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静
江苏展筑建设工程有限公司
摘要:如今,建筑工程行业新技术的融入和施工管理理念的创新,提升了施工质量。建筑工程是复杂性工程,建筑决策、建筑设计、现场施工、竣工验收等环节相互连接、相互制约。需要管理者采用有效的管理方案,施工人员拥有过硬的技术。现场施工是工程建设重要组成部分,关系到施工质量,做好建筑工程现场管理工作,能够进一步提升建筑施工质量,保证建筑施工进程。鉴于此,文章结合笔者多年工作经验,对试论如何做好房建工程施工技术与现场施工管理提出了一些建议,仅供参考。
关键词:房建工程;施工技术;现场施工管理
引言
影响建筑工程施工质量的因素比较多,为保障整体工程质量就一定要对外界多种因素进行考量,从整体上提升建筑施工的技术水平,持续加强现场施工管理工作。当前阶段许多建筑施工单位对施工技术和现场管理缺乏足够的关注,这种情况导致后续施工出现各种各样的问题,严重制约了施工计划的正常进行,甚至还可能会导致成本过高和资源过度损耗。因此,有必要加强对整体建筑施工的变革与创新,加强对建筑工程施工技术的有效应用,持续加强现场施工的管理工作,促进建筑行业持续稳定地发展。
1技术管理的必要性
使用合理的施工技术和管理控制方案,有助于制定科学的施工技术体系,从而满足现场施工技术要求,提高施工单位的施工质量。当前,由于房建项目种类繁多,建设周期也相对较长,为了减少对建筑施工的投资,有必要进入施工现场执行施工管理指南,对各种类型的技术流程进行综合利用,来确保施工技术能有序进行。
2建筑施工技术
2.1建筑防水施工技术
防水工作是建筑项目的核心组成,施工企业需要认真做好防水工作,如果防水处理不当,会对建设项目的施工质量造成负面的影响。建筑和厨房以及浴室等需要防水的面积相对较大[4]。在实际施工时使用的防水材料质量一定要符合具体的使用标准,并且需要使用合理的施工工艺,预防在施工过程中产生渗漏,同时需要对其给予高度的关注,不断提升其自身的防水性能[5]。
2.2混凝土工程施工技术
在房屋建筑工程中,胶凝原料为混凝土,它的集料通常是砂石。具体来说,砂石与其他掺和物混合后,再以科学的比例与水混合,就能制成房屋建筑所需的混凝土材料。在搅拌混凝土之前,相关人员应确定混凝土所需的各种材料的具体数量和实际比例,在混合原材料后再进行混凝土的拌合和运输。运送到施工现场的混凝土必须按照房屋建筑规定进行使用,在施工结束之后还要对混凝土进行定期养护。混凝土在进行浇筑时不要随意加水,以避免影响混凝土的凝结度。
2.3钢筋施工技术
钢筋施工效果和施工质量间存在一定联系。为保证钢筋施工合理性,要选择适合的钢筋施工技术,避免施工中出现问题。钢筋施工前施工人员要按照工程施工要求选择钢材,施工材料投入使用前,要对于材质进行检测,依据施工图纸处理钢筋材料。按照建筑施工的材料标准和具体文件要求,防止不合格钢材流入市场,运用合理技术和施工工艺进行钢筋施工。在提升施工效果的同时,提高施工质量。
2.4电气接地技术
倘若电气接地不合格,就会出现漏电、跑电等情况,不仅会损害电气设备,还会危及人员的生命,因此需要施工人员严格按照流程施工,确保电气接地准确,以提升电气使用的安全性。电气接地技术的操作流程:(1)施工人员应认真查看电气接线图,杜绝接错线的情况发生。地线要以并联的方式连接,切记不可将地线串联,这样才能确保用电安全。(2)结合建筑内部情况来确定线路布局,并确保接头连接牢固。(3)加强线路查验。验收人员必须仔细检查电路,并对每个接线点进行核查,只有符合相关标准,方能验收通过。
3加强房建工程现场施工管理的措施
3.1现场施工人员管理
