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索提升生态风景园林施工技术的有效途径

发表时间:2020/12/17   来源:《城镇建设》2020年第25期   作者:郑崇勉
[导读] 随着社会的发展,越来越多的生态风景园林工程出现,现已成为城市建设中必不可少的部分,同时也起到美化和优化城市生态环境以及促进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作用。
        郑崇勉
        身份证号码:35012219790110****
        摘要:随着社会的发展,越来越多的生态风景园林工程出现,现已成为城市建设中必不可少的部分,同时也起到美化和优化城市生态环境以及促进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作用。对此,基于城市生态环境建设的基础上,主要探讨如何有效提升生态风景园林施工技术,以期能够切实发挥生态风景园林的功能及价值。
        关键词:生态风景园林施工;技术手段;提升途径
        引言
        随着城乡一体化发展水平不断提升,生态风景园林逐渐成为各大城市突出城市文化建设特征,优化城市内部生态环境资源的重要途径。在充分体现城市文化特征的同时,还需要突出设计者的个人主观能动性,所以生态风景园林的施工过程往往需要兼顾多个方面的细节,突出技术优势,满足实用性、观赏性的需求。为了进一步探讨生态风景园林的施工技术提升策略,现就生态风景园林的定义与特征介绍如下。
        1提升生态风景园林施工技术的重要性及原则
        生态风景园林是基于生态学和景观学基础上的一项系统性工程,遵循了生态经济学理念,将植物造景作为风景园林建设的主要核心,以此改造园林的面貌,建立起丰富多样的园林风景,为人们营造美观和谐的环境氛围。随着城市建设发展的脚步不断加快,部分城市经济发展过程中,以牺牲环境为代价,导致污染问题越来越突出,而通过生态风景园林工程施工,园林植物能够吸收各种有害物质,起到净化空气和改善人们生活环境的作用,并构建良好的城市生态环境。同时,生态风景园林还能够带给人们物质和精神上的享受,进而推动社会经济文化的发展。可见,生态风景园林工程在经济、社会及生态环境方面,有着不可估量的功能作用。所以为了保证生态风景园林工程的建设质量,切实发挥其功能作用,提升生态风景园林施工技术尤其重要。
        要提升生态风景园林施工技术,在施工过程中遵循以下3个方面的原则:第一,加强科学组织,建立起完善的施工结构。在生态风景园林施工前,务必要反复核对施工设计图纸,及时修改施工图纸,确保施工设计图纸无误后才可开始施工,以此保证施工的有效性和可靠性。同时,在施工过程中,也要严格按照施工图纸规范进行,以此保证整体施工质量。第二,保证园林植物的质量,加强质量控制管理。园林植物的质量直接影响整体园林绿化效果和植物的成活率。所以在生态风景园林施工过程中,要合理选择园林植物,全面考虑种植区域的地质条件、气候环境等因素,要优先选择具有较强抗性的植物,同时也要加强控制采购运输环节,保证到达现场的园林植物质量符合设计标准和施工质量要求。第三,了解园林植物的生长习性。由于不同的园林植物其生长习性不同,加之不同季节有着不同的生长态势,因此,在施工过程中,要全面掌握园林植物的生长习性,合理搭配,同时在施工后。要加强植物的养护管理,确保园林植物健康生长,保持良好的景观效果。
        2当前生态风景园林工程施工存在的问题
        2.1管控体制不完善
        虽然我国生态风景园林工程施工案例越来越多,但实践中的管理体制仍需要不断加强和完善。一般情况下,园林工程大都是由国家建设标准及质量验收机关掌控的,但因为后期维护工作存在很多不足,所以实践工作会有较多不良现象,如资源消耗过大、成本投资过高等。因此,构建完善的管控体制至关重要。
        2.2施工人员缺乏专业技术和素养
