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装表演传播中的反馈和噪音分析及对策研究

发表时间:2020/12/17   来源:《教学与研究》2020年12月下   作者:李建鹏
[导读] 在我国国内,服装表演作为普通高等院校开设的专科专业,属于表演艺术类专业。而将目光放到全球,服装表演则上升为一种汇集多重艺术形式为一体的综合艺术行为。服装表演是对服饰的展示、推广的一种艺术行为。文章从传播学的角度,对服装表演传播中的反馈和噪音进行研究分析,并力求在丰富时装表演的表演形式的同时,提供相应的对策。


 西安工程大学 陕西西安         李建鹏

摘要:在我国国内,服装表演作为普通高等院校开设的专科专业,属于表演艺术类专业。而将目光放到全球,服装表演则上升为一种汇集多重艺术形式为一体的综合艺术行为。服装表演是对服饰的展示、推广的一种艺术行为文章从传播学的角度,对服装表演传播中的反馈和噪音进行研究分析,并力求在丰富时装表演的表演形式的同时提供相应的对策。
关键词:服装表演、传播学、对策分析、信息反馈
         1、前言
         西方是服装表演的起源地,后与20世纪80年代传入中国。最早,在我国,服装表演仅仅是对服装进行单纯的动态展示,经过30多年的发展进步,服装表演包含了越来越多的内涵,也不断拥有着时代赋予它的新的意义。特备进入21世纪以来,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 ,服装表演所蕴含的信息更快速、更广泛的影响到了社会所以对服装表演传播中的反馈和噪音分析是十分有必要的。
         2、服装表演传播中的信息反馈
         反馈,是指信息接受者对信息传播者传递出的信息所作出的反映。对于传播者来说,收集查看反馈信息是传播活动结果检验的标准之一。信息接受者的对一场信息传递活动的主观能动性表现之一就是做出信息反馈,所以作为信息传播者来说,就需要将信息接受者的这种自觉性增强。
         2.1服装表演传播中信息的一般反馈
         信息传递中的一般反馈,是指普通受众群体的反馈意见,它代表着一般受众的态度、观点。但又由于现在社会中,人群收入水平不同、教育水平不一,其观点、观念、对服装的接受度呈现出不同层次的区别,同时导致了服装表演中信息的反馈呈现出多样化、差异性的特点[1]。这就需要服装表演传播者即主办方,全面了解普通受众基本都能接受的一个水平,然后以这个水准为依据,进行服装表演,这样,从服装表演中得到的信息反馈才更真实、更公允、更具有代表性,这也是服装表演所需要达到的目的。
         2.2服装表演传播中信息的典型反馈
         区别于一般反馈,典型反馈是在受众群体中更具有特色、更具有代表性的意见反馈。典型反馈相较于一般反馈,更具有专业性和针对性,所以其对于服装表演更具有参考价值。服装表演传播者就需要对收集到的反馈信息进行梳理、整合、提炼,得到专业的典型反馈。比如,在一场发布信息类服装表演中,信息接受者一般是时尚界和服装界及设计界的有影响力的上层人物和专业人士,他们具有对市场潮流敏锐的观测度和前瞻性,甚至他们的反馈信息能确定接下来的时尚潮流。所以对这写典型反馈进行整合借鉴,便显得至关重要[2]。
         3、服装表演传播中的噪音分析
         服装表演中的噪音并不是真实的噪音,而是指在其表演过程中以及表演完成后所表现出来的负面消息和错误传达。这个噪音,使得服装表演中的原本目标在传递过程中受到干扰,影响信息的有效传达。噪音的介入,不仅增加了不必要的信息量,更导致了正确信息传达的不确定性[3]。在服装表演中,表演者需要和服装设计者进行深刻的沟通了解,最少也要掌握该服装的设计理念和其蕴含的一些抽象理念,再结合表演者自身的专业知识判断和表演素质,将体会到的这些抽象的意义通过肢体语言、面部表情、走秀姿态体现出来,真正意义上赋予服装生命力和活力。


但正是因为需要表演者的自身解读,一旦表演者专业素质不强和专业知识不够牢固,就十分容易导致  在服装表演过程中出现理解偏差,与服装设计者设计服装的本意相背离,产生噪音的现象。
           而在信息接受者这里,也容易出现,与原本信息出现偏差的现象。信息接受者由于个人审美理念、文化背景、个人偏 好等因素的影响,对服装表演者传递出的信息难免会提出带有自身主观色彩的反馈,在这个过程中,也不可避免的会出现信息的噪音。而噪音也有客观和主管因素,客观因素比如服装表演的场地选择、表演中的天气因素、现场设备问题等;主管因素有服装表演者理解偏差导致的走秀姿态、肢体语言出现错误,还包括信息接受者自身的理解偏差和带有主观色彩的反馈信息[4]。这些都表明了,在一场服装表演中,出现噪音是不可避免的。
         4、服装表演传播中噪音的控制策略
         前面提到,服装表演过程中会出现一些不可避免的噪音,那么在受众需求日益个性化的今天,服装表演传播者需要对受众的心理进行更精准、更细致的研究分析。运用现代信息传播技术和整合技术,采用更加科学的传播手段和策略。因此传播者应以“受传者本位观”的观点为核心 排除自身的主观主义,从受传者的角度制定科学的传播策略 ,做到精准传播的同时达到传播功效的目的。
         4.1保证表演的质量,提高表演本身内涵和价值
         时装表演要做到使接受者在有限的时间和空间里感受到表演的无限魅力。服装表演最重要的还是服装本身,这就在一方面对服装设计本身提出了要求,要紧抓观众的目光,注意结合实用、舒适、时尚的一些综合理念,使服装本身达到受众的理想状态。另一方面,时装表演者,是为服装注入生命力的关键,所以对于服装表演者来说,就要提高自身的专业素质和理解能力,尽量做到对服装的设计不出现理解上的偏差,在表演过程中,自然合理增添一些肢体语言和面部表情,为服装表演增添色彩。
         4.2坚持“接受者本位观”观点
       “接受者本位观”即以接受者所能接受的理念为中心,以接受者的心理为依据,来反作用于服装表演。比如在一场促销类服装表演中,举办方的最终目的一定是增加服装的销量,拓展服装市场,这就需要举办方对光顾率较高的商场消费者的年龄层、心理需求、个人偏好了如指掌,选择适合该商场大部分的消费者的服装款式、个性设计进行表演促销。这就是坚持了“接受者本位观”的观点,排除自身的主观意向,从接受者的角度制定合理的传播计划,从接受者方面上减少噪音。
         5、结束语
        通过文章的综合分析,服装表演的最大目的就是最大限度的传播,但是在服装表演中噪音的存在是普遍的且难以避免的,但仍然可以从提高表演本身的内涵和价值,坚持“接受者本位观”的观点等方面,来减少噪音对服装表演的负面影响,从而促进达到服装表演的传播效果和社会效益。
参考文献:
[1]梁梅朵, 韦宛辰. 服装表演的传播效果分析——以"维多利亚的秘密"内衣秀停播为例[J]. 传媒论坛, 2020, 000(001):P.122-124.
[2]杜若衡. 服装表演艺术中舞台美术设计研究[J]. 戏剧之家, 2020, No.351(15):117-119.
[3]吴芷宁. 艺术文化类服装表演策划研究[J]. 中国文艺家, 2020(02):45-45.
[4]王宇轩. 关于服装表演活动的传播要素分析与传播模式探讨[J]. 艺术品鉴, 2019(33):276-277.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