量的不利影响;最后便是BIM的模拟性作用,可对建设工程招投标和施工阶段进行模拟,对实际施工进行模拟,同时可以对建筑造价控制进行模拟,从而实现成本控制。
2、BIM在建设工程造价管理中的适用性及具体应用
2.1 适用性分析
将BIM技术应用至建设工程造价管理中,最主要的优势体现在能够快速处理造价信息,明确造价控制的方式,这是传统造价管理形式无法比拟的,能够大大提升建设工程造价管理的效率。
首先,利用BIM技术可实现数据实时更新。利用BIM强大的可视化功能,将建设工程中抽象化的数据转变为具象化的三维模型,一旦建设过程中出现数据变化,如市场价格浮动,则只需要对BIM数据库进行调整便可,有利于避免数据变动对工程建设造成影响。同时,在该数据库中包含建设工程的工程量、市场价格浮动、设计图纸变化等重要信息,造价人员可在BIM数据库中快速准确地找到所需要的信息,从而为更加精准的造价管理提供数据支持,可有效提升造价管理的效率和水平。
其次,利用BIM技术可准确计算出工程量。在建设工程造价管理中,工程量计算是必不可少的内容,而通过运用BIM技术,在获得具象化的建筑物信息基础上,造价人员只需要依据项目施工的当地计算规程,对现场的工程量进行相应的调整和计算,以此获得准确的数据。
且通过BIM可简化工程量计算的流程,节省工程量计算过程中的人力资源,不仅能够减少人员计算错误的可能,也能保证计算结果更加准确,进而实现建设工程造价管理更加合理化。
再次,利用BIM技术可实现建设工程全过程的动态监督。在BIM技术可视化功能的基础上,造价人员只需要在工程造价模型中加入时间和成本这两个维度,便能够实现动态监督和实时监控。同时在这一模式基础上,对项目实施过程中的资金规划、人力资源配置、材料及设备安排等进行合理的规划,确保施工项目顺利进行的同时,实现成本有效控制。因此,相比较于人工管理方式而言,利用BIM技术进行造价管理,能够更加完善造价管理工作,并提升管理的效率,所以值得大力推广使用。
最后,利用BIM技术可实现数据实时纪录和共享。建设工程实施过程中产生的工程信息对后续后续修复及其他工程建设均有着重要的作用。但由于工程信息较庞大,如果仍然采用以往的资料收集和整理方式,并不利于这些工程信息的有效利用,甚至存在资料缺失或丢失的问题。而通过BIM技术的运用,可全面实时地记录建设工程中产生的所有信息,且在计算机技术的作用下,可实现对这些信息的自动分类、处理和存储,以便造价人员能够准确的查找出所需要的信息。
2.2 具体应用
以某大型商业综合项目为例,该项目总用地面积为1.8万平方米,为了能够进一步提升甲方工程管理水平,该项目应用了BIM技术对项目全过程造价进行了管理,充分发挥出BIM技术的可视化、协调化及信息共享的优势,不仅提升了工程项目的工作质量与效率,且大大提升了工程造价管理的水平。BIM技术的具有应用,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实现造价信息化管理。利用BIM技术将建筑每个部件进行参数化和数字化处理,建立起三维模型,现场人员则将现场图片、造价数据等信息录入到后台系统中,完成工程数据的信息化录入。项目负责人可实施查看各种数据信息,以此对现场进行监控,而造价人员则通过系统实施了解工程造价的变化情况,并对现场造价资料进行造价审核和远程指导,快速反应工程费用的变化,大大提升了成本控制的能力,避免无效成本出现。
第二,实现工程量清单的复核。在BIM三维模型基础上,造价人员快速排查出设计图纸中存在的失误或表达不清楚的地方,及时交由设计单位修改或说明,能够减少由设计变更影响造价控制,减少工期损伤。同时,造价人员利用BIM模型直接导出工程量数据,以此对工程量清单的数据进行复核,如果发现偏差较大的清单项,则具体进行分析,可有效避免错漏项,减少预算误差。
第三,实现施工全过程动态管控。现场人员将施工过程中存在问题的图片上传至BIM信息管理系中,设计人员及其他相关人员可远程查看,通过对比模型及现场图片,并在与现场人员沟通下及时对现场实际问题进行处理,避免由于施工问题而导致施工成本增加。同时,在系统中会对施工现场出现的问题进行标记和跟踪管理,并将所有变更资料、验收资料等与模型进行关联,以便业主能够及时查看工程的资料信息,保证施工质量,控制工期。另外,BIM模型结合VR虚拟技术进行施工现场模拟,工程师可身临其境体验建筑空间,并辅助施工人员更好地理解设计意图,避免由于认知偏差而导致返工现象出现,这样也能够缩短工期,降低工程管理的成本。
结语:
综上所述,BIM技术在建设工程造价管理中运用具有重要的意义,能够完善造价管理的方式,降低工程管理成本,因此建筑企业要重视BIM技术的运用,通过BIM技术建立与时代发展相适应的建筑信息管理平台,以此减少工程造价管理成本,进而实现造价管理的目的。
参考文献:
[1]周燕敏.建设工程项目全过程造价管理的应用研究[J].时代金融,2020(27):136-138.
[2]唐凤斌.BIM技术在工程造价管理中的应用及效益分析[J].住宅与房地产,2019(31):45.
[3]江陆.基于BIM技术的工程造价精细化管理研究[J].建材与装饰,2019(31):145-1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