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气自动化系统中继电保护的安全技术

发表时间:2020/12/17   来源:《城镇建设》2020年第25期   作者:张永冠 比拉力·玉散江 赖敏忠
[导读] 本文先概述了电气自动化继电保护系统,然后提出了电气自动化系统中继电保护的安全技术应用,最后探讨了电力自动化继电保护安全管理技术存在的问题及相应的解决措施,以供参考。
        张永冠  比拉力·玉散江  赖敏忠
        国网伊犁供电公司  新疆伊犁  835000
        摘要:本文先概述了电气自动化继电保护系统,然后提出了电气自动化系统中继电保护的安全技术应用,最后探讨了电力自动化继电保护安全管理技术存在的问题及相应的解决措施,以供参考。
        关键词:电气自动化系统;继电保护;安全技术;应用
        
        1电气自动化继电保护系统概述
        所谓电气自动化继电保护系统,主要是指在电力系统运行过程中,对其起到保护作用的故障防控设备。一旦电力系统发生故障,该保护设备就会通过继电保护的手段来对故障电力系统进行全面排查,不仅能够确定出具体故障原因和位置,而且还会在第一时间向维修人员传递报警信息,使其能够快速的对故障系统进行维修处理。并利用跳闸处理方式保护电力系统,使其故障部分停止工作,以免出现大面积停电,给用电用户的正常生产生活造成影响。据相关实践证明,继电保护下的电力系统,不仅运行安全性和稳定性得到了较大程度的提升,而且还有效推动了电力系统的智能化、自动化发展,因此,将继电保护安全技术大力应用在电气自动化系统中,很有必要。
        
        2电气自动化系统中继电保护的安全技术应用
        2.1母线继电保护
        在这一环节中,继电保护方式主要包括差动保护和相位保护两种方式。其中,前者保护方式是按照收、支平衡的原理来提升母线的性能,使其始终处于安全可靠的运行状态中;而后者保护方式则需要提前设置与母线元件变化特点相一致的电流互感器,然后再将二次绕组与母线侧端子进行连接,并将互感器安装在差动部位。另外,还要合理设计大电流与小电流的实际接地环境,如大电流接地母线保护要尽量采用三相连接方式;而小电流接地母线保护则采用相间短路,即两相连接方式,这样才能将继电保护效果最大化发挥出来。
        2.2发动机继电保护
        在对发动机进行继电保护时,可以从以下两个方面入手:首先,要注重定子组匝的保护,因为该部位一旦出现短路问题,就会导致局部温度出现突发性升高现象,严重时,还会破坏绝缘层,进而导致发动机无法进行正常运转。因此,继电保护主要通过在定子绕组中安装相应的匝间保护装置来规避短路问题,进而最大化提升发动机的安全防护性能;其次,是在电动机单相接地时,若发现流经电流高于规定值,就要及时的安装保护接地装置,并根据电流与相位的中心点对发动机进行继电保护,这样才能保障发动机的安全稳定运行。
        2.3变压器继电保护
        2.3.1短路保护
        在这一环节中,应着重对变压器的阻抗问题和过电流进行继电保护,其中前者保护方式要借助阻抗元件的保护功能来实现,即在变压器运行一段时间后对其进行自动断电,这样就能避免变压器出现阻抗问题;而后者保护方式则需要借助变压器两端时间元件和电源电流保护装置的力量来对电流元件和相应时间元件进行继电保护,使其在短期运行后能够自动断电,这样才能避免变压器出现过电流反应。
        2.3.2瓦斯保护
        在这一环节中,要注重对变压器油箱的继电保护,因为其一旦出现破损现象,就会产生故障电弧,这样很容易会导致油箱中的油和绝缘材质产生分解现象,进而形成大量有害气体,因此,必须及时对变压器油箱进行继电保护,可通过电源的及时切断及向维修人员发送预警信号来实现。


