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技术在工程项目管理中的应用

发表时间:2020/12/17   来源:《城镇建设》2020年第25期   作者:孙贵东
[导读] 建筑施工项目管理,是建筑企业在施工过程中,采用科学管理理念、先进管理技术,对建筑施工过程进行监督、调控、管理的行为。而信息技术和建筑施工项目管理的结合

        孙贵东
        山东宁建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山东省济宁市  272000

        摘要:建筑施工项目管理,是建筑企业在施工过程中,采用科学管理理念、先进管理技术,对建筑施工过程进行监督、调控、管理的行为。而信息技术和建筑施工项目管理的结合,能保障各项管理工作的有效性,以此保障建设施工项目管理质量。
关键词:项目管理;信息技术;应用措施
中图分类号:G322     文献标识码:A
引言
        在建设工程领域,信息技术同样发挥出了不可替代的作用,无论在建设工程管理方面还是在工程的实际建设方面,信息技术都对其发展变革起到了重要作用。然而,现代信息技术仍处于不断发展的过程中,所以其在建设工程领域中的应用也不会停滞,BIM 技术的出现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
1 重要意义
        从我国建筑行业近年来快速发展的趋势来看,目前我国建筑工程管理具有目标广泛、业务多元化、内容复杂等特点。在开展项目运营、成本管理以及人员管理等各级管理工作中,都需要运用到信息化管理。因此,在建筑工程管理中应用信息化技术是一项非常重要而且紧迫的工作。首先,建筑工程管理中应用信息化技术可以提升工作效率。由于现代建筑项目规模不断增加,管理难度也随之不断增加,参与工程建设的人员众多,各施工部门之间交叉作业现象频繁,沟通协调起来比较困难。应用信息化技术可以沟通协调好各施工部门之间的交叉作业,有利于各种信息的及时传递和沟通,从而提高建筑工程管理效率,实现管理程序最佳化。其次,传统的建筑工程管理过程中存在很多问题,如管理逻辑框架混乱、管理层次模糊等。在应用了先进的信息化技术以后,可以提升建筑工程管理的逻辑清晰度,管理层次也变得明朗,确保建筑项目可以顺利建设。
2 存在的问题
        2.1 信息技术的应用不合理
        在建筑工程施工中,是以信息技术为基础实现信息化的管理模式,一般都是利用信息软件或者平台来实现信息管理,在管理的过程中,由于软件和平台不能与实际的过程相契合,有些管理方甚至直接利用以前的信息软件用于新的项目工程,这样不能结合工程特点开展科学化管理工作,不能充分发挥信息技术的重要作用。
        2.2 缺乏统一的建筑工程管理信息标准
        信息技术在我国建筑工程项目管理中的应用还是处于初级起步阶段,相关的管理标准和制度还没有建立健全。这就使得在信息技术实际应用过程中缺乏相应的指导标准和规范化应用制度,这也是导致信息技术无法在实际应用过程中实现资源的最佳整合的一个重要因素。
        2.3 不够重视信息技术的应用
        很多时候建筑企业在实现施工技术过程中,没有妥善使用信息技术。作为工作人员只是单一使用信息技术的相关功能,例如 :标书制作、存储文档功能等,而不能正确考虑信息技术在管理时应该发挥的作用。而且很多企业想要节省施工成本,对实际管理工作投入力度较小,进而造成信息技术设备严重匮乏和缺乏高素质的施工人才,因此难以实现使用信息技术的最佳效果。
3 信息技术在工程项目管理中的应用
        3.1 全球卫星定位技术在数据采集工作中的应用
        工程管理过程中,需要实时采集大量数据,且这些数据的准确性、实时性要能够予以有效保证。在此期间,可以利用全球卫星定位技术开展各类数据采集工作,全球卫星定位技术所采集的各类数据准确度高、实时性好。

