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工中软土地基处理技术

发表时间:2020/12/17   来源:《城镇建设》2020年第25期   作者:刘钟1 赵一基2
[导读] 在水利工程施工建设过程中,软土地基是最为常见的地基类型。软土地基有其特殊性,一旦处理不当,势必会造成上层建筑物的沉降,严重影响到后期施工的工程质量

        刘钟1 赵一基2
        1  阳信县水利局,山东 滨州  251800   2  滨州市华腾工程造价咨询有限公司,山东 滨州  25180
        摘要:在水利工程施工建设过程中,软土地基是最为常见的地基类型。软土地基有其特殊性,一旦处理不当,势必会造成上层建筑物的沉降,严重影响到后期施工的工程质量,影响建筑工程的使用功能。对此,对软土地基的处理,务必要合理到位,采取合理的技术措施,以提升软土地基的强度,确保施建水利工程的安全和质量。
        关键词:软土地基;处理方法;施工工期
        
        一、软土地基的特征及处理原则
        1.1软土地基的特征
        1.1.1透水性较差
        透水性差是软土地基的特点之一,因而在水利工程施工之前,应针对软土地地基做好相应的排水措施,提高软土地基的安全性及稳!醉吐。同时在实施排水处理的过程中,需要投入大量的人力和物力资源,还会极大的延长施工时间。
        1.1.2压缩性较高
        由于软土地基比较疏松,稳定性极差,因此就会导致具有较高的压缩性,土质的强度会极大的降低。因此在水利工程施工中如果不及时采取有效的措施进行处置,将会导致承重量不断增加,从而出現坍塌的想象。
        1.1.3沉降速度较快
        由于软土地基的强度小,密度低,就会极大加重水利工程建设的施工难度,增加了水利工程量,致使软土地基下沉的速度加速,同时承载力越大,将会导致沉降的速度也会加快。
        1.2软土性地基的处理原则
        首先,应重点分析软土地基的动力性能,即力学性质,避免因为水土流失造成整个地基基础的不稳定现象发生。其次,应依据规范确定软土地基的不均匀沉降特征。软土地基的含水量和灵敏度较高,其含水量比普通地基土的含水量高30%,比其他具有一定质量的地基软土高300%。以静力触探试验为例,可以根据地基承载力的可靠性原则,结合地基十层体系的相应特点及主要的试验基础条件,对整个地基承载力试验进行有效分析。利用平板荷载试验对整个地基承载力进行确定时,需要结合软土地基层的受力影响,合理选取相应的承载板尺寸,以保证整个尺寸的匹配性。土颗粒大小的均匀程度较差、受地区沉积环境影响较大时,需根据土类指数m确定土类承载力及强度极限。据钻探和所取土芯、室内试验及原位测试资料,结合勘察经验,对各岩、土层的承载力及有关力学参数进行分析可知,本项目工程中的软土基层设计能够充分改善由于淤泥软土土层导致的地基不稳的现象。对于道路工程施工来说,对地基进行加固处理,可采用抛石挤淤、水泥土搅拌桩或选用高压旋喷桩复合地基,以处理后的地基作为道路地基基础持力层,从而保证整个施工现场的技术应用与软土地基的设计相一致。
        
        二、软土地基处理技术
        2.1换土施工技术
        该类方法主要是指将地基中土质较软的部分进行科学的处理和替换。一般来说,处于地基较下层的土壤由于受到多方影响,土质更容易产生弱化,如果不能对其进行科学的处理,便会为后续的施工形成安全方面的问题。对此,施工人员需对此部分地基使用较为优质的原料进行加工或者替换,从而加强土质的坚硬程度。具体实施时,施工人员可运用施工过程中形成的废渣等材料作为软土基地的填补原料,从而对其进行硬化处理。

