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波
身份证号码:32130219870610****
摘要:随着社会的进步和发展,生态环境保护已成为社会发展的热点问题。在城市建设中,生态园林的作用越来越突出。在生态园林设计中合理配置植物,可以在植物观赏性能的基础上,发挥植物的生态功能,净化城市空气,减轻环境污染。因此,在城市生态园林设计中合理配置植物,可以为现代城市生活增添绿色生态保护,更好地保护城市居民的健康生活。在生态园林植物配置上,可以整合乔木、灌木、花卉、植物等各种植物材料,借助艺术搭配的方法构建生态园林,突出自然美,充分发挥生态园林的观赏价值和生态价值。
关键词:城市生态;园林设计;植物配置
1 植物在城市生态园林设计中的作用
植物景观配置在城市生态景观设计中占有重要地位,是改善城市生态环境、美化城市景观的重要途径。首先,植物景观配置可以调节空气质量,利用植物的光合作用吸收二氧化碳,释放氧气,从而改善空气质量;利用植物释放的水汽可以增加空气湿度,净化空气。植物能有效调节周围的空气。在生态景观设计中合理配置植物景观,可以缓解城市热岛效应,发挥植物冬暖夏凉的功能,调节城市气候。同时,植物还具有吸收城市噪声污染的功能。高大茂密的植物能有效隔离噪音。研究表明,高树覆盖区的噪声强度比一般地区降低5倍。其次,城市生态景观设计中植物的合理配置可以促进植物的生长,构建一个小的生态系统。同时,通过分散合理的植物群,构建小群体的植物生长,丰富植物物种,增强生态系统的多样性,使植物在竞争和互动中更好地生长,建立和完善植物链,促进生态系统平衡。最后,植物景观的配置为城市增添了绿色,丰富了城市景观类型,美化了城市形象,在原有的城市景观中配置了各种植物景观,使城市景观更加层次化、多样化、形式化,提升城市生态园林景观的观光价值,提升城市生态景观的经济效益,同时为人们创造一个安静、休闲、舒适的生活环境。2城市生态风景园林设计中植物的主要功能
2.1提升城市环境质量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城市环境污染问题日益突出。城市环境和城市环境保护的实施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植物是城市生态景观设计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调节生态平衡、改善城市环境污染的功能和价值。在城市生态园林设计中,树木、花卉、植物等植物的配置,可以扩大城市绿地面积,充分发挥植被的生态效应,使植物最大限度地调节城市空气,净化城市空气和水,改善城市环境质量减少城市环境污染。
2.2展现城市文化魅力
城市生态景观设计能很好地展示城市和城市文化的发展。在城市生态园林设计中,良好的植物配置也体现了城市文化的魅力,对城市发展与环境改善的协调统一起到了很强的作用。在城市生态园林设计过程中,需要根据城市的自然气候,科学选择植物配置,选择一些适合城市自然气候的植物,使植物配置与自然气候的关系更加密切,展现城市的美丽和魅力。此外,在城市生态园林设计中,植物配置还需要参考城市的宗教信仰和风土人情,将文化精神融入城市生态园林设计中,体现城市文化、经济、生态的魅力。
2.3实现大气环境调控
绿色植物可以进行光合作用,吸收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将其转化为氧气,然后释放到大气中,与大气中的氧气混合,为其他生物的生存提供充足的氧气。同时,它还增加了大气中氧气的比例,减少了二氧化碳过量造成的温室效应。此外,绿色植物还能很好地吸附空气中的粉尘,改善空气质量,调节空气湿度,为人类提供更舒适的生活环境和空间。
2.4推动小型生态系统的循环发展
在城市生态园林设计中,要科学合理地配置植物,提高植物的成活率,减少一些病虫害的发生,在植物配置范围内形成一个小的生态循环系统。这样,在城市生态景观设计中就可以形成大量的小型生态循环系统。总的来说,许多小的生态循环系统将构成一个相对较大的生态循环系统。多种植物的组合还可以形成植物间的水、气、养分的相互作用,提高植物的适应性,形成植物群落,为植物个体的生长创造良好的生存环境,促进小规模生态循环体系的建设。
3 现代城市生态园林设计中植物的配置方法
3.1 生态园林选址对植物的要求
