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境创设在小学五年级数学课堂教学中的运用研究?

发表时间:2020/12/17   来源:《教学与研究》2020年12月下   作者:李惠芬
[导读] 在小学教育阶段,数学是一门非常重要的学科,具有较强的实践性和抽象性,其知识内容中包含着大量运算和图形知识,主要教学目标即强化学生的思维能力,让其形成自主思考、独立探究的良好习惯,这对于学生将来更加深入的探索知识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惠东县大岭小学 李惠芬

摘要:在小学教育阶段,数学是一门非常重要的学科,具有较强的实践性和抽象性,其知识内容中包含着大量运算和图形知识,主要教学目标即强化学生的思维能力,让其形成自主思考、独立探究的良好习惯,这对于学生将来更加深入的探索知识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因此,教师在带领学生开展教学活动的时候,必须要注重采取适当的教学手段与方法,而情境教学即为现阶段有效的教学方式,已经被广大教育者运用在实践教学当中,且获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关键词:小学五年级;数学教学;情境创设;策略

        前言: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持续深入,教育部门对各级教育教学提出了全新的要求,即教师要充分发挥自身引导作用,充分凸显学生在课堂上的主体地位,要让学生真正成为课堂上的小主人,进而提升学习效率。作为一种全新的教学方法,情境创设通过引入具有情绪色彩且生动形象的场景构建教学情景,从而 ,带动学生学习积极性深化其对知识的理解和认识,对教学质量与效率的提升具有十分积极的意义。在小学五年级数学教学中,由于学生已具备一定抽象能力,借助情境创开展教学活动,将理论知识与生活实际相结合,可以让学生更加轻松的学习知识,从而不仅获得主体性的凸显,同时也能够建立学习的自信心,进而提升学习效率。
         一、小学五年级数学教学中应用情境创设的现状分析
        首先,教师对情境创设缺乏正确的认识。小学数学为思维严谨的一门的学科,一些教师认为情境创设虽然能够让课堂活跃起来,但由于小学生无法长时期集中注意力,教学情境极易使其分心,反而影响教学效果。且纵观当下小学数学情境教学现状,一些教师早营造教学情境时通常局限在内容少且简单的课堂成,并未对学生学习起到多大作用。
        其次,教师创设情境的方法过于单一化[1]。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学情境应该被贯穿在整个课堂上,然而一些教师在创设教学情境时运用的方法过于单一化,仅仅停留在师生间简单的一问一答,并未借助实物展示、画面再现、结合生活等方式调动学生学习兴趣,引发学生积极思考。且教师设置的问答内容大多都是针对教材中的基本内容,并未对其展开延伸与拓展,从而使学生思维能力的发展受到了极大的限制。
          最后,情境的创设并未结合学生生活经验。一切知识均源自于生活,生活即为知识的源泉。因此,只有与生活实际相贴合的教学情境,才能够充分调动学生学习兴趣[2]。然而,一些教师在创设教学情境的时候,并未结合学生生活,致使许多学生认为数学知识与生活相距甚远,及时学习也没有多大用处,从而并不会积极参与到课堂学习中。
         二、将情境创设应用在小学五年级数学课堂教学中的有效策略
       (一)与教学内容展开深入结合
        对于教材而言,其始终为学生学习知识的重要材料,是有效开展教学活动的重要工具。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营造教学情境,教师必须结合具体教学内容进行,切不可根据个人主观喜好或者教学经验设置,这样才能够确保教学不会流于形式化,同时有助于提升教学实效性。因此,需要教师结合教学内容创设教学情境,以此充分突显情境化教学的重要性[3]。



以小学数学北师大版教材五年级上关于“小数除法”这部分知识内容为例,小学生天性活泼好动、喜欢游戏,教师就可以结合学生的喜好开展课程导入。这种方式看似和数学知识并无任何关系,所以需要教师帮助学生建立起教学情境和数学知识间的联系。教师可以借助多媒体设备,在大屏幕上呈现各种不同造型的橡皮,假设每个橡皮的单价为1.5元,现有12元钱可以卖多少块橡皮?通过这种方式,就能够将数学知识转变为现实生活当中的问题以此方便学生分析和理解。在课堂教学中创设生活与问题相结合的教学情境,可以极大的降低数学知识的抽象性同时能够有效调动学生学习兴趣,对教学质量的提升具有十分积极的意义。
       (二)注重培养学生数学思维
        小学数学教师借助创设情境的方式开展课堂教学的时候,将原本复杂且抽象的数学知识以生活问题的形式呈现出来,有助于学生更好的把握与理解。教师在创设教学情境的时候,必须要对教学思路进行及时调整,正对教学中存在的问题进行适当调整,以保障能够引导学生积极思考与探究,进而使其有效掌握知识的难重点内容,启发并培养学生良好的思维能力。
         例如,当课堂教学进行到小学数学北师大版教材五年级上关于“分数乘以分数”这部分知识内容的时,教师就可以营造适当的教学情境:幸福村的农民开荒,其每小时开垦的荒地为公顷,那么小时可以开垦多少公顷荒地“同学们,你们知道针对这个问题应该如何出列算式么?又如何计算呢?”通过这种方式,学生很快便知道这堂课要讲解的是分数乘以分数,而要如何计算,还需要加以思考。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对“分数乘以整数”这部分知识展开回顾,以此启发其学习思路,使其能够对此展开积极探究。可见,教师的引导对学生而言是十分重要的,能够帮助学生构建数学思维,因此在创设教学情境时,教师应该遵循一定启发性原则。
      (三)与生活实际相联系
        将情境教学法应用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除了要结合教学内容之外,还要做到与生活实际相结合,以此才能够使情境教学的价值被充分发挥出来,从而有效提升课堂教学的实效性。
        例如,当课堂教学进行到小学数学北师大版教材五年级上关于“比较图形的面积”这部分知识内容的时,由于学生对面积的概念并不是十分理解,此时就需要教师能够结合具体生活实例对学生进行引导:“同学们,你们了解自己床单的大小么?理解其面积是什么意思么?”对此,学生兴趣十足,且均积极参与到讨论和研究中,进而更好的理解面积这一概念。借助这这一方式带领学生积极思考,让其可以更好的掌握其他与面积相关的知识,进而能够将所学知识灵活运用在现实生活当中。
        结论:综上所述,小学五年级的学声正值思维过渡阶段,情境创建有助于带动学生积极思考与探究,使其能够将所学知识灵活应用在生活实际中,从而极大提升课堂教学的实效性。通过与教学内容展开深入结合;注重培养学生数学思维;与生活实际相联系,从而有效创设教学情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使其能够积极主动的参与课堂学习,形成良好的学习意识和学习习惯。
参考文献:
[1]陈登连.小学数学“情理教学”的实践与思考——以五年级下册《找次品》为例[J].福建教育学院学报,2020,21(09):69-72+117+129.
[2]张淑华.利用情境建构趣味数学课堂探讨——以《圆》单元教学为例[J].福建教育学院学报,2020,21(08):94-95.
[3]刘兴东.新课改背景下小学数学情景化教学思考[J].现代交际,2020(15):5-6.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