融合中国文化的服装表演与设计

发表时间:2020/12/17   来源:《教学与研究》2020年12月下   作者:姜宁
[导读] 经过五千年的孕育,相关积累以及沉淀的中华文化,其智慧以及相关的精神是博大精深的。灿烂的中国文化涵盖了比较丰富的相关设计元素,设计师只有深入到民族当中去,才能够真正的学习到中华文化的相关精髓,了解以及感受中华文化的相关深厚底蕴,才能将中华文化与设计更好的融为一体,才可以赋予设计成果比较丰富的内涵。

 西安工程大学 西安工程大学        姜宁   710048


摘要:经过五千年的孕育,相关积累以及沉淀的中华文化,其智慧以及相关的精神是博大精深的。灿烂的中国文化涵盖了比较丰富的相关设计元素,设计师只有深入到民族当中去,才能够真正的学习到中华文化的相关精髓,了解以及感受中华文化的相关深厚底蕴,才能将中华文化与设计更好的融为一体,才可以赋予设计成果比较丰富的内涵。
关键词:中国文化,服装表演,设计
        1.前言
        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运输技术以及相关的通信技术变得越来越发达。在这样一个生活节奏比较快的“地球村”当中,关于表演的信息传递比以前更加的快,更加的广泛。作为文化交流的产物,表演将会变得更加的丰富多彩,更加的灵活且易于被大众接受。舞台作为演出服装的背景之一,必须要进行很好的设计。相关的舞台艺术作为一种文化风格的展示,承载着服饰的相应灵魂内涵,具有衬托表演氛围的积极作用。
        2.强大的文化内涵
        中国文化是相关艺术创作的灵感。中国文化的特点是丰富而独特的,因此相应的设计灵感才会源源不绝。在悠久历史的相关文化中,王朝的更替加快了文化进展的速度,时代的不同造就了文化的不同。在春秋战国时期,出现了百家争鸣的现象,但是各个朝代的治国之道依然会有不同的选择,因此留下的相应影响也是不同的。地理上的相关经度以及纬度的范围很大,因此相应的生活环境的差异也很大,并且相应的56个民族的习俗之间也是存在明显差异的。比如,黄河流域的农业文明与蒙古族和满族之间的游牧文化,就是两种截然不同的文化。中华文化的相关精髓在于其传统的精神,也是中华民族的灵魂体现[1]。它的象征“中国元素”可以反映国家相关尊严以及国家利益的具体形象以及习惯等,人们对此具有广泛的认同感。香奈儿(CocoChanel)曾说过:“东方的相关元素是国际时尚的另一种美丽风格!”可以肯定的是,在这个快速发展的时尚圈中,具有中国元素的“中国风格”很受欢迎。



        3 .中华文化对服装表演设计的影响
        在现代服装的设计过程当中,有许多的国内外设计师使用了中国传统的相关元素。为了将服装真正融入到内部文化中,设计师必须从当地的生存土壤中“扎根”,积累相关的民族文化,并深刻的理解中国文化的博大精深使具备相关中国元素的服装和世界的相关设计进行交流。民族文化的相应延续需要通过交流来支撑,自人类相关文化传播发展以来,相关的服装表演已经发展成为一种,比较特殊的艺术表现形式。从相关意义的角度来看它已经超越了服装本身的相关定义。服装表演是服装的视觉动态展示,是相关服装艺术的外部延伸,通过模特的动态表演来实现向观众展示相关服装的目的。服装是穿在模特身上的,而服装艺术的相应目标是要求模特不能超越服装的风头。因此,在更商业化的相关服装展示中,模特大多是无表情的行走,机械地显示相关的服装,所以传递服装内涵的重担就落在了环境的塑造以及服装表演的相关设计上。
        4.融合相关中国文化元素的服装设计
        时装设计师的具体工作和相关的整体塑造是紧密相关的。舞台服装的相关设计,不仅要满足个人的相关需求还需要考虑相应的社会因素,经济因素,技术因素以及情感和审美因素等。由于需求众多导致其本身存在很大的矛盾,所以相关的舞台服装设计要保障各种需求之间的协调以及对立。服装设计师还应该根据整体的风格,采用不同的曲目或不同的表演形式,运用各种各样的文化艺术来取得更好的表现,从而吸引观众的相关注意力。在相关的舞台上,服装是重要的载体。比如在戏剧《茶馆》中的表演,每个历史时期的演员的相关服饰都应该符合时代特征,只有对中国的文化进行深入的研究,才可以传达给观众比较具有时代感的表演,才可以符合历史的发展,才会使观众印象更深刻。随着大量新技术新设备的应用,很容易创造出比较令人惊艳的服装设计,但这也对美感的相关设计水平以及设计师的整体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2]。
       5.结束语
       中国文化在相关的服装表演以及设计中被巧妙的加以融合,这样以来相关文化就可以得到继续传播以及发扬只有这样我们的优秀传统文化精髓才可以不断的被继承,才可以增强中国文化的相关国际地位,增强中国文化的具体软实力。同时,它也可以打破传统服饰的相关表演模式,改善现代服饰表演的风格,更好地传达整个服饰表演阶段的氛围,相信未来,融合中国历史文化的服装表演与设计将会发展的越来越好。
参考文献:
[1]谢嘉琳.浅议服装设计与传统文化的融合[J].美术之友,2018(5):86-87.
[2]袁颖.浅析影视服装设计与传统服饰文化的融合[J].重庆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22):165-166.
作者:姜宁 西安工程大学服装与艺术设计学院  陕西省西安市 邮编710048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