项目工程建设施工人员管理,需要坚持以人为本。施工环节需要加强对施工人员的管理,使员工主动参与到工程施工中。建筑施工前,要完善质量控制体系,明确各施工人员的责任义务,针对施工人员施工技术进行专业培训,以提高施工人员的技能水平和质量控制意识。开展施工时,需对施工人员建立检查机制,确保施工项目符合要求。具体监理人员要严格按照国家规范要求进行施工,保证施工质量,保障居民的生活和财产安全。
3.2确保施工监督机制规范化
建设项目的工期较久,工程也相对复杂,因此对施工提出的要求与标准也比较高。只有制定一个整体的施工监督管理机制,才能从根本上保障工程建设多个环节的施工管理水平,有效把管理与监督结合,降低安全事故的发生率,保障施工的快速有序进行。只有监管工作到位,才能确保施工行为符合规范,进而确保建筑工程质量。
3.3健全管理制度
管理制度是管理工作的重要指导,只有管理制度完善,才能确保管理行为合理合法。当前施工管理不到位,大部分是因为制度的缺失,因此需要建筑企业健全管理制度。首先,明晰管理职责。在制度中要充分体现每个岗位的管理任务,以及需担负的职责,这样才能有效避免推诿事件发生。其次,明确管理流程。只有管理人员清楚如何开展工作,才能让管理工作有序开展。同时,管理流程的确定有助于管理工作的规范化发展。再次,制定奖惩机制。为了激发员工潜能,提升员工积极性,需要制定奖励措施。奖励要具备激励性,需要建筑企业事先调查员工需求,有针对性地选定奖品。如若管理人员渎职,可依靠惩罚机制对其进行处理,以儆效尤。只有严格治理,才能促进责任心的形成。最后,制定监督机制。为了提高管理效率,需要建立监督小组,以监督日常管理工作。
3.4施工材料管理
施工材料管理机制包括成本管理和原材料管理等过程。为了提高现场的质量控制水平,有必要编写材料方案,确定材料规格和数量等内容,这就要求控制所购材料的数量,减少项目采购的投资,更好地控制整个施工周期。此外,必须严格验收和分类施工材料,结合实际工程,落实好施工材料的抽检工作。与此同时,建筑技术管理系统的另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为设备管理,为提高整体项目的管理质量,应考虑将设备选择与施工技术方案、技术条件相结合,妥善协调好材料管理和设备管理,才能为项目的正常开展创造良好的环境。
3.5施工机械设备管理
建设设备管理是施工的重要部分。现场施工过程中要处理不同机械设备,合理调配相应组织,可以提高施工效率。实际操作过程中要严格按照相应规章制度操作机械设备,定期检查、核对设备,避免施工设备带病施工,以提高施工效率。
结束语
建筑企业要想在完全放开的市场经济中屹立不倒,不仅需要更新施工技术,还需要加强施工管理。企业应时刻关注施工技术的发展动态,根据自身实际情况选择适宜的施工技术,并在企业内部积极推广。通过对施工各环节进行升级改造,以提升施工效率。此外,企业必须健全管理制度,让管理工作有据可依。加大建筑队伍,以夯实人力基础。加大监管力度,让施工更加规范。通过种种举措打造高效施工管理模式,从而让企业获得长足的发展。
参考文献
[1]周智.房建工程施工技术与现场施工管理的几点思考[J].珠江水运,2019(10):39-40.
[2]赵栋.如何做好房建工程施工技术与现场施工管理[J].居业,2019(05):99-100.
[3]赵子杭.房建工程施工技术及现场施工管理研究[J].居舍,2019(08):159.
[4]宋培国.如何做好房建工程施工技术与现场施工管理[J].四川水泥,2019(09):185.
[5]杨丝丝,王慧敏.如何做好房建工程施工技术与现场施工管理[J].建材与装饰,2019(27):136-1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