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技术与幼儿园美术教学活动的融合初探 沈梦颖

发表时间:2020/12/17   来源:《教学与研究》2020年12月下   作者:沈梦颖
[导读] 在新一轮教育改革的背景下,幼儿园教师虽然通过了一系列相关的教育培训,在一定程度上转变了自身的教育观念,接受了新式教育理念,提升了职业技能及素质,但仍然有部分幼师固守传统的教学模式,在美术活动教学中以板画和口头讲解为主要形式开展教学活动,单调乏味,无法及时有效地调动幼儿主动探索世界的积极性。这显然不利于激发幼儿对美的追求的主动性,不利于其长期的发展进步。

浙江省绍兴市阳明幼儿教育集团    沈梦颖

摘要:在新一轮教育改革的背景下,幼儿园教师虽然通过了一系列相关的教育培训,在一定程度上转变了自身的教育观念,接受了新式教育理念,提升了职业技能及素质,但仍然有部分幼师固守传统的教学模式,在美术活动教学中以板画和口头讲解为主要形式开展教学活动,单调乏味,无法及时有效地调动幼儿主动探索世界的积极性。这显然不利于激发幼儿对美的追求的主动性,不利于其长期的发展进步。
关键词:信息技术;幼儿园;美术教学
         引言
         1967年著名心理学家特瑞赤拉 ,通过大量的心理学实验最终得出:人类通过视觉从外界获得信息的有83%通过听觉的有11%,通过味觉的有1.1%,通过触觉的有1.5%,最后3.4%是通过嗅觉获得的。其中人们通过听觉以及视觉获得的信息占所有比重的94%,这足以说明人类的听觉和视觉对学习的重要影响。信息化教学技术就是运用其生动形象的画面、声像准确的情境、言简意赅的阐述、美妙动听的音乐,在很大程度上刺激幼儿的视觉和听觉感官,优化整个教学过程,提高教学效果和质量,进一步促进教学改革向一个更科学、更全面的方向发展。
          一、利用信息技术,调动学习兴趣
          根据调查发现,大部分幼儿在单纯学习美术课程方面提不起兴趣,他们往往容易被外界的各种环境影响,因而在学习过程中注意力不够集中、缺乏耐心完成作品。但在信息技术的帮助下,教师可以为幼儿创造生动有趣的教学情景,从而调动幼儿的学习兴趣。比如,在开展《瓢虫的花衣裳》活动时,一般来讲,幼儿对于这些小昆虫并不善于观察,平时也没有很多机会可以观察到小昆虫的一些特征。教师可以利用信息技术中的一些比较有趣的工具,如放大镜,让幼儿自己去发现这些昆虫的特点,调动幼儿学习兴趣。还可以给幼儿播放关于瓢虫的相关视频,在视频中,通过被放大的画面以及生动的语言介绍,便可以更好地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也可以让幼儿了解到更多关于昆虫的小知识,在此基础上,便能够让幼儿对其有深刻的印象,可以为后期的绘画打好基础。
         二、利用信息技术,优化手工教学
         手工教学中往往会出现教师说明、操作步骤不到位的情况。幼儿捕捉教师手上操作步骤不及时,就会出现一步错过、步步遗漏的情况。另外,一些手工作品难度较高,幼儿尤其容易出现细节把握不精准的问题,最终导致作品“四不像”,缺乏美感,达不到应有的理想效果。这会使幼儿对自己失望,产生怀疑,打击幼儿的自信心,以致其学习动力衰退。针对这种情况,教师应利用互联网事先搜寻一些合适的小视频,或者是小组内准备一段微视频,在手工课授课时,让幼儿通过观看视频对每一个操作步骤做初步了解,使其得到科学清晰的指导,做到心中有数。


这样,他们再进行上手操作时就不至于手忙脚乱、举足无措了。例如,手工课中国结一课步骤较为复杂教师应选择多条不同角度并带有语音讲解的视频,对不同线条如何搭配编织进行详细说明。这不仅培养了孩子的耐心,也有助于孩子养成细致和勤于观察的好习惯。
         三、利用信息技术,优化示范教学
         在我们传统的美术教学活动中,教师倾向于在黑板上画好示范画,之后与孩子们交流。孩子们的视觉效果差黑板和粉笔还局限了孩子的思维。现代多媒体教学让我们操作得更方便。信息技术中色彩的多样性、事物的生动形象性、可以修改等特点,很好地完善了美术活动。活动开始前,我们可以利用多媒体课件的情景变化,为幼儿创造动态的画面,将逼真的动态画面呈现在孩子面前,就此激发幼儿创作兴趣。如《谁画的鱼最大》当中,我提前用卡纸画了几张大鱼的画。特别是要把色彩与图案表现出来,要让幼儿欣赏整体的画面效果。如果是放在黑板上是完成不了的,我利用多媒体课件的形式向幼儿展现出来,通过这样直观形象、直接讲解让幼儿很快就掌握了各式各样的鱼,造型丰富,色彩鲜亮,并且突出来“大”的特征,效果明显。
         四、利用信息技术,提升幼儿的审美素养
         幼儿园需要注重对幼儿进行审美能力培养,使其明白什么是真善美及什么是假恶丑,审美能力的培养需要借助美术教学来完成。在美术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利用多媒体 ,为幼儿播放色彩绚烂夺目造型立体卡通的蓝天白云、山水树木、花鸟鱼虫等图画,提高幼儿对美好事物及自然风光的欣赏能力。同时,教师还可以利用多媒体为幼儿展示经典童话故事中的人物,如白雪公主、灰姑娘、美人鱼等,并让幼儿根据这些人物进行绘画创作。此外,教师还可以将幼儿分成几个小组,让幼儿以小组为单位,串联上述童话故事中的人物形象,并将这些不同国界、不同时期的人物进行有机组合,展示到同一个画面上,然后利用重新组成的画面进行全新的故事创作。这样既能提升幼儿的审美能力,又能锻炼幼儿的思考分析与创新能力。
         结束语
         综上所述,幼儿阶段是幼儿成长和学习最为重要的时期,在该时期展开的美术课程活动中,能够培养幼儿的良好学习习惯,提高幼儿学习的专注力,培养幼儿的发散性思维以及创新能力,提高他们的审美能力和综合素养将信息技术应用在幼儿美术活动教学中,可以优化教学过程、提高教学质量、增强教育效益,为幼儿创造多种丰富的课程活动,降低学习难度,使美术活动变得更具趣味性。
参考文献
[1]张莉川.信息技术在幼儿园艺术教学中的应用[J].中国农村教育,2019(26):49+52.
[2]索玉莎.信息技术在幼儿园教学中的运用[J].中国农村教育,2019(03):128.
[3]许小菁.多重信息技术演示提升幼儿美术活动实效[J].福建教育学院学报,2018,19(11):101-102.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