在生态园林的选址上,应避开城市人群聚集区,并与市区保持一定距离。同时,我们要避免离污染区太近,与不吉利的地方保持一定距离。
此外,还要与周围环境保持良好的适应性,呈现出自己的风格,与周围环境形成互补关系。景观建设前,要分析地理气候条件的特点,做好调查测量工作,为后续生态园林规划提供有利条件。另外,植物的选择要与周围环境保持有效的协调,表现出合理的差异,从而为生态园林建设提供保障。
3.2了解植物的特性
为了更好地体现生态园林建设的效果,在设计前应充分了解各种植物的特性,明确其生长最适宜的环境基础。我们不能任意配置它们。阐明“共生”的植物生长原理,使植物间的生长处于有效状态。在大多数情况下,一种植物的分泌物会为另一种植物的生长提供有利条件。例如,黑接骨木对云杉根系分布具有激励作用。水曲柳与七里香共生生长时,相互促进作用明显。需要注意的是,还有一些树不能一起种植,相互影响非常明显。例如,核桃和苹果、桦树和松树不能一起种植。在整个城市景观绿地建设中,需要综合考虑物种的生态特性,这也是合理选择物种的基本前提。它可以降低物种间的竞争率,构建合理的多层群落结构,实现物种间的互补,保证环境资源的充分利用,使城市景观更加美丽,从而提高城市居民的幸福指数。
3.3 植物最佳配置形式的确认
可以根据具体的地形和地势,呈现最自然的配置形式,或按照圆形、六边形等方式,做好植物配置工作。一般情况下,植物配置方式主要以孤置或丛置等方式为主。部分植物在生长过程中,能够呈现出“孤芳自赏”的特点,可以进行孤置,在幽静的园林小道中进行种植。也有些植物喜欢“成堆”生长,可以借助于丛植方式,形成一个园林整体。一些植物爱出“风头”,喜欢成为整体植物的“领导”,此时,可以采取群植的形式,与具体栽种需求相符。在具体群植过程中,应呈现主次特点,确定谁在前、谁在后,此时,也会有效显示主体植物和伴生植物。设计者也要全面考虑阳光、水分和土壤等,满足植物的生长需求。
3.4 合理利用植物色彩
为了更好地展现现代城市生态园林的设计效果,必须注意植物色彩的合理搭配。通过与城市生态园林设计主题和城市发展规划的有效结合,将生态景观设计区域与周边植物色彩形成统一,呈现出多色或单色的植物配置效果。在大面积景观设计中,应优先考虑绿色单色植物的设计,用大色块呈现景观,让人有一种清新愉悦的感觉。相比之下,双色植物的配置应注重层次感和互补色。比如红花配绿叶,如果能将红绿植物结合在一起,就可以给人以强烈的视觉冲击力,保证景观建筑更加光彩夺目。相反,多色植物的应用需要呈现色彩搭配的合理性原则,使主次分明,呈现出生机盎然的景象。总之,通过对植物色彩的有效配置,可以更好地展现植物装饰的作用。
3.5根据生态位选择植物材料
在植物群落形成过程中,它不是一个简单的个体植物,而是一个有规律的组合。一般来说,植物共生关系非常复杂,不仅包括生存空间的竞争和依赖,还包括植物对光能、土壤水分、矿物质等外部环境的影响,如松柏的共生关系。所谓生态位是指种群与其他种群在实践和空间上的关系特征。每种植物在群落中都占有一定的生态位。从长远来看,不可避免地会有物种退出生态位。因此,应根据实际生态位原理确定群落中的优势树种和伴生树种。总体而言,优势树种在群落结构中起决定性作用。从生态位理论也可以看出,植物配置应充分考虑物种的生态位特征,合理确定植物种类,避免影响物种的空间平衡。另外,根据树种的实际情况,确定植物种类,更好地发挥园林的生态效益。
4结束语
总之,植物作为城市生态景观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可以有效改善当地的生态环境,提高生态景观工程的整体观赏价值,吸引更多的游客,为区域创造收入。在植物配置方案的设计中,应坚持因地制宜的原则,在不影响景观工程总体设计风格的前提下,引入当地植物,从根本上提高植物的成活率,控制后期植物的养护费用,为创建生态文明城市打下坚实基础。
参考文献:
[1]赵旭.低碳理念在城市园林植物景观设计中的应用研究[D].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2018.
[2]刘絮荫.基于“节约型园林”理念下沈阳城市公园更新研究[D].沈阳建筑大学,2020.
[3]黄志新.生态学理论与风景园林设计理念——试论生态思想在风景园林实践中的应用[D].北京林业大学,2019.
[4]袁旸洋.基于耦合原理的参数化风景园林规划设计机制研究[D].东南大学,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