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亚明
身份证:14060219831018****
摘要:随着工民建结构施工技术的不断更新和完善,以高层建筑为代表的工民建结构的荷载稳定性及抗开裂性均有了显著的提高,高层建筑的服役年限和使用功能实现了巨大进步。后浇带作为一种新型的施工缝已被广泛应用于高层建筑的地下室结构中。基于此,以下对工民建项目地下室后浇带施工监理控制要点进行了探讨,以供参考。
关键词:工民建项目;地下室后浇带施工;监理控制;要点
引言
对于工民建项目地下室部分的施工而言,地下室顶板及后浇带防水施工是最为关键的技术环节之一。在现实中,存在着只重视底板及外墙防水施工,而忽视了顶板及后浇带防水施工的现象,这极大地影响了地下室的实际防水效果,更埋下了诸多安全隐患。因此,应当提高对地下室顶板及后浇带防水施工的重视,加强针对该方面的施工研究。
1后浇带施工技术
后浇带施工技术主要指建筑工程施工中,为有效规避现浇钢筋混凝土结构受到不均勻沉降和不均匀收缩的影响,而出现裂缝问题,按照建筑工程设计和施工规范的要求,在基础底板、梁和墙等部位设置临时施工缝。工程施工中,受外界气温变化的影响,钢筋混凝土结构也会出现收缩变形和混凝土温度应力等现象,建筑工程结构也受到了较大的损伤,破坏结构的稳定性,缩短了建筑寿命。工程施工中,应合理设置临时施工缝,之后采用混凝土填充施工缝,加强建筑结构的整体性。
2工民建项目地下室后浇带设计要点分析
2.1后浇带混凝土浇筑
主体结构顶板浇筑完毕,复核沉降观测数据,确认结构沉降稳定后,经设计同意即可进行后浇带混凝土浇筑准备。组织专人对后浇带支撑体系进行逐一检查、加固,验收合格后即可进行后浇带混凝土浇筑。普通混凝土及常规浇筑振捣方法无法满足施工质量要求,将直接影响结构安全。后浇带混凝土采用比地下室顶板强度高一等级的抗裂、抗渗、微膨自密实混凝土。自密实高流态混凝土坍落度值取(250±20)mm;混凝土从出机到浇筑(时间间隔约1h)坍落度损失≤20mm,且混凝土不分层、不离析;水泥采用普通硅酸盐水泥,砂为中砂,卵石级配符合泵送要求,粒径控制在5~16mm;为降低水灰比,掺加高性能减水剂;为提高混凝土和易性,掺加粉煤灰及高炉矿渣粉;为补偿混凝土收缩和增强混凝土与管壁黏结力,掺加WEA膨胀剂。混凝土初凝时间控制在8h左右。
2.2后浇带支模施工
后浇带支模施工是一项关键环节,必须要采用独立支模进行后浇带支模施工,以方便后期的拆模等作业。若不采用独立支模,则在拆模时往往需要对支模、支侧模、底模等进行统一拆除和复支回顶,不但会大大增加施工成本,并且还存在一定的梁板边开裂、悬臂变形等风险。因此应当落实对独立支模的使用,并在施工中严格遵守相关技术规范,切实保障后浇带支模施工质量。
2.3后期处理与养护
1)二次开发振捣在建筑后浇带施工中,混凝土结构在初凝完成后需要实行二次振捣,目的是减少翻浆等问题产生,将混凝土与粗骨料融合起来,减少分层、开裂缝问题的产生。二次振捣的形式需结合现场实际情况进行科学选择,有效降低后浇带结构形式产生裂缝的几率,虽然出现了少数的裂缝,但是依然不影响后浇带结构稳定性。2)养护养护是后浇带施工的重要环节。养护目的是加强浇筑中混凝土结构稳定性,促进其与周边结构的连接,确保后浇带作用和功效的发挥。同其他结构养护施工作业不同,为加强后浇带结构与总体结构件的粘结性和稳定性,使其形成完整的整体,需将养护重点放在后浇带施工位置上。并在养护开展前和过程中,对施工位置存在的杂质和污染物有效剔除,防止积水、灰尘等的过多堆积对结构带来影响。必要时还可通过挡水砖的设置降低水分流入。
后浇带养护时间要在半个月以上。养护中以湿麻袋覆盖在结构表面,以免混凝土表面温度丧失,维持结构内外温度的适宜性。
