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思品课教学中如何发挥学生主动性

发表时间:2020/12/17   来源:《教学与研究》2020年12月下   作者:李风云
[导读]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发展与进步,现阶段的初中思品课堂教学过程中越来越重视学生自主学习意识的培养和强化,提出了以学生的终身发展为本的教学理念,要求教师在开展教学的过程中重视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意识,转变以往传统、单一的教学模式,促使学生在学习主动性的驱使下积极主动地在深入思品课本、时事政治、社会生活中展开相应的探究及学习,促进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提高,强化学生的综合道德素养。

山东省肥城市竞技体育运动学校    李风云    271600

摘要:随着新课程改革的发展与进步,现阶段的初中思品课堂教学过程中越来越重视学生自主学习意识的培养和强化,提出了以学生的终身发展为本的教学理念,要求教师在开展教学的过程中,重视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意识,转变以往传统、单一的教学模式,促使学生在学习主动性的驱使下积极主动地在深入思品课本、时事政治、社会生活中展开相应的探究及学习,促进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提高,强化学生的综合道德素养。
关键词:初中;思品课;主动性
         随着当前教育的不断发展我们更加注重提升学生的全面素养,引导学生能够获得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特别在初中思想品德教学的过程中,要打造卓越课堂,不断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对学生的身心发展进行健康引导,使学生形成正确的三观;根据当前的时代特征,引导学生积极开展创新,促进学习效率的不断提升。
        一、当前初中思品课堂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当前初中思品课堂教学中由于传统教学体制和教学模式的影响存在较多的问题,教师在课堂上习惯采用传统单一的单方面口头讲解的教学手段,这种教学状态下学生处于被动接收知识的状态中,不利于学生学习主动性及自主意识的强化,加上思品教学内容存在一定的枯燥及理论性特点,极易导致学生学习兴趣下降、缺乏学习积极性,影响了初中思品课堂的教学质量。
       (一)应试教育理念导致教学存在问题
         在当前的初中阶段教育过程中,部分教师过于重视应试考试教育,在教学理念方面没有进行转变,过于重视学生成绩的提升,缺乏对学生德育的有效评价,使学生面临着一系列的压力。同时,教师缺乏对品德教育作用的发挥,没有对学生进行人生观念的正确引导和纠正,导致学生的思想品德出现问题。
       (二)缺乏对学生主体地位的重视
         在当前的课程改革背景下,教师应对课堂教学模式进行一定的创新,要把学生作为课堂的中心,引导学生积极参与课堂。但是,部分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方法较为单一,过于重视知识的讲解,缺乏学生的有效引导,没有使学生对知识进行积极探索,学生被动地接受学习知识,不利于课堂效率的提升。
       (三)教学形式过于表面化
         在当前的新课程改革背景下,教师要不断提升课堂的教学效率,打造初中思品卓越课堂,然而,在调查过程中发现部分初中思想品德教师过于重视形式,而忽略教学内容的实质,没有对课程本身的主旨和教育思想进行传递,缺乏对学生的有效引导,导致课堂教学效率低下。



        二、初中思品教学中学生学习主动性的培养措施
      (一)引导学生准确认识初中思品,激发学生的学习主动意识
        在初中思品课堂教学中,笔者作为一名班主任,在日常的教学过程中、平时对学生的管理中向学生渗透初中思品课堂教学的意义及必要性,让学生充分认识到自己的学习目的、学习需求。教师在这一过程中应积极对学生进行适当的引导,促使学生以长远的眼光看待问题,明确对初中思品课程的学习需求,以此激发学生对初中思品课堂的学习主动性及积极性,让学生在自主学习的过程中有所成长和收获。
      (二)创设学生自主学习的教学模式,培养学生主动学习的意识
        在信息化教育环境下,教师应充分发挥信息技术的教学优势,通过创设学生自主学习的教学模式促使学生在课前主动融入课本及教学知识点中展开自主的探究和思考,强化学生对初中思品课堂的正确认识与知识点的学习促进初中思品课堂教学有效性的提高。
      (三)积极改善师生之间的相处关系,引导及促进学生学习主动性的培养
        初中阶段的学生正处于叛逆期和青春期,对于师长的一些观念及管理行为较为抗拒。班主任应从学生的心理特点及学习实际出发积极与学生取得双向沟通,在上课时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在课后平等地与学生进行沟通交流深入学生中了解他们的想法和心理,从学生的实际情况和学习需求出发调整自己的教学策略,不断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体会到自己是受到重视和尊重的,强化学生与教师之间的情感交流和互动,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初中思品课堂的学习和探究过程中去,强化学生的学习效果。
      (四)构建卓越课堂,提高思想品德教学效率的具体策略
      (1)促进德育的有效渗透
        在初中思想品德课堂教学的过程中,要融合德育因素,对学生进行正确的引导,使学生能够养成良好的品质,对自身的道德观念进行正确纠正。同时,教师在构建卓越课堂的过程中,要对学生的三观进行正确引导。
      (2)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在新课程改革背景下,要打造思品的卓越课堂,提高课堂教学效率,首先,要把学生作为课堂的主体,引导学生主动对知识进行探索,使学生能够在学习理论的同时,加强与实践的有效结合。其次,教师要真正把学生作为课堂的主人,从而一步步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3)结合时代特色,提高教学效率
        众所周知,思想品德与实际生活联系较为密切。在初中思想品德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构建卓越课堂,结合时代特色,注重知识与实践的有效结合,引导学生积极开展创新。同时,贴近生活,才能够进一步对知识进行应用推动学习效率的提升。结合当前的世界热点问题,让学生对各国的民族文化进行了解,借助节日习俗、宗教饮食景物进行学习。有利于与实际生活进行联系,同时,有利于形成对文化的认同与尊重。
       三、结语
       综上所述,在初中思品课堂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应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新课改要求及学生学习需求,通过多元化、创新及高效的教学途径强化培养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促进学生综合道德素养的培养,从而将学到的知识融汇到生活中去,对初中思品有新的感悟。
参考文献
[1] 侯庆兰.初中思品教学中学生学习主动性的培养探究[J].新教育时代电子杂志(教师版),2018(03).
[2]李振基.初中思品教学中学生学习主动性的培养探析[J].新课程(教育学术),2018(02).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