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木工程中的无损检测技术及其应用分析

发表时间:2020/12/17   来源:《城镇建设》2020年第25期   作者: 林保富
[导读] 近年来,我国经济社会持续发展,建筑工程的规模也不断扩大,土木工程作为其中的主要形式,其施工质量也愈发得到社会的广泛关注。
       林保富
        身份证:63252119871201****
        摘要:近年来,我国经济社会持续发展,建筑工程的规模也不断扩大,土木工程作为其中的主要形式,其施工质量也愈发得到社会的广泛关注。土木工程是否稳定、是否符合质量控制要求,直接影响到后续使用环节的安全性。本文对土木工程中的无损检测技术及其应用进行分析,以供参考。
关键词:土木工程;无损检测;技术应用
引言
        当前,无损检测技术得到了较快的发展,成为土木工程试验检测领域的主流模式。无损检测本身不会对建筑工程的整体结构产生影响,且其试验检测效果具有较高的可靠性。因此,加强对无损试验检测技术的研究,是当前土木工程行业必须关注的重点命题。
1无损检测技术概述
        无损检测技术就是在不影响工程结构使用性能的前提下,通过原位检测某些物理量(如回弹值、超声波速、振动频率、红外线辐射等)推算出材料与结构的工程质量指标,如强度值、厚度值、内部缺陷点、钢筋位置、成分含量等。与传统破坏性检测技术相比,其主要特点有:非破坏性、随机性、远距离探测、间接性、现场检测等等,且检测数据可连续性采集,并通过数理分析和逻辑判断,能够比较准确地推定出工程质量的状况。随着人们对工程质量的关注,以及无损检测技术的迅速发展和日趋成熟,促使无损检测技术在建设工程中的作用日益明显。它不但已成为工程事故的检测和分析手段之一,而且正在成为工程质量控制和构筑物使用过程中可靠性监控的一种工具。可以说,无损检测技术已成为建筑技术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志之一。目前,无损检测技术在混凝土结构的强度、内部质量状况、几何尺寸和耐久性等方面检测,以及建筑用钢结构内部缺陷的检测方面应用较为成熟,但在用于测定建筑用钢材强度方面还在起步阶段。目前钢材强度进行的无损检测方法主要包含表面硬度检测法,化学分析检测法以及光谱分析法等,同时表面硬度检测法还可以分为布氏硬度检测法、维氏硬度检测法、里氏硬度检测法以及洛氏硬度检测法等。不同的检测方法具有不同优势和特点,通过对不同检测方法的分析,可以明确我国钢材强度无损检测技术的具体发展方向,进而提高后期钢材检测的准确性和无损害程度。
2无损检测技术的作用
        保证建筑工程质量,无损检测技术是保证建筑工程质量的关键路径选择无损检测技术可以实现建筑内部结构的有效检测,通过技术方法查出潜在问题,同时无损检测方式是以抽样检测为主,是以不损坏试件质量为前提,从而切实保证建筑工程质量。若是建筑环境比较复杂,会对设备的运行造成负面影响,比如高温条件下材料就会发生蠕变或腐蚀等,从而导致内部变形。一旦发生此类问题,就会直接影响到试件,甚至形成裂缝问题,从而威胁到建筑工程的稳定性、安全性。
3土木工程中的无损检测技术
        3.1探地雷达检测技术的应用
        探测地面雷达检测方式在道路上运用的时候,是一个精准程度高,并且极具直观性而且经济性十分特殊的一个检测方法。探地雷达检测方式的检测原理就是使用高频电磁波方式,并使用发射天线,达到对道路地下区域检测任务。雷达波长在检测时,对各类介质交界面会把一定的雷达波反馈至地表上。地面的天线对反馈的雷达波展开快速的接收,如此道路检测作业也能很好的开展。探测地面雷达检测方式就是由于本身有着很多优势,因而,被大量的运用在国内地质探测方面的检测、道路项目检测、地基项目检测之中。一般来说探测地下雷达检测方式会常常被运用到道路检测的两个方面,一是道路路面比较厚、二是公路的基层密实度较大的检测之中,可以很好地完成检测任务。在这一时期,检测的人们要快速对参数信息展开分析和掌握,以此确定道路后期使用状况,为道路养护作业的进行带来极为可靠的参数支撑和保障,保证道路检测作业的有效性质。