3工民建项目地下室后浇带施工监理控制要点分析
3.1施工筹备阶段的监理控制要点
施工筹备阶段项目监理单位应提前进场与项目建设单位和施工单位做好施工前的各项沟通工作,监理方应派驻经验丰富的高级驻地总监,并配套专业齐全、数量充足的专项监理工程师及监理员。项目驻地总监应提前组织监理团队进行开工前培训,明确高层建筑地下室后浇带施工对整个项目质量及施工安全的重要意义;项目驻地总监应敦促施工单位提前编制后浇带现场施工方案,并提交项目监理方详细审核,尤其应明确施工方案中关于地下室后浇带模板支护、后浇带预留防护、后浇带钢筋布设及后浇带混凝土浇筑等环节的施工工艺和应急预案;项目监理方应严格参照最新版的《房屋建筑工程旁站监理管理办法》中的具体规定,指定相应的专项监理工程师及监理员全程参与项目旁站监理。
3.2底模支撑作业方案制订
一套合理的底模支撑作业方案,是保障施工质量及防水效果的前提和基础。在制订底模支撑作业方案时,主要需注意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首先,在开展底模支撑作业时,需断开居中后浇带两侧的底模,目的是方便在混凝土浇筑过程中清理跑浆;其次,顶板后浇带底膜需采用独立支模,目的是提高材料周转速度和施工效率,节约成本;再次,出于施工安全方面的考虑,应提前预留出足够长度的支撑,通常做法是先预留出后浇带长度,再于两侧各预留出约2m宽度,在施工过程中要确保独立支模与其他支模之间相互断开,以免其他支模在拆除过程中影响到独立支模的安全性与稳定性;最后,后浇带两侧预留的支撑不能与其他支模一起拆除,或是在后浇带封闭后再进行拆除,以免引起梁板边开裂、悬臂变形、顶板不平等问题。
3.3后浇带预留阶段的监理控制要点
(1)为了保证预留后浇带内不渗入先浇带内的混凝土,建议采用焊接钢筋网代替传统模板,钢筋网入模后应及时固定,在钢筋网背面增设加劲木方,以提高钢筋网的抗变形刚度。在浇筑先浇段混凝土前,应妥善密封后浇带的模板口,避免混凝土渗入,现场旁站监理人员应全程监督后浇带预留施工环节,尤其注意钢筋网刚度及模板口密封性是否满足预留施工要求。后浇带内的钢筋布置属于典型的隐蔽工程,必须作为现场旁站监理的重点工作。
3.4维护好建筑物的受力水平
后浇带模板施工要严格顺序,对于混凝土未浇筑或没有完全凝固的,不能随意进行模板拆除,全面保证建筑的稳定性,避免出现房梁受力不平衡的问题,如果出现问题则会导致房梁变形,影响建筑的结构。后浇带位置选择非常关键,一般情况下,对受力小的部分做后浇施工,而对于强受力的结构,则不适合进行后浇施工,位置设计不精准,整体受力结构就会支复杂,很可能导致受力真空,影响建筑的稳定安全。
结束语
引起工民建项目地下室漏水的原因主要在于施工材料因素、施工设计因素及施工技术因素这三方面,若想有效预防地下室漏水问题,应当要加强地下室顶板及后浇带防水施工管理,采取科学、合理的施工技术,把握好施工中的重难点项目,规避常见的施工问题,以切实保障地下室防水施工质量。
参考文献
[1]赵兴辉,汤自坤.地下室外剪力墙后浇带临时封闭施工技术[J].建筑技术开发,2020,47(14):33-34.
[2]李杰生.后浇带施工技术在房建施工过程中的运用[J].建材与装饰,2020(06):4-5.
[3]高腾.超长地下室后浇带设置及其施工质量管理[J].科技经济导刊,2020,28(04):52-53.
[4]张盼.探析房建施工中后浇带施工技术[J].建材与装饰,2019(15):1-2.
[5]李华清.后浇带超前止水施工技术在地下室工程中的应用[J].智能城市,2019,5(08):158-1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