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利工程施工中导流施工技术的应用浅述

发表时间:2020/12/17   来源:《城镇建设》2020年第25期   作者:田照武
[导读] 导流技术的出现代表着我国水利技术的进步与发展,在水利工程中应用导流施工技术,不仅能在很大程度上提升建设效率,同时也能全方位保障建设质量。
        田照武
        新疆交通建设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新疆乌鲁木齐 830000
        摘要:导流技术的出现代表着我国水利技术的进步与发展,在水利工程中应用导流施工技术,不仅能在很大程度上提升建设效率,同时也能全方位保障建设质量。因此,在水利工程施工过程中,应科学全面地应用导流施工技术,更好地提升导流施工技术的整体应用成效,全方位提升水利工程的建设效益以及建设水平。作为水利工程中的核心技术措施,在应用导流施工技术的过程中,要依托于科学的施工计划及具体方案、全方位的现场勘查等,更好地发挥导流施工技术的作用。
        关键词:水利工程;导流;技术探讨
        引言:伴随着我国可持续发展理念的不断深入,水利工程也逐渐开始加强技术革新工作,不仅项目数量不断增加,而且在工艺技术和建筑材料领域也取得了优秀的进步。作为现代水利设施建设中的一项重要措施,使用导流施工技术可以有效增强施工质量和效率。本文首先针对导流施工技术的特点与意义进行分析,深入研究应用和管理的策略途径,随后阐明其在供水枢纽工程建设中所发挥的作用。
        1影响导流施工技术的主要因素
1.1施工人员技术水平
要想保证最终的水利工程符合施工要求,就需要保证施工人员的技术水平过关。为了达到这一目的,就需要相关单位对技术人员的进行必要的培训,从而使最终的建设效果满足大众需求。但如果没有做到这一点,在施工期间工作人员的技术水平达不到要求,并且对于各种施工技术及理论不能熟练掌握,那么就会使水利工程整体建设效果受到影响。相较于其他国家来说,我国的水利施工技术并不先进,如果工作人员不能积极主动的去钻研导流施工技术,那么水利工程的建设工作就无法取得突破性的进展。如今不少施工单位都忽视了这一点,所以导致上岗的施工人员无法满足需求,进而直接影响到水利工程的质量。
1.2水文因素的影响
在进行水利工程施工时,水文因素是工作人员不可忽视的重要内容。在应用导流施工技术时,工作人员需要对水流速度、水质以及河道深浅进行详细的了解,并且依据最终调查结果来选择相应的施工技术。在进行影响因素分析时,水文因素往往是施工人员最容易忽视的一点。在进行水文因素调查时,工作人员需要进行全面且细致的考虑。不仅需要对水流量、水流速度进行调查,同时还需要对含沙量以及回旋量进行了解。水文因素受季节的影响较大,因此工作人员需要考虑到季节的变化。为了保证水利工程施工顺利,就需要工作人员考虑到水文因素对施工的影响。.
        2导流施工技术在水利工程中的应用与管理
2.1底部导流技术应用管理
底孔导流施工技术是导流技术中的一种,主要是以水利工程的混凝土坝为基础。在应用相关技术时,需要利用混凝土坝底部的空腔进行排水,实现导流的效果。这种导流施工技术总体建设难度较低,价格也具有一定的优势,同时引水效果显著,有利于工程队伍进一步开展水利工程。这种结构通过溢流口出水,能够有效减少水体对于混凝土坝的冲击,从而保证了坝体的稳定性和强度,在一定程度上延长大坝的使用寿命,需要施工队伍通过简单的处理,提高技术应用的稳定性。
2.2明渠导流技术应用管理
明渠法需要施工方利用河岸或河滩修建渠道,然后在基坑上下游修建围堰,将水通过渠道排入水系。这种导流技术主要用于坡度较缓的河流或宽阔的河滩。如果周边存在老旧的其他水路,可以进行完善的回收利用,从而减少工程量并有效降低施工成本。然而,明渠导流技术具有一定的局限性,通常坝床较窄、盖板较深的区域使用分段导流难度较高,可以使用明渠导流技术。而如果河床存在垭口,需要引大流量或地质条件有限的区域,则不能应用明渠导流。明渠导流适用于项目建设过程中存在航运、破冰、过木等情况,所需要的施工时间较短。如果团队施工经验不足,设备缺乏的情况下,应用明渠导流能够有效解决施工问题。


