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改下高中化学教学存在的问题与应对措施

发表时间:2020/12/17   来源:《教学与研究》2020年12月下   作者:付晓娟
[导读] 新课改的深入要求培养学生综合素质,以在知识教学和素质教育结合为主,让学科教学的开展中有学生参与,并随着知识的理解和应用得到综合能力和个人品质的提升。高中化学在新课改下的教学存在转变不彻底的问题,主要表现在缺乏对学生的引导和素质教育的结合,对核心素养的培养也没有方法,需要在实践教学中做出改进,以初高中化学知识衔接构建应用情境、渗透绿色思想、培养核心素养为具体的应对措施,保证课程教学质量.

新疆大光华国际学校 新疆 乌鲁木齐    付晓娟      830002

摘要:新课改的深入要求培养学生综合素质,以在知识教学和素质教育结合为主,让学科教学的开展中有学生参与,并随着知识的理解和应用得到综合能力和个人品质的提升。高中化学在新课改下的教学存在转变不彻底的问题,主要表现在缺乏对学生的引导和素质教育的结合,对核心素养的培养也没有方法,需要在实践教学中做出改进,以初高中化学知识衔接、构建应用情境、渗透绿色思想、培养核心素养为具体的应对措施,保证课程教学质量。
关键词:新课改;高中化学;教学问题;应用措施
        前言:新课改下转变了教学关系,学生是教学的主体,教学目标是全面发展,教学方法是学习过程引导,教学方式是引导探究理解,在此背景下的高中化学教学需要做出全面改革,重新建立教学
的结构和模式,以让学生的主体性得到发挥,并保证知识教学的效果和化学素养的培养。但是这是个探索的过程,教学问题会有显现,需要以新课改思想做出应用,保持不断的完善,从而让学生在化学知识学习中可以有全面发展,提高高中化学教学的质量。
            一、高中化学教学存在的问题
          (一)缺乏对自主学习的引导
           新课改下的教学要让学生能够参与到化学知识教学过程中,但是一些教师忽视了高中生化学学习的能力差异,缺乏对主动学习的关注,更多的是理论性的安排学生做自主学习,缺乏能力和兴
趣上的引导。这就造成化学学习不够深入,更多的是浅层的分析,知识理解无法形成体系,学习能力也没有提升。同时学生在自主学习中不主动,课程教学效率也就无法得到保证,会让学习问题积累,影响学习成绩,制约个人学习能力的成长.
          (二)缺乏与素质教育的结合
          新课改下的教学重视对学生的素质培养,而在目前的高中化学教学中,知识教学与素质教育的结合较少,教学的开展以知识的理解为主,虽然学生能够完成知识的理解认识,但是社会责任感
和个人思想品质并没有提升,与新课改不符。素质教育是新课改下的重要目标,而高中生的思想认识已经独立,在知识教学中的素质教育必须结合知识教学进行,保证个人思想认识的树立,实现素质教育的作用,提高教学效果。
          (三)教学开展忽视素养培养
            高中教学还存在忽视素养培养的情况,学生在学习中没有能力的成长,这不利于化学知识结构的建立,也会影响学习和解题能力,知识学习没有实效性的提升。学科素养是对知识认识、自
主学习和知识应用的全面总结对于知识的理解和个人能力成长都有帮助。所以需要在教学中加以落实,以此提高课程教学质量,让学生有能力的提升,也提高成绩[2]。
           二、解决教学问题促进自主学习的措施
          (一)做好初高中教学衔接
           高中化学知识的学习对于学生来说是一个新的起点,在教学中要引导学生做探究学习,重构学习思维结构培养自主学习的方式。


其中要注意学生之间的能力差异,要保证化学教学中思维上的探究理解行为[3]。在方法上可以利用初高中化学知识的衔接,以此为内容组织探究学习,让学生的学习有一个探索实践的过程,也有学习理解的基础,保证了自主学习理解知识的帮助。例如,在《氧化还原反应》教学中,就以初中阶段的还原反应为基础,建立一个递进式的教学结构,使学习理解有具体的方向,能够在原本的知识理解上做新知识的理解,补全自身的化学知识结构。初高中教学衔接的开展,保证了学生化学知识探究学习的有效进行,能够消除知识难度增加下的学习心理抵触。
         (二)构建化学应用的情境
          对自主学习的引导上,不仅要做知识理解上的设计,更要关注学习的主动性,让兴趣推进学生的主动学习探索,保证教学的有效开展。针对化学学科的科学性质,在引导主动学习兴趣的方法
上,可以采取构建应用情境的方法,让学生对知识理解产生需求,并在情境中感受化学知识的应用,有学习意识上的提升。例如,在《化学能与电能》的教学中,就以手机锂电池的原理作为情境内容,用生活中常见和关心的化学应用作为资源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也在情境中树立学习的方向,让学生建立化学能与电能转化的问题,以此实现化学知识学习的思维引导,营造探究学习的环境。
         (三)渗透绿色的化学理念
          在化学学科知识教学的素质教育以环保思想培养为主,主要是现在的社会中,环境污染的主要来源就是化工行业,在知识教学中培养环保理念能够让未来的生活和工作中正确利用化学,而且
可以形成正确的化学思维模式有利于解题思考的正确方向。在教学中的绿色化学理念渗透以实验教学为主,关注学生的实践行为,并在实验验证和总结中树立环保方向,让学生在学习中可以建立绿色理念,完成知识的理解,有环保意识的提升。绿色化学理念是高中化学素质教育的核心,要以感受、体会和知识应用作为策略,从心理认识和意识上培养学生的想法。
          (四)建立素养教学的方法
           高中化学课程中的核心素养培养要以素养内容来建立方法,针对性地训练保证学生的理解认识,从而让教学中的学习行为和知识认识成为素养提升的过程。比如在《离子反应》教学中以多媒
体呈现知识,将宏观变化和微观反应做结合性呈现;并在实验中分析其中的变化与平衡,以此可以保证概念的理解和素养认识的成长;比如在《硫和氮的氧化物》教学中让学生去做证据推理和科学探究,分析氧化物的化学性质和化学反应,强化知识的理解,培养素养下的学习理解能力;而在《化学能与电能》教学中提出设计耐用无污染电池的问题,使知识学习理解下能够有应用思维的成长,有核心素养的养成。
          结论:总而言之,高中化学在新课改下肯定会显现一些问题,这是改革过程的方向和方法,需要在教学中做出解决,以保证学生知识学习的效果。在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教师要秉
持生本理念,分析学生在其中的状态和学习需求,以保证应对措施可以发挥作用,让教学可以与学习得到结合,改变化学学习的状态,实现高效教学,培养化学学习方法,提高化学成绩。
参考文献:  
[1]王可心, 王良. 高中化学分层导学案的编制[J]. 山东化工, 2020, v.49;No.374(04):196-197.    
[2]张家萌. 绿色化学理念在高中化学实验教学中的应用[J]. 南北桥, 2016, 000(005):151-151.
[3]亚楠 邓. 新课程标准下高中化学课堂有效教学行为的策略研究[J]. 教育研究, 2020, 3(1).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