        
        3电力自动化继电保护安全管理技术存在的问题
        3.1安全管理人员方面
        对于当前安全管理工作人员来讲,需要针对于继电保护装置原理进行充分了解和熟悉,同时要明确工作流程,只有这样才能够快速有效的找到电力系统当中所存在隐患点和故障点,并且了解故障所产生的原因。一旦发生突发性状况,可以及时采取合理科学措施加以应对,但是,大部分的安全管理工作人员缺乏相对明确的职责,同时,安全管理能力不够到位,尤其是缺乏相对系统完善管理知识,这样的情况下经常会产生安全管理问题。一旦安全管理问题没有得到解决,将势必会对于电力自动化继电保护装置正常稳定运行造成重大的负面影响,而且在没有得到良好控制情况之下,还可能会导致大量人力、物力以及财力的损失,同时还会对相关工作人员人身安全构成重大威胁。
        3.2设备管理工作有待改善
        对于当前的电力系统来讲,设备质量状况直接关系到电力系统的正常稳定的运行。对于当前的安全管理工作人员来讲,加强设备的选择工作是不可忽视的一项重要任务。设备在实际运行过程当中往往会由于自身质量不过硬直接影响到应用效果。对此,要求相关的工作人员充分考虑好如何选择继电保护装置,若是没有对于设备质量以及实际运行状态质量标准进行综合化考虑,这样的情况之下,很容易出现故障问题。电力系统当中如果安装质量比较低劣的设备,不仅仅会直接影响到设备的实际应用价值,导致设备价值大打折扣,同时还会导致电力自动化机电保护效果不够良好。而且设备实际运行的过程当中也需要相关工作人员引起高度的重视,因为工作人员操作不当将很容易导致设备出现故障,让设备无法正常稳定运行。
        
        4电力自动化继电保护的安全管理技术应用策略
        4.1规范开展安全管理工作
        在电力系统运行的过程中,接线无效或者接线错误都会引起电力事故,影响到电力系统运行的正常效果。切实发挥继电保护装置的自动化优势,有效监控和保障电力系统的运行状态,需要实施规范化处理,采用标准化的管理方式管控好继电保护操作环节,全面总结以往作业中发生的问题,着重整理安全问题和处理策略,形成专门管理手册,为后续指导操作行为提供可靠支持。电力企业可以广泛开展模拟练习活动,加强管理人员在操作规范方面的认识,促进管理人员有效的按照规范性步骤分析和处理好故障源,仔细研究各项措施,保障设备运行安全性和操作人员的人身安全。
        4.2提高继电保护工作人员的综合素质
        首先,要适当提高用人标准,引进高素质、高水平的专业技术人才,使其在全面掌握电气自动化系统结构和继电保护要求的基础上,能够灵活运用主变压器、线路、断路器等保护装置对系统进行定检、整组传动试验、继电保护消缺以及优化升级等工作。并严格按照国家相应的安全标准要求,科学布置继电保护现场作业安全措施,进而遵循持续运行、宏观调控的原则来实施继电保护现场作业,这样才能确保作业的安全性和规范性,及时的处理和解决电气系统的故障问题;其次,要加强对在岗继电保护工作人员的专业化培训,尽量采取理论联系实践的方式来进行,不仅要设置专门的实训室,而且还要邀请企业优秀员工代表或行业专家作为培训教师,这样才能有效提升工作人员的综合素质、实操技能以及安全意识等,使其能够充分掌握继电保护安全技术的操作要点和规范要求,这样才能从根本上应对各种突发事件,提高继电保护作业现场的安全管控水平。
        4.3提升设备可靠性
        在管理和使用继电保护设备的过程中,需要精准、合理的控制设备装置指标计算工作。在计算运行正确率时,需综合考虑区外故障动作情况。重视对继电保护装置运行可靠性的保护,灵活使用多种方式,积极学习,汲取国内外电力企业成功、先进的继电保护设备及其自动化可靠性保护工作经验,不断提升设备可靠性。
        
        5结束语
        相关供电企业必须重视继电保护安全技术的有效应用,在具体实施过程中,不仅要提高继电保护工作人员的综合素质水平,而且还要落实继电保护安全检查工作,这样才能发挥出最大化的继电保护优势,为我国电力事业的健康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

        参考文献
        [1]李勇.电气自动化系统中继电保护安全技术研究[J].科技经济导刊,2019,27(35):36+41.
        [2]李嘉禹.浅析电气自动化系统继电保护安全技术[J].科学技术创新,2019(33):189-190.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