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艳艳1郭航2
1.北京中建政研信息咨询中心 北京市 100000 2.蓝海星云(天津)股权投资基金管理有限公司 天津市 300000
摘要:房屋建筑工程在我国城乡建设发展过程中扮演着重要的作用,以满足当前人们的居住和使用需求,对提升人们生活质量有着重要的帮助。但是,对于建筑工程来说,其需要完成较好的现场施工管理才能够提升相关的建筑质量,否则,将会出现较为严重的质量问题,同时会具有相关的安全风险存在。就目前的现场施工管理而言,存在较多问题影响着实际的管理效果,影响管理质量的因素较多,其中较为重要的是当前的管理技术,并且相关管理人员的意识也影响着整体的管理效果,所以要想保证当前的整体管理质量,需要从基础入手不断地提升有关的管理质量与优化措施,确保管理工作能够顺利地开展,满足工程管理需求。
关键词:建筑工程;施工现场;优化措施;BIM技术
引言
建筑工程土建施工现场管理工作在合理分配资源、提高施工安全系数和技术水平等起着重要作用,有助于增强工程管理效果。然而一些现场管理工作还存在着管理人员素养不高、安全管理体制不完善、投资成本管理力度不强等的问题,使其施工现场管理工作的效果与预期目标相悖。如何真正发挥土建施工现场管理工作的作用、有效解决以上出现的问题成为本文主要思考的问题。
1建筑施工现场管理现状分析
建筑工程行业作为传统行业中的项目规模较大、过程数据量巨多的行业,具有工程项目信息管理多样性的特点,这也是由建筑行业的工程项目信息管理参与者多、项目地域覆盖广、耗时长、影响因素多等原因决定的。在施工过程中施工现场管理人员需要花费大量的时间来记录和分析工作的进度,可能需要花费30%-50%的工作时间来收集和分析施工数据。目前我国建筑施工现场数据采集工作主要由人工完成,费时费力,且需要从业人员有一定的工作经验。由于缺乏实时信息互动与反馈机制,常常造成施工现场材料浪费、项目窝工、生产效率降低等,严重影响了工程项目实现质量、进度、成本和安全等建设目标。此外,由于人工管理的主观性,收集和测量的数据更容易产生误差,从而会导致施工决策失误,造成施工损失。中国城镇化建设脚步的加快,使得工程项目建设规模越来越大,施工现场的监理难度也越来越大,导致监理力量明显不足。而主要以人工进行现场检查的传统监督管理模式使得监督工作更加被动。监理工作往往转化为质量安全事故的处理,监理效率低下。
2建筑工程项目管理中的施工现场管理与优化措施
2.1加强对施工现场的安全管理,提高施工人员的安全意识
首先,建筑工程需要建立健全土建施工现场安全监管制度,从自身实际施工情况和市场变化规律出发,并充分参考相关施工人员的建议,以保证该制度能够真正落实下去,从而达到约束人员行为、促进施工进程的目的。其次,工程也需要对施工人员进行定时培训,不断提高人员的安全意识,熟悉各项设备、工艺的操作要点,并能够严格按照规章制度来开展作业,这不仅对施工人员的生命安全做出了保障,还有助于土建施工的安全进行。最后,建筑工程需要加强对施工现场安全措施的管理,如合理设计和安装防火、放电措施,认真搭建脚手架等。工程也需要重视警示标识的设置,选择合适的位置进行摆放,保证施工人员能够及时注意到危险区域,从而提高施工人员的警惕性,并要求施工人员能够做好个人防护措施。
2.2重视技术交底工作
技术交底工作是土建工程现场技术管理的重要部分,也是土建工程有序施工的前提。土建工程建设单位应将技术文件与设备方案转交施工单位,施工单位再转交给土建工程分包商,同时严格要求分包商根据设计基本要求与标准规定开展施工,针对涉及到的隐蔽性、特殊性工程必须特别交代,土建工程施工阶段使用的新技术、新设备等应进行详细、全面地解释说明,保证施工单位有效把握使用方法与操作程序,尽可能地杜绝由于技术交底工作不到位而出现施工质量问题。
2.3提高人员选拔标准,加大人员培训力度