而且在为工程管理提供相关数据的过程中,还能结合现场各类数据的变化情况,及时对其进行修正、更新,提供更为完善的系统安全保障,并且全球卫星定位技术不仅能够收集传统管理数据,还能对各类特殊需求的数据进行采集,为工程管理提供有效的安全保障。在工程实际管理过程中,会存在大量不确定因素对其产生影响,加之各类突发状况的存在,导致传统管理技术形式下所获取的数据存在误差,而依托全球卫星定位技术能够灵活、快速地获取各类数据,并按照相应规则进行整理、分析,通过所采集的有效数据可以实现对工程运营状况的有效监督。。
        3.2 创建科学合理的项目管理信息系统
        合理地建设项目管理信息系统应围绕建筑业各部门管理信息系统、施工成本企业业务信息系统、施工项目质量标准控制系统、施工项目设计方案总结和施工进度技术系统 4 个系统进行。传统建设工程管理模式的转变,使得各种信息管理更加规范化和系统化,规范各部门的管理,制定施工进度计划,从人员规格的选择到建设项目的竣工,实施有序的信息化管理模式。为了提高建设项目管理的质量和效率,实施科学的信息化管理,项目参与方可以在一个开放、良好的氛围中积极参与建设项目,从而提高项目的施工质量,取得更大的经济效益。
        3.3 重视网络信息系统的开发
        基于信息技术的建筑施工项目管理,需要重视电子商务、数据采集、试验检测等系统的开发和应用。为实现信息技术对建筑施工项目的有效管理,应重视网络信息系统的开发。网络信息系统是驾驭因特网、局域网的一种建筑信息共享平台。除去信息共享平台,还包含网上办公板块、施工项目管理自动化处理板块。建筑行业应用信息技术的主要方式,是选用起步较早的信息化集成软件,或者基于Internet的信息集成管理系统。该系统可以通过数据库和计算机网络的连接,在建筑施工项目管理过程中,完成信息共享、网上材料采购、视频会议等管理工作。在应用网络信息系统时,应结合网络虚拟组织概念,改变建筑企业信息管理工作的交流方式,促进管理工作的沟通、协作,从而保障管理工作的科学性以及有效性。在对建筑施工项目质量进行控制时,该网络信息系统可以实现施工流程信息化管理。例如施工项目的管理人员,不受时间、空间限制,可以随时随地地举行工作会议。会议相关人员可以利用网络信息系统,传送施工资料、工程设计、施工图纸等。施工项目管理人员可以通过系统数据,对施工现场工作进行有效管理。此外,管理人员可以将施工质量检测报告上传至该系统,以此展开施工质量评定工作。在竣工时期,网络信息系统可以通过各时期所上传的质量报告,自动生成建筑施工项目验收报告。
        3.4 提高项目管理人员的基本技能和素质
        企业和单位要致力于培养专业的工程项目管理人才和相关计算机人才,其基本技能和素质是工程顺利进行的前提。工程项目管理工作的复杂性决定了要提高配电管理技术和管理水平,对管理人员进行专业培训和规范培养,对相关技术的开发和专业人员的培养加大投入,这样才能让计算机应用技术广泛应用在我国建筑行业工程项目管理中的方方面面,使管理更加有序和高效。另外,要提高管理人员的实践能力,培养其应对突发事件的应对能力,降低突发事件带来的损失,避免管理过程中的隐患。涉及到具体的措施,要对违规行为进行处罚,完善管理制度仍存在的缺陷,只有这样,才能提升工程项目管理水平和规范管理以及实际应用的能力。
结束语
        综上所述,建筑工程施工管理水平直接关系着项目的效益及目标的顺利实现,而信息技术的合理应用可以显著提升施工管理水平,所以一定要重视信息技术在施工管理中的应用,针对当前施工管理中应用信息技术存在的不足,采取有效的措施进行完善,并结合信息技术的发展趋势,对未来的应用形式进行展望,以期能更好的促进建筑行业的发展。
参考文献
[1] 孔德有. 计算机应用技术在工程项目管理中的应用分析[J].数字技术与应用,2019,37(04):225+227.
[2] 王娜,陈硕. BIM 技术在民用建筑工程造价管理领域中得到的应用分析[J].  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7(05):125.
[3] 张晓宇.建筑施工管理中信息技术的应用[J].科学技术创新,2018(24):104-105.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