探测地下雷达检测方式在运用与道路检测作业的时候,为了确保很好的检测结果,要遵从下列五个运用步骤:(1)检测作业人员要对电脑开始合理使用,而后对控制单元发出相对应要求;(2)控制单元在受到检测作业人员计算机发送命令以后,会向发射天线和接受天线发送的对应讯号;(3)发送信号在发射以后,会对地面发送对应的高频率电磁波;(4)若是探测区域的介质的特征是不均匀地,那电磁波就要面对不一致的电性目标以及界面,在工作之中把一些电磁波反射到地面。地面接收天线会受到反射回来的信号,在接收到信号以后,可以经过数据的方式把信号传送到控制单元之中。在回到电脑之中的时候,可以以图片的形式展示在工作人员眼前;(5)检测作业人员对图像展现内容要快速剖解,通过对应的处置后,就能够确定道路现实内部状况。在探测地下雷达检测方式的使用之中,要坚决依照对应检测步骤开展。确定探测地下雷达检测方式的特点全面发挥,有效地找出道路之中具有的品质漏洞以及隐患危险。而后依据现实的品质状况,提供有着极强针对性的处理方式,保障道路品质,实现人们对道路的要求,为人们正常通行带来更多方便。
        3.2超声波技术
        从本质上分析,超声波技术的穿透力比较强大,很多实体物内部都可以被超声波穿透,由此在内部构件检测中可以采用超声波技术。当前,超声波检测基本是由高频率震荡式高压电晶体组成,在振动频率>20000Hz后就形成了超声波。由于超声波具备较强的穿透力,因此选用时能够完成实心建筑物的有效检测,同时通过反馈检测结果信息的分析研究,进而准确了解建筑物实际状况。选择超声波检测技术能够在很大程度上降低对建筑物造成的负面影响,也能够掌握建筑物内部结构变化状况。此外,超声波检测技术的应用必须综合性收集相关数据信息,认真、仔细进行建筑物内部结构检测,然后根据形成的曲线图作出准确判断。
        3.3磁粉探测技术
        建筑工程检测中磁粉探测技术也是一项重要的无损检测技术。此项技术指的是结合金属材料具体分布方式实施检测。具体检测方法是:在检测之前应对金属材料进行磁化处理,紧接着利用磁粉开始检测。把磁粉洒在材料之上,若是磁粉均匀地吸附于材料上,则表明材料状态正常;若是磁粉断续地吸附于材料商,则表明材料产生了裂缝。目前,磁粉探测技术基本应用在细微金属裂缝检测方面。
        3.4热图成像技术
        该技术又称IRT技术,其主要是利用了物质所具有的热传导性这一物理属性加以试验检测。通过热源对试样给予一定的热能,从而使得试样表面形成一定的温度分布,从而反映物体表层以及表层下面材料或结构的热传导性差异。可以看出,该种技术在应用到土木工程试验检测过程中时,无法获得土木结构深度即厚度的有关信息,但是在对建筑墙体保温功能的判定、探测墙体内部金属件的分布情况等方面具有较高的适用价值。
结束语
        无损检测技术是建筑工程检测领域中的一种新型、高效、高精准的检测技术,其在保证建筑工程质量方面发挥着关键性作用。由此,在建筑工程检测中必须结合实际情况与工作经验选择合适的无损检测技术,掌握无损检测技术要点,切实提高检测效率与水平,消除检测中存在的不利影响,从而有效保证建筑质量与安全。
参考文献
[1]曹甫臣,李青.建筑土木工程试验检测措施分析[J].四川建材,2020,46(11):32-33.
[2]魏永昊.土木工程施工中的质量控制分析[J].技术与市场,2019,26(07):134+136.
[3]陈承佑.土木工程中的无损检测技术及其应用分析[J].低碳世界,2019,9(03):151-152.
[4]李涛.土木工程中的无损检测技术及其应用分析[J].绿色环保建材,2020(10):141-142.
[5]徐文强.土木工程中的无损检测技术及其应用分析[J].中华建设,2019(10):106-107.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