2.3隧洞导流施工技术
当水利工程建设的整体地理位置环境较为复杂时,施工方应当仔细研究相关条件,通过采用隧洞导流技术解决阻挡工程进展的相关问题。隧洞导流技术的施工要求相对较高,同时耗费成本与其他导流技术相比也要更为巨大。因此,施工方应当慎重考虑,仅在地形条件不允许使用其他方案时再研究利用隧洞导流技术。在实际应用的过程中,工程一线施工人员需要在相关河床区域已经通入水源后再开始进行隧洞引水操作,避免出现意外情况,完善组合效果,提升施工质量。在对隧洞进行详细的分流状态设计时,管理层需要注意在开始施工的阶段,合理设置隧洞内部的分流轴线,保证其能够正常进行选装,并按照相应的规范要求设定隧洞的长度以及其面向的角度,确保其能够正常使用。同时,在施工过程中,必须注意周围岩石的厚度以及间距,保证受力符合承受标准。
2.4分段围堰法导流技术
当水利工程位于河道较宽、流量较大的地理条件的时,施工单位可以考虑采用分段围堰法。在工程阶段中,分段围堰通常位于窄河床,为采用这种引水方法,必须在合理的基础上选择渠道狭窄的程度,后期利用引水的排水渠道进行下层原木的引水。在应用井下渗透时,必须对闸门设备、水工结构的特点进行全面分析,确定井下的最佳规模。此外,底孔的设计必须满足密封、桥接和截流要求。如果其他排水构筑物的排水能力不足,可以通过预留坝体的槽口进行排水。根据施工条件、排水能力和设计流量的全面分析的结果,保证合理的凹槽的宽度。渠道高度较高,岸坡稳定平缓时可考虑采用明渠,并综合分析明槽槽率,尽可能在出口处散失能量,确保与工程的充分融合。
        3提高导流施工技术在水利工程施工中应用价值的措施
3.1加快导流施工技术创新
在科技的持续推动下,水利工程建设中使用的设备也在不的更新换代,更多的互联网技术被应用于工程建设中,显著提高了水利工程的施工质量,缩短了施工工期。导流技术作为水利工程建设中必需的技术,也要紧跟时代的步伐,积极创新。当前,中国的水利工程规模不断扩大,应用的施工技术在不断发展,相关技术人员要转变思想,积极引进先进设备和技术,加快技术创新速度,缩小施工技术与工程需求的差距。
3.2加强水利技术人才的培养
中国水利工程规模巨大,需要的人员众多,对技术的要求较高,但是从当前情况来看,大多数施工人员文化水平较低,对新技术、新技能的认知度不高,并且很多技术人员凭借经验工作,缺乏系统专业知识的支撑。因此,人才的综合素质决定了整个水利工程团队的水平,加强对水利技术人员的专业培养,增加薪酬和福利待遇,激发技术人员不断学习的热情。同时,提高招聘门槛,严格招聘程序,为施工单位引进更多高素质的人才。另外,施工单位要组织学习交流会、专业培训会等,丰富新老员工的专业知识。
3.3建立科学高效的管理体系
通过建立科学高效的管理体系,能够有效落实各项施工标准,提高工程质量,缩短工程工期。将管理制度贯穿于导流施工中,可以细化导流技术的各项工作,将责任明确到个人,增强施工人员的责任感,充分发挥管理制度的监督作用,全面提高水利工程导流技术的施工质量。

结束语:在水利工程施工建设过程中,为有效避免水量过于集中或者汇聚等可能产生的下渗等质量问题,有必要采用科学的导流施工技术。在实践过程中,导流施工技术的应用具有不同的针对性及明显的差异化特征。为更好地提升导流施工技术的应用成效,有必要结合实际情况进行精准全面的分析与判断。
        参考文献:
[1]王莹.导流施工技术在水利工程施工中的应用浅析[J].中国水运(下半月),2019,19(09):163-164.
[2]李猛.对水利工程施工中导流施工技术应用的几点探讨[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9(25):51.
[3]马秀云.探究水利工程中导流施工技术的应用[J].农业与技术,2019,39(12):43-44.
[4]董智杰.水利工程施工中导流施工技术的应用[J].工程技术研究,2018(10):199-200.
[5]张维昌.浅谈导流施工技术在水利工程施工中的应用[J].建材与装饰,2018(35):286.
[6]尹海兰.导流施工技术在农村水利工程施工中的应用[J].乡村科技,2018(22):126-127.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