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风景园林工程施工技术中常见问题的思考

发表时间:2020/12/17   来源:《城镇建设》2020年第25期   作者:陈超
[导读] 随着社会环境不断的提升,城市建设有了显著的提升,风景园林工程建设工作逐步开展,结合时代发展需要,适当改进工程施工技术,既能打造靓丽风景线

        陈超
        身份证号码:37090219860227****

        摘要:随着社会环境不断的提升,城市建设有了显著的提升,风景园林工程建设工作逐步开展,结合时代发展需要,适当改进工程施工技术,既能打造靓丽风景线,又能提升城市居民生活质量。首先介绍风景园林工程特点及建设意义,然后总结当前风景园林工程施工技术问题,最后探究提升施工技术水平的有效措施,旨在为风景园林施工人员提供思路,全面提高工程项目综合效益。
        关键词:风景园林;施工技术;提升措施
        引言
        风景园林工程建设需以相关施工技术的应用为依托,其技术应用是否合理到位,关乎到工程施工质量的把控。倘若施工技术应用不合理,或者是人员未按照规范技术标准应用园林施工技术,会对风景园林作用与效益的发挥产生诸多不利影响。正因此,如何强化园林施工技术,进一步提升风景园林施工质量,俨然成为单位重点关注问题。
        1风景园林施工特点
        当前风景园林工程项目施工建设的整体发展水平越来越高,在多个方面体现了明显的应用价值,有助于优化提升风景园林工程应用效益。与此同时,风景园林施工难度也更大。首先,当前风景园林工程项目往往涉及多个学科,综合性相对较强,工程项目建设需要多个不同工种人员参与,明显提升了风景园林工程施工难度;其次,风景园林工程项目不仅要在美观性方面具备应用表现,还要注重可持续发展,在生态效益方面表现出应有价值,多角度凸显风景园林项目的效益;最后,风景园林工程施工工期较长,不仅要考虑现场施工技术操作过程,还要重点关注前期准备及后续养护等环节。
        2风景园林工程施工技术存在的问题
        2.1设计规划方面
        风景园林工程设计时,部分设计人员仅根据资料制定施工方案,实际上前期调查工作过于片面,致使关键技术问题被忽视,最终在施工阶段遇到重重阻力。此外,规划期间缺少沟通,既会影响工程施工进程,又弱化风景园林工程建设效果。一旦设计规划缺乏合理性,则施工技术优势无从体现,并且施工问题接踵而至。
        2.2土壤优化方面
        不同植物生长习性各异,所以施工人员要适当处理土壤,以便为植物提供良好土壤环境。一旦土壤处理技术应用不当,那么植物生长效果不尽如人意,且工程施工质量和施工效率无从保证,导致风景园林建设水平得不到提高。
        3风景园林工程施工技术提升措施
        3.1定点放线技术
        定点放线技术的应用直接影响到园林施工整体质量,为进一步提升园林施工成效,务必重视按照设计标准进行定点放线的规范化开展。针对树木植物的定点放线,需以断面与中心线为依据开展放样作业,在界定植物位置时,可利用白灰精准标记。若园林施工规模较大,则可以视情况采用网格法工艺来提升园林施工的规范性。具体施工过程为:首先严格按照工程设计进行网格比例的确定,并以网格比例为基准进行现场网格划分。其次,植物种植的位置以网格横坐标为基准确定。最后,借助全站仪设备开展精准化的植物定点放样。除定点方线技术之外,小品施工的应用同样较为常见,可通过小品施工来提升园林内景观整体的协调性。如依据园林实际建设需求进行水亭的设计,并立足于景观整体布局角度考虑水亭建于水面还是水迹。
        3.2苗木栽植技术
        风景园林工程项目施工建设中还要重点关注苗木的栽植,确保所有苗木都能具备理想的生长状态,避免出现严重的苗木死亡问题。

