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软土地区淤泥类土与软塑粘土分层数据的准确率

发表时间:2020/12/17   来源:《城镇建设》2020年第25期   作者:赵东满
[导读] 近年来,建筑在软土地基上的多层住宅、厂房等建筑物产生倾斜、裂缝屡见不鲜。轻者影响安全使用,重者危及结构安全。准确划分淤泥类土与粘土界线既能降低基础工程造价

        赵东满
        核工业金华勘测设计院有限公司 浙江省金华市 321017

        摘要:近年来,建筑在软土地基上的多层住宅、厂房等建筑物产生倾斜、裂缝屡见不鲜。轻者影响安全使用,重者危及结构安全。准确划分淤泥类土与粘土界线既能降低基础工程造价,又能为设计人员提供正确的工程地质资料为建筑物的安全提供保障。当建筑物荷载较小时,软土地区淤泥类土与软塑粘土分层数据的准确尤其重要。
        关键词:软土地区;淤泥类土;软塑粘土;分层数据
        引言
        温州平苍平原一带属软土地区。该区软土分布广泛、厚度变化大,龙港、鳌江一带厚达30~40m,上部地层从上到下为:淤泥-淤泥质土-软塑粘土。淤泥类软土与粘土物理力学指标设计参数差异较大。
一、现状调查
        温州平阳、苍南一带,地形地貌属冲海积地貌平原,浅部地层主要为淤泥及灰色软塑粘土。在野外勘察作业过程中,由于淤泥、淤泥质土与软塑粘土无明显界限,不利于现场编录人员对分层深度作出准确判断,易造成钻探原始记录中淤泥类土与软塑粘土分层深度数据出现较大偏差,对于非取样孔,这种偏差无法得到有效控制。


        由此可见,造成提高软土地区淤泥类土与软塑粘土分层数据的准确率低的主要因素为取样要求不满足要求和分层依据不足,完善野外取样及提供充分分层依据是本次活动的主攻方向。
二、设定目标
        1、目标值
        根据分层数据误差对工程建设的影响程度,确定分层深度误差大于2米为不合格。从上表可以看出,月合格率在75~85%之间,平均80%,根据实际情况我们觉得可以尽量改善这种状况,以保证勘察质量,我们的目标值设定为保证月平均合格率在95%以上,如下图所示:
2、可行性分析
①有丰富的地质工作经验,有能力准确找到原因。
②有良好的团队合作精神,具有一定的实际能力和理论水平。
三、分析原因
        根据现场调查访问和实际操作,我们分析和讨论后认为造成钻探原始记录中淤泥类土与软塑粘土分层深度数据出现较大偏差的因素主要有以下几种,绘制因果图如下:

        从上表可以看出,目前影响淤泥类土与软塑粘土分层深度数据准确性的主要因素主要来自方法:
?分层界线附近取样间距偏大。
?非取土孔分层依据不充分。

五、制定对策
        从以上分析得出了目前影响淤泥类土与软塑粘土分层数据准确性的主要因素,针对要因我们通过分析讨论,想出切实可行的解决办法,制定了具体对策来提高分层准确性,以达到我们活动的目的,并编制对策表。

六、实施对策
实施一、通过历史数据分析,发现以往勘察过程中取土孔取样间距普遍偏大,部分取土孔地层分层数据在室内资料整理阶段有调整,而其余钻孔地层分层数据未调整,为此:⑴对岩土勘察施工规程进行完善,参照勘察纲要上邻近场地地层情况,在淤泥类土与粘土分层界线上下4m范围内,按间距2m进行取样; ⑵钻机进场施工时,应先施工1个取土孔,适当加密取样间距并保证岩芯采取率。⑶室内土工试验成果及时通知现场技术人员,由技术员现场修订地层分层数据并告知编录人员。
实施效果:勘察流程按规定有序进行,各部门紧密合作。
实施二、⑴统计和分析过去一年中静力触探数据,确定淤泥类土向粘土过渡临界数据:双桥静力触探锥尖阻力0.9~1.0MPa,锥侧阻力15~20kPa;⑵工程施工前认真做好现场踏勘工作,确定静力触探试验施工可行性。
实施效果:对比静力触探试验统计数据与室内土工试验结果,确认利用静力触探试验数据确定淤泥与粘土分层界线快速有效。

七.效果检查
   统计了8月和9月我院完成的典型工程,淤泥与软塑粘土分层数据准确率统计结果如下表:          

        由表可以看出月平均合格率由80%提高到96.2%。
        八.结论
        取土间距加密一定程度增加了勘察费用,局部地区地层变化较大,基于以上因素:加强现场施工人员野外岩土鉴别能力,培养一批经验丰富的野外编录员,是下一步重点工作方向;野外钻探施工与室内试验的配合也必将不断提高班组整体能力。通过本次课题,使我院在勘察质量上有了进一步提升,保证了勘察结论中基础施工的经济合理性。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