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小型水库运行管理现存的主要问题及对策

发表时间:2020/12/17   来源:《城镇建设》2020年第25期   作者:周发科
[导读] 小型水库是帮助农村新兴经济体应对快速增长的水资源需求、解决区域水资源时空分布不匹配问题和实现水资源合理调配的重要基础水利设施。

        周发科
        西宁市湟中区水利局  青海省 西宁市   811600

        摘要:小型水库是帮助农村新兴经济体应对快速增长的水资源需求、解决区域水资源时空分布不匹配问题和实现水资源合理调配的重要基础水利设施。小型水库在节水灌溉、供水发电、生态环保、精准扶贫和抗旱应急救灾等方面均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由于受当时建设标准、设计理念和施工技术等因素的制约,加上后期运维资金投入不足、管护措施落实不到位等影响,水库安全隐患日益显现,如老化失修、自动化水平偏低、监测通信设施不健全和综合利用功能衰退等,长期带病运行不仅造成大量宝贵水资源的浪费,还给水库安全稳定运行带来巨大隐患。因此,有必要分析和解决农村小型水库运行管理中可能存在的安全隐患,采取合理的制度措施进行升级改造,提高水库运行管理水平,确保小型水库运行安全和效益稳定。
        关键词:农村小型水库;运行管理;问题;对策
        1农村小型水库运行管理现存的主要问题
        1.1部分主体工程除险加固不彻底,存在安全隐患
        农村小型水库大多建设于20世纪70年代前后,受特殊历史背景影响,绝大部分属于边勘测、边设计和边施工的“三边工程”,许多工程从建成投运开始就处于“带病运行”工况,加上几十年的服役,年久失修、老化严重。近十年来,水利部实施了“深化小型水利工程管理體制改革”“小型病险水库除险加固工程”等项目,农村小型水库运行管理安全水平得到有效提高。但是,一些特殊原因导致除险加固地方配套资金落实不到位、养护经费缺乏、运维人员技术水平落后、监测监控设施不健全等,造成水库除险加固设计内容未得到全部实施,尤其是工程监测、水文观测、洪水预报预警系统、防汛抢险设备设施等配置不完善甚至不配置,严重影响水库运行管理和防汛安全。另外,擅自在水库下游坝脚修建坑塘等,导致水库下游浸润线不断抬高,影响大坝整体稳定和度汛安全。
        1.2水管体制改革不充分,维修养护经费难落实
        近十年来,国家加大了对农村小型水库工程的维修养护经费投入,但是地方配套资金落实不力,加上许多工程遗留的安全隐患过多,工程维修养护经费明显不足,“拆东墙补西墙”的问题始终没有得到全面解决,导致工程维修养护经费来源没有固定渠道,造成工程维修仅流于表面,工程综合功能不断衰退,效益越来越差。
        1.3专业技术人员匮乏,运行管理水平不高
        大多数农村小型水库地处山区,特殊的工作场所和较低的薪酬使其很难招聘到年轻的专业技术人员。另外,一些经长期培养和时间锻炼成长起来的专业技术骨干,向民营设计院、水务公司、水务局等单位流失严重。许多小型水库存在运行管理人员结构不合理、专业技术人员匮乏、技术人员业务水平偏低等问题,少部分水库甚至不具有水利专业知识背景的技术人员,导致水库功能得不到发挥,功能逐年衰退,安全隐患越来越严重。
        2提高农村小型水库运行管理水平的对策
        2.1合理明确水库管理权责
        根据《指导意见》要求,结合工程实际明晰水库所有权、管理权、使用权和经营权等“四权”和划定水库大坝管理与保护范围线、水库管理范围线的“两线”。并在“四权”和“两线”确定基础上,按照“谁所有、谁管理、谁受益”等原则,明确管理权限,并下放使用权和经营权。通过《小型水库工程产权登记》等措施,明确小型水库所有者或委托管理单位依法行使水库使用权,依法履行相关程序并下发相关文件,使小型水库在后期操作运行过程中违章处置有可操作性,确保水库实现法制管理、规范管理和良性发展。