施工管理人员作为现场管理的实践者和执行者,其自身专业能力和综合素养水平的高低,在一定程度上对企业可持续发展目标的实现具有重要影响,但由于城乡一体化建设进程的步伐相对较快,因此在进行施工管理过程中要想取得预期的管理目标,提高人员选拔标准,加大人员培训力度是极为必要的,具体而言就是在进行人员选拔过程中,有关部门不能为满足人员配置需求降低人员选拔标准,应该将专业能力、综合素质和计算机操作水平纳入考核范围,在确保聘用工作人员专业能力满足企业发展需求的基础上,为预期可持续发展目标的实现奠定良好基础。为进一步提高建筑工程项目现场管理水平,加强对管理人员的培训力度也是极为必要的,即在完成人员选拔工作后,基层产业机构和相关主管部门需定期对施工人员进行专业素质培训和相关专业知识考核,以此为预期可持续发展目标的实现创造良好条件。
2.4建立健全完善的施工管理体系
建筑工程施工工作具有较强的专业性,对于施工技术的水平和能力有较高的要求,所涉及的相关部门比较多,而且步骤烦琐,所以为了保证整个建筑工程的顺利完工,一定要建立健全完善的施工管理制度,这样可以保证现场技术管理工作的顺利进行。各种管理制度的制定,一定要符合实际的需要,而且要符合具体的施工要求和技术要求。根据社会的进步和发展,不断地优化和完善现存的管理制度,实现有效的落实。为各种施工技术各种的开展提供专业的参考,对于现场的工作管理,一定要结合实际工作内容,进行合理的管控。
2.5重视施工材料与机械设备管理
施工材料与机械设备是土建工程建设的重要物资,也是施工现场技术管理的一项重要工作内容,所以必须高度重视施工材料与机械设备管理。针对施工材料管理而言,需要在材料进场前展开全方位检查,严格审核施工材料供应商资质,并进行材料抽样检测与试验,严把质量关。在材料进场后,需要划分独立的区域存放材料,做好防潮、防晒等工作,保证材料性能与质量,领放材料应进行详细记录,以备核查。机械设备是土建工程施工技术应用的重要载体,通过科学应用机械设备可以切实提升作业效率。加强施工现场机械设备的统筹管理与统一协调,结合设计基本要求与施工现场具体状况,选用最佳的机械设备,充分发挥机械设备的作用。与此同时,高度重视机械设备的日常保养与维修,使机械设备处在最佳状态,延长机械设备的应用年限,保证机械设备稳定、安全运行,从而提升经济效益。
2.6有效利用新技术,不断推进施工进程
在我国科学技术不断进步的背景下,很多防水新技术、BIM技术、GPS测控技术已被广泛应用于建筑工程土建施工过程中,其不仅能够为相关施工人员提供便利,减轻其工作负担,还可以实现数据信息的快速传递与共享。建筑工程需要重视土建施工技术的管理与应用,如BIM技术为工程构建三维立体模型,有助于工程及时发现施工现场存在的问题并作出解决措施,从而促进了工程的稳定进行,而为了真正落实BIM技术,管理人员需要加强对施工技术人员的知识与技能培训,使其能够对BIM技术应用自如,同时也要加大资金的投入,保证该技术的作用得到充分的发挥,以不断推进工程的发展。
结语
施工现场技术管理作为土建工程施工管理的核心内容之一,是保障土建工程安全与质量的关键。因此,土建工程施工单位应高度重视施工技术交底工作,加强施工材料与机械设备管理,验证施工技术方案的可行性,同时制定严格、可行的现场技术管理制度,加大施工现场监督力度,通过一系列措施切实保证土建工程的有序、有效施工。
参考文献
[1]季达.建筑工程项目管理中的施工现场管理与优化措施[J].山西建筑,2019,45(5):238-239.
[2]宋宏博.土建施工技术管理优化措施的创新探索[J].绿色环保建材,2019(5):168+170.
[3]马新超,周克强,聂永强.建筑工程施工技术及现场施工管理研究[J].居舍,2019,12(10):150-1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