        园林设计是一项综合性较高、涉及范围较广的高难度项目,因此,施工人员需要有较高的专业技术水平和较强的专业素养,不仅要具备综合的工程技术知识、自然科学知识、艺术创造力、审美鉴赏力,还要深入了解人文哲学、社会经济发展。就目前生态风景园林行业现状来看,许多施工单位所聘用的工作人员都存在许多问题,如学历较低、技能较差、综合素质不达标等现象,缺乏专业的园林建设技术和高等高端的素养会无法及时处理施工过程中遇到的类似问题,这在一定程度上会造成一定的延误、如质量较差及与预期设计不符合等不利影响。


        2.3整体施工水平较低
        随着现代化进程的加快,风景园林作为现代化城市建设的全新概念,可以参考的资料少之又少,而且没有足够的时间构建专业的施工团队。因而导致实践施工团队既没有全面了解风景园林设计理论,又没有具备妥善处理施工技术问题的能力。因此,在施工前,要组织各岗位员工参与技能培训,保障园林施工的质量安全。
        3提升生态风景园林施工技术的有效途径
        3.1优化设计图纸,完善设计交底环节
        生态风景园林建设的基础是设计,设计过程中既要突出基本的使用功能,还要满足美的体验与感受,也就是突出艺术感特征。设计图纸完成后,还需要进行多次技术交底,通过施工人员与设计人员交底,可以在完善图纸的基础上,对后期施工技术进行适当的调整与添加,提升成本控制水平,满足绿化效果与整体质量控制的要求。在技术交底过程中,一定要明确施工细节,要求施工人员严格按照施工进程控制要求进行落实,如果出现施工人员不熟悉设计内容的情况,则需要进行研讨,或者调整施工队伍,避免交叉施工带来的负面影响,最大限度发挥设计图纸的优势与价值。
        3.2加强施工设计管理
        在生态风景园林施工前,要遵循其施工原则,加强施工设计管理。具体而言,要着重加强审核施工图纸,运用可持续发展的理念深入分析施工图纸的可行性和设计标准,以此保证施工图纸的有效性和可靠性,避免施工过程中存在问题,影响整体的施工质量。另外,也要加强全面管理,设计部门发挥引导作用,促使其他各个部门积极参与,全面进行施工图纸、施工技术、机械设备运行的管理与监督,保证各个环节与施工图纸相一致,以此保证生态风景园林施工的进度及质量。
        3.3注重土壤优化改良处理技术
        优化改进种植土壤,能有效地提高植物在生态风景园林中的成活率,进而达到生态风景园林的良好预期景观效果。因此,生态景观建筑的地理位置、水温和气候条件及施工场地的地质特征都非常重要,最后,经过综合分析提出土壤改良处理的施工方案。就应制定环境影响的评价,为了确保土壤改良符合相关国家标准。
        3.4提升团队综合工作能力
        为了进一步提升团队综合工作能力,需要结合现阶段的团队工作能力现状来进行逐步改善。目前来看,我国的生态风景园林建设团队整体工作能力参差不齐,许多施工人员都来源于周围的乡村地区,文化素质不高、施工技术不稳定的问题长期存在。为了解决该问题,就必须做好细致安排与周密部署,做好岗前培训,达到技术标准后再进入到施工环节。同时也可以通过邀请一些专业技术团队进行现场指导的方式确保整体工作效果。
        结语
        综上所述,生态风景园林工程作为城市建设中的重要组成部分,需要相关部门加以重视,在实际的施工过程中,要顺应我国可持续发展的战略口号,不断完善施工技术体系,并加强施工技术管理,提升生态风景园林的施工技术水平,从而真正地发挥生态风景园林工程的功能及价值。
        参考文献
        [1]项丽芳.生态风景园林施工技术有效提升途径研究[J].建筑技术开发,2018,45(19):46-47.
        [2]麻应伟.提升生态风景园林施工技术的有效途径[J].现代园艺,2019(22):202-203.
        [3]徐建忠.探索提升生态风景园林施工技术的有效途径[J].江西建材,2019(7):180-181.
        [4]王挺.提升生态风景园林施工技术的有效途径[J].现代园艺,2020,43
(05):204-205.
        [5]王晖.生态风景园林施工技术水平的有效提升途径[J].南方农机,2020,
51(04):209.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