使用废渣作为填补不但能够提高软土的整体负荷能力,还能将土壤中存在的水分尽量排出,从而为后续的暗穴施工做好前提基础工作。需特别注意的是,如果使用碎石土完成土壤的垫层,则需重点控制施工的密度及厚度等方面的指标,使之达到标准要求。该类方法由于实际应用较为便利,且经济投入较少,因此在实际施工中得到了较为广泛的应用。
        2.2桩基施工技术
        使用该类方法时,施工现场的各类条件因素均会对方法的实施效果产生一定的影响,因此在选择使用桩基法完成施工时,首先需对施工现场的周围环境进行全面的排查和分析,从而更有目的性地完成项目的实施。当前由于水利工程的项目需求不断革新,因此相应的技术发展也呈现出更为多样化的特点,相应对于桩柱的应用也在不断的调整。当前实际施工时应用频率较高的技术类型为钢筋混凝土制桩。从细化层切入进行研究可知,该类方法与桩基的本质具有较多的一致性,无论使用人工还是机械方式完成打孔工序,都会为后续注入混凝土的工序提供便利条件,此后混凝土所产生的热量也会对周围的环境形成一定的改善,提高环境的荷载力,从而提升地基的稳定性。
        在完成工程的实施时,还应倾向于使用强夯的技术方式完成施工,从而不断提升软如地基的稳定性效果。在具体施工时,需准确选择适合的施工工具,通常施工人员需将夯锤放置在标准高度以上,从而增加其下落的外力作用。反复重复上述施工过程,便可使软土在不断的外力作用下提升自身的坚硬程度。可见,强夯方式在地基特征更为复杂的情况下效果更加明显。在实施水利工程时,会经常遇到软土基地的情况,尤其在海滨环境实施项目建设更为明显。软土地基中含有较多的杂质,因此致使施工环境更为复杂,不利于项目的开展。此时如果不用强夯方式,则难以实现较为理想的施工效果。强夯方式更适用于此类施工环境,能够明显提升工程的完成质量。
        2.3旋喷施工技术
        该类方式需使用旋喷设备来完成喷桩的加工,从而提升其运转的速度,此后根据实际工程实施的需要,运用不同的喷射方式将浆液关注到目标物上,从而逐步提升地基的稳定效果。这也是所谓的人工复合地基方式。运用此类方式能够对地基质量进行有效的优化提升,使其最大限度复合标准要求。随着工程项目需求的不断提升,浆液的类型也显现出一定的多样化发展趋势,这便需要施工人员结合具体的条件和需求对浆液种类进行科学的选择。旋喷方式的技术特征不同,因此更适用于黄土及粉土等类型的土质,但其使用时也存在一定的弊端,其对有机物质含量较多的软土层加固作用还不够明显,因此在选择具体的施工方式时,首先应结合具体的土质类型进行科学的选择和使用。
        2.4硅化加固施工法
        当前水利项目的种类较多,且规模普遍较大,因此完成水电项目的加固施工往往会选择硅化法来完成。该方式以电渗原理为使用基础,通过注浆管来逐步完成电动硅化的施工工序。在施工人员全面推进各项工作环节时,需对具体的施工内容反复作业,并将氯化钙等化学试剂注入软土地基中,此时各项涵盖参数均会在化学元素的影响下产生相应的反应,此后溶液便会形成胶状,从而改善软土地基的柔软度,使其达到标准的强度和硬度等方面指标,同时其加固的范围也会不断扩大。但在实施该手段的应用时,会耗费大量的资源,以此技术人员应充分考虑其投入成本,结合具体的工程项目需求选择使用该类技术。
        
        三、结语
        水利施工对于城市发展具有推动作用,施工人员在水利施工中应该意识到软土地基处理技术现存的问题,并且应用种种方法对软土地基进行改善,在施工过程中施工人员应该意识到地基施工对于整体水利的重要性,并且按照施工流程等进行施工,对软土地基处理技术进行创新和改进,并且根据施工现场的具体情况灵活应用,保障水利施工的质量和安全,满足人们的需求。

        参考文献:
        [1]包海红.水利施工中软土地基处理技术优化分析[J].建材与装饰,2018(51):275-276.
        [2]邱成龙.软土地基处理技术在水利工程中的应用[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18(21):102-103.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