        2.2完善小型水库硬件设施
        近10年来,国家加大了病险水库除险加固工程实施力度,但绝大部分资金依然用在大、中型水库加固修复工程中,只有少部分小型水库被列入《全国病险水库除险加固专项规划》。由于小型水库自身盈利性较低,加上其大多由村集体管理,地方财政支持力度较低。因此,建议由县以上管理部门负责全面进行小型水库安全鉴定,并根据鉴定结果分期分批进行全面除险加固处理。同时,根据工程实际需要,明确项目资金筹措方式和专项资金管理办法,将钱真正用到工程项目中,尽快消除小型水库现存的安全隐患。
        2.3建立完善管理养护措施
        严格根据水利部印发的《小型水库安全管理制度》与各乡镇编制的《小型水库调度规程》、《小型水库防汛抢险应急预案》等管理制度体系来管理水库,使水库管理真正走上制度化、规范化的管理。建议根据小型水库特点,建立集统一管理制度、统一管理体系、统一台账记录的“三统一”和集中动态巡查管理、集中视频远程检查、集中技术业务培训、集中资料管理、集中防汛抗旱应急物资储备、集中养护资金统筹的“六集中”管护模式。并配套增设远程视频监控、实时雨情监测等网络自动化设备系统,中控实时监控大坝溢洪道、库岸高边坡、库区水位、库区气温等水库运行管理重点部位和内容,及时发现水库运行区域可能存在的违章作业和安全隐患,做到第一时间发现、及时处理,将安全问题遏制在隐患范围内。同时,加强水库管理人员技能培训,积极开展岗位培训及考试考核,坚持持证上岗,选聘整体素质高、责任心强的管理人员。并实施考核奖惩制度,根据考核结果实行奖惩、续聘或辞退,将小型水库安全运行管理真正落实到实处。
        2.4进一步完善水库运行管理制度,提高运行安全保障水平
        2.4.1完善农村小型水库软硬件设施。一是加强对农村小型水库安全鉴定工作,并根据工程实际采取分期分批除险加固处理措施,尽快完善水库硬件设施,消除水库现场的安全隐患。二是合理引入大数据分析、网络自动化和人工智能等技术,完善小型水库的观测、监测、检测、控制和远程调度等软件设施。
        2.4.2强化水库安全调度。农村小型水库主管单位和水管站应根据工程实际,依据《综合利用水库调度通则》《水库调度规程编制导则》等要求,科学合理编制与工程实际相匹配的水库调度规程、调度计划等内容。各级主管部门应强化水库调度安全意识,杜绝出现超蓄、超限等问题。要构建完善的应急抢险预案,确保汛期水库度汛安全,并最大限度降低洪水和干旱等灾害损失。同时,确保水库安全责任人员落实到位,确保险情发生时能快速反应、有效救援,打得赢硬仗。
        2.4.3加强小型水库能力建设,提高运行管理人员技术素质。一是加强运行管理人员相关知识培训,不断提高人员的专业知识水平和综合素质能力。二是建立合适的薪酬体系,通过引进、挖潜等手段,做好小型水库运行管理队伍的结构配置和梯队建设,逐步建立与新形势需求相匹配的新型小型水库管理专业技术队伍。
        结束语
        农村小型水库在保障当地供用水安全、精准扶贫和防汛抗旱应急救灾等方面均发挥非常良好作用。但由于水库建设时的“先天不足”和后期養护落实不到位等因素制约,绝大部分小型水库存在主体工程质量缺陷、管理权责混乱、运行管理水平低等问题。根据水库工程特性,通过明确小型水库管理权责、全面做好除险加固、强化日常监管维护等措施,可以有效提高水库运行管理水平,确保其工程效益高效稳定发挥。
        参考文献
        [1]黄万水.小型水库除险加固现状与加固措施[J].内蒙古水利,2018(05):25-26.
        [2]杨如香.小型水库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对策[J].农业科技与信息,2019(07):111-112.
        [3]孙金华.我国水库大坝安全管理成就及面临的挑战[J].中国水利,2018(20):1-6.
        [4]易慧菊,李汉林,宋慷.小型水库现状分析及除险加固措施[J].低碳世界,2018(10):59-60.
        [5]高瞻.如何加强小型水库的运行管理分析[J].农家参谋,2018(16):196.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