应用苗木栽植技术时,首先应清理现场环境,避免污染物影响苗木生长,尤其要清除土壤中存在的各类杂物,同时调节土壤酸碱度及营养成分,以营造更为合理的基础条件。挖掘树穴要精确可靠,按照定点放线的结果,控制树穴深度、位置及长宽度等基本参数,保障树穴符合苗木的生长要求。在苗木运输到现场后,在严格验收管理的基础上,将其种植到树穴内,保障树木能够在树穴内具备理想的竖直度,避免出现严重偏斜。如果是利用机械设备进行树木吊运,则要做好树木保护工作,避免树木在栽种过程中损伤。在确保苗木稳定有序存在于树穴内后,及时覆土,选择优质土壤填埋树穴,并做好适当压实处理,以求为树木生长营造更理想的基础条件。在树木栽植完成后,还需要及时浇水,第1次浇水尽量浇透,确保树木尽快适应新环境,提升根部的适应性,降低树木死亡概率。
        3.3植物养护技术
        风景园林工程施工期间,涉及植物品种选择、植物移栽、植物后期养护等工作,对于外地植物,应考虑环境适应性,否则植物将缓慢生长,大大降低成活率。基于此,合理应用植物养护技术,客观分析不同品种植物生长条件,在土壤性质、土层深度、土球半径等方面认真分析,尽可能满足外地植物健康生长需要。具体养护注意事项为:观察栽植土是否有更换必要;分析地表土层结构,记录不同地表土层深度的土层结构,参照相关要求予以判断;挖坑栽植时,妥善处理土球半径与树坑大小间的关系;裸根植物根深浅于树坑深度,二者差值最少为10cm;植物移栽后,定期除草、除虫,做好病虫害预防工作,并适量输入营养液,更好地满足植物生长需要;苗木修剪后,于剪口处均匀涂抹保护剂,尽可能降低病虫害发生率;根据植物各生长阶段水分供应需要,适当控制浇水量;因植物肥量存在供应差异性,且施肥间隔不等,所以要选择适合肥料,合理控制施肥频次和数量;一旦气温升高,针对苗木遮阳处理,避免阳光长时间照射产生灼伤现象,最终降低苗木成活率。
        3.4树穴挖掘
        苗木种植效果关乎到风景园林工程施工成效,而作为苗木种植的基础环节,树穴挖掘质量的管控至关重要。倘若挖掘不到位、不合理,直接影响到苗木的成活率。对此,需做到苗木种植期间合理应用树穴挖掘技术。具体施工期间,需重视对以下施工技术要点的掌控:(1)树穴挖掘需依据苗木品种确定具体规格,所以施工期间禁止出现随意挖掘树穴的现象,需依据对苗木品种的分析,结合对现场温湿度、土壤等条件等掌握,进行树穴深度、面积的合理控制。(2)依据对苗木生长习性、根部特征的分析,确定树穴挖掘形状,确保树穴的挖掘与苗木生长充分契合,在提升苗木成活率的同时,实现为苗木生长营造良好环境。
        3.5严把材料关
        风景园林施工技术操作的成效和材料存在密切关联,如果施工材料准备不充分,或施工材料在应用中出现偏差,就会影响施工技术的操作效果。如在栽植苗木时,苗木的类型和生长状态会严重影响后续栽植效果,如果选择了不匹配的苗木,或苗木存在病虫害,造成大量苗木死亡,给风景园林工程项目带来较大影响。基于此,为了提升施工技术的执行效果,规避常见的各类隐患问题,要严把材料关,确保所有绿色苗木都符合现场施工栽植要求。当然,风景园林工程中,要全过程监管材料的应用,不仅要做好前期选择工作,在做好栽培处理的同时,还应关注后续长期生长状况,协同养护技术严格管控。
        结语
        综上所述,风景园林能否长久运行及其效益与作用的体现,受到施工技术应用的直接影响。对此,需做到园林施工期间严格按照规范标准实施相关施工技术,保证园林工程各工序的高质量施工,为园林植被构建良好的生存环境。
        参考文献
        [1]刘艳.对风景园林工程施工技术中常见问题的思考[J].建材与装饰,2020(04):68.
        [2]胡周文.新形势下提升生态风景园林施工技术的有效途径[J].现代园艺,2020(02):177-178.
        [3]刘艳.对风景园林工程施工技术中常见问题的思考[J].建材与装饰,2020(04):68.
        [4]过培枫,周琪,张根铃.浅析风景园林工程施工技术中常见问题[J].建筑工程技术与